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历史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普通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普通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11770 浏览:466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新一轮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注焦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首要的,那么,为了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要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法、以何种手段,这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主要研究方面。在本文中,笔者探讨了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教育体制,授学过程、评价机制,都只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接受而忽视数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很明显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除了要使学生具有高深的知识外,还应时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的潮流。而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注重推理的学科,因此,我们更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对知识能够融汇贯通,这样才能有所进步,有所超越。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充分利用教材,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首先要解决对创新的思想认识。常言道:“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小学生活泼可爱,思想单纯,就像一张白纸,任由我们老师塑造。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有的老师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

摘自: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怎么发表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比如同一个概念、同一种关系可以用不同方式来表达,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便于灵活变通。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第49页例2时,已知条件:“按比例1:4的比配制稀释液”,我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说法?学生边说,我边板书,有这么几种:(1)水是浓缩液的4倍。(2)浓缩液是水的 。(3)浓缩液和药水的比是1:5。(4)水和药水的比是4:5。(5)浓缩液是药水的 。(6)水占药水的 。(7)浓缩液比水少 。(8)水比浓缩液多3倍。(9)浓缩液比药水少 。(10)水比药水少 。(11)药水是浓缩液的5倍。(12)药水比浓缩液多4倍等等。
数学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各部分知识之间密切联系。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语言叙述的范围,而且达到了促进知识之间转化的目的,使学生在解题时,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设宽松和谐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培养浓厚学习兴趣
斯罗杰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 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这时候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都进行鼓励与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从而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值得一提是,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3.提供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应当设置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不断产生新设想,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听讲,参与教学。比如有的应用题条件不变,问题不断变化,解题思路与方法也随之变化,形成问题发散。
例如,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21页例3: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随着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我在教学时,不出示例题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提出不同的问题,当小老师,并以此得出不同的解法。形成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主动性探究提供有利的环境,兴趣倍增。老师问:“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顿时活跃起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问题:

源于:论文要求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