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影响跨文化交际因素

影响跨文化交际因素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27793 浏览:1307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大为增加,每年来华人数以百万计,而去国外工作、学习、出席国际会议、谈判贸易、访问的人数也与日俱增。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接触不仅涉及语言,同时也与文化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学习一门外语只学习它的语音、语法、词汇、用法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种自然语言不反映某种文化。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这种深刻背景下所涉及到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文化与交际的定义和特征,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提高人们的跨文化意识。作者希望谨以此文使外语教学工作者注意到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提高高层次的自学者运用英语的自觉性。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China, China has more exchanges and contact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terms, and there are millions pepole coming to China each year, and the there are more Chinese to work, study, attend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trade negotiations at abroad. When we contacts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t is not only involved the language, but also is closely linked to culture. More and more people recognize that learning the pronunciation, grammar, vocabulary, usag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s not enough. In fact, language itself is part of the culture. No any natural language does not reflect the cultur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volved in the such context,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how to raise intercultural awareness.This author hopes this paper can rise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workers concern to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factor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s well as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in academic English.
关键词: 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
Key words: cultur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awareness
1006-4311(2012)36-0301-04

1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似乎正在缩小。我们的行动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我们可以乘喷气式飞机在几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任何地方。没有一个地方由于距离遥远而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甚至连月球都被划作我们的旅游范围之内,去火星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的不断出行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人们。当我们遇到一起,我们就需要交际。实际上,我们必须交际。这种交际行为就叫做跨文化交际。当来自于一种文化的信息的传递者遇到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信息的接受者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产生了。
我们会发现跨文化交际很难。即使我们克服了语言不同的自然障碍,我们也可能不理解别人或者不被人理解。误解甚至可能是惯例而不是个例。这是很令人懊恼的。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文化在交际中所起到的非同寻常的作用,我们就会把交际失败归咎于“其他人”。这很遗憾,因为我们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以及跨越文化界限进行交际时所产生的困难。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大的人群经过个体以及群体几代人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意义、信仰、价值、态度、宗教、对于自身及宇宙的概念、自身与宇宙的关系、阶级地位、角色期待、空间关系以及时间概念。文化既体现在语言和思维模式及活动和行为方式。这些模式成为普遍适应性的行为和表现行为,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及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状态下的社会。文化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随着文化的不断变化,交际问题也随之产生。社会认知是我们在所生存的环境所遇到的重视的社会对象和事件的认知过程,是任何交际行为极为重要的方面。它是我们赋予所接收信息意义的手段。当考虑到跨文化交际时,社会认知就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文化以我们培养与文化有关的、具有决定性的认知体系的方式影响和建构我们的认知过程。这些体系不仅影响外界刺激物到达我们的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认知的这些刺激物的附属物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我看来,跨文化交际可以被理解为对于社会对象和事件的看法的文化差异。这个感性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能够被个人掌握的知识及对于造成差异的文化因素的理解搜降低,再加上一个诚实和真诚的愿望,这样就能跨越文化界限成功地进行交际和沟通。这是提高跨文化意识的最初原因。如果我们承认其他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那么他们文化中让人觉得奇特的方式一定会变得不太令人感觉奇特了。实际上,很多方式都会变得可以理解的。那意味着深入他们的思想,通过他们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那么,原来让人觉得奇特的事情就会变得熟悉并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但是,一定会有可行的办法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为了提高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他们到海外生活和工作之前,往往参加各种训练,这些训练大致分为六种。
①通过听报告、看录像、阅读和讨论,介绍将去国家各方面的情况。②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在海外某国可能遇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类问题,要求参加训练的人员从几种解释中找出正确的一种,在此基础上开展讨论提高认识。③通过分析自己文化的特点,提高跨文化意识。在训练中可以采取与其他文化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了解文化的一般特性以及自己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善于应付不同文化环境带来的问题。④通过对道理的分析,了解哪些做法有益哪些做法有害,据此修正自己认知方面的行为。⑤通过亲身经历提高跨文化意识。方法之一是完全按照将去的国家的条件生活,彻底“浸透”在其中。方法之二是短期访问,获得感性认识,体会对方文化的不同要求。⑥通过与将去的国家的人们或与深入了解该国的老手直接接触了解其文化。
总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进行交际,各种矛盾、问题必然发生。如果我们对于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因素有所了解,同时又注重提高跨文化意识,那么我们就能更有效地进行交际,避免误解和摩擦,在跨文化交际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Clyne,M.1994/1996.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t work:cultural values in discours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New York: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3]Moran,P.R.2001.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Heinle& Heinle: Thomson Learning.
[4]Ng, D. H. and Bradac, J. J. 1993. Power in Language: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Newbury Park/London/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5]Samovar, L.A. and Porter,R.E. 1998/200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Scollon, R. and Scollon, S. W. 1995/2000.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Trenholm, S. 1992.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8]Wierzbicka,A. 1991.Cross-cultural Pragmatics: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Berlin/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 & Co.
[9]Young, L. W. L. 1994. Crosstalk and Culture in Sino-American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