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临床医学 >乙型肝炎病毒携产妇产房管理和防范要求

乙型肝炎病毒携产妇产房管理和防范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1-24 点赞:26905 浏览:1213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60%,仅慢性HBV携带者占人口10%,是我国HBV传播重要的传染源。笔者所在医院承担着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工作,慢性HBV携产妇分娩操作无疑加大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产房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护体系,加强对HBV携产妇产房管理和监测,落实各项隔离措施,防范致病因子传播
【关键词】孕产妇;乙型肝炎;管理
1004-5511(2012)06-0200-01
目的 降低乙型肝炎的传播率;目前认定母婴传播为4大途径:胎盘传播、分娩时接触母亲血液或羊水传播、产后接触传播、乳汁传播。通过临床检验证明,HBsAg阳性产妇的恶露、乳汁、唾液及尿液中HBsAg测定,结果分别为100.0%、50.0%、39.1%、22.2%。母亲HBsAg浓度越高婴儿感染机会就越多。鉴于HBsAg阳性产妇对婴儿的垂直传播,若无明显产科手术指证,尽量争取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吸入母亲血液、羊水及分泌物,彻底清除口腔

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内的异物,胎儿娩出后尽早断脐,并且尽量避免会阴裂伤,以减少胎儿过多接触母亲血液、吞入羊水和分泌物而感染。产后母婴隔离5周以上,避免接触性感染。HBsAg阴性者母乳喂养更佳。作为产房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
1产房的布局与管理
1.1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依据隔离预防的原则和产房功能流程要求其,我院产房设置为人流,物流分开的双通道,清洁,污染物品分别处置,不交叉逆行独立管理。灭菌后的物品通过清洁走廊送至分娩间无菌物品储存柜内。分娩后的器械,各种污染物净初步消毒后,通过分娩间污物通道运至回收点进行终末处理。
1.2严格明确区域划分。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标识醒目“三区”的管理规范。非限制区设置为工作人员更衣、换鞋和交换平车;半限制区为净化区,设有敷料准备间,无菌物品存放室洗涤室,刷手室等;限制区为分娩室配置有自动开启门,避免尘埃飞扬。室内陈设简单实用,地面和墙面均采用耐化学消毒剂的材料,便于经常消毒和擦拭。
1.3环境的管理。分娩前30min开启净化系统,确保达到要求的净化程度生产完毕采用1000mg/L氯制剂清洁分娩室,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对生产过程中洒落到地面上的血迹和羊水采用75%的酒精覆盖消毒5-10min后在清理处置,作好特殊环境随时消毒。每周固定卫生日全面清洁产房卫生,每月对产房空气质量,物品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等进行检测,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1.4医疗用品的消毒处理。所有使用过的物品,按照消毒-灭菌的原则分类消毒处理,以保证医疗环境和下一工作环节的安全。产后器械采用酶洗液侵泡-氯制剂消毒-机械清洗-高压灭菌程序。布类污染物装入防渗透的污衣袋,侵泡消毒后使用专门的洗衣机清洗。锐器物收集在耐刺防水的密闭的利器盒中。废弃物,胎盘集中装入专用箱内密闭运送。每日专人负责分类整理定时集中处置,并设置登记和双签字。
2产房及人员管理
2.1建立管理和监督体系。医院管理者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教育职工牢固树立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护士长负责产房全面质量管理和感染控制工作每日检查各项制度和无菌技术落实情况。
2.2建立职业防范的处理流程。将职业防范应方案,安全指南的防范措施,步骤作成流程图,让每个职工都知晓职业防范的处理程序。感染管理科巡视指导,并对于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参与生产人员作好皮肤自检,规范着装。产后整理器械,消毒人员穿专用的防水工作服戴双层手套集中进行处置,把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降到最低。
2.3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格检查。为接生人员接种乙肝疫苗并检测抗体滴度,了解个体基础免疫状态。对生产中不慎发生职业暴露的按紧急流程处理后,以据个人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措施。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