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文化建设农村小学特点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农村小学特点班级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3-21 点赞:8875 浏览:339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笔者无意中听到两个老师的议论,其中一位老师说:“我最怕进XX班了,课堂乱哄哄的,上课的和灵感都没了,就盼着早点下课。”另一个同事说:“以前这个班级不是这样的啊,怎么换了一个班主任差别这么大呢?”其实这就是班级文化的不同表

摘自:写论文www.udooo.com

现,班主任就是这种文化的建设者。那么,我们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怎样才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笔者就此作了一些探索。

一、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班主任不可小觑班级环境的建设,除了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还要让学生参与到环境文化建设中来。学生在环境建设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受到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卫生习惯。一个干净整洁的班集体不能只靠值日生打扫,更要靠全体同学去保持。因而,班主任更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课桌椅摆放整齐,粉笔、小黑板、扫帚等也要摆放的井井有条,并且要时不时去提醒,渐渐养成好习惯。
2.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组的组长分配任务,搜集身边的材料。教师只要在旁协助,你会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学生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集体的意识也不知不觉的增强了。
3.温馨提示。教育以人为本,想要学生爱上学习,教师除了要改善学习环境,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幸福指数。在教室门口设温馨提示栏,随时告诉同学天气预报,卫生保健、预防季节传染病等的小知识。同学之间发现有不良行为时,温馨提醒对方,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时刻被别人关注和爱护。

二、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

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集体活动,来建设班级行为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学生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结合工作实际笔者从以下几点突破:
1.主题班会有声有色。班主任可联系本班学生的情况开展主题班会,尽可能地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到教育,行为得到改善。如:针对一年级学生乱丢纸屑的现象,笔者组织了一次题为“我该怎么办”的主题班会活动。围绕 “不是我丢的纸屑该不该捡?”“看见别人丢纸屑我该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展开辩论,学生从根本上认识个人的行为对班级的危害,改正陋习。
2.文体活动精彩绝伦。轻松活泼的文体活动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磨练意志。班主任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讲故事、歌咏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在这些活动中,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层次地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
3.个人荣誉锦上添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在班上通过开展评选“学习能手”、 “爱卫之星”、“文明礼仪标兵”等树立典型。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利用“校讯通点评台”和校园广播宣传学生的进步,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三、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集体观念淡薄,纪律散漫,自觉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笔者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完善是根本。完善的班级制度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根本,笔者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法可依”了。
2.实施是保证。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建设在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为前提的制度,实施是保证。笔者在实施的过程中突出欣赏,只有学会欣赏学生的每一滴进步,呵护他们的每一点自尊,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3.奖励促催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经常会出现反复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奖励方式,以正面引导为主,以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对学生多一份肯定,学生就多了一份向“善”的动力。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孩子的情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小学无法接触更高级别的精神陶冶,笔者就从小处入手抓:
1.开发活动载体。农村的学生相对缺少参加各种丰富的文化活动的机会,但是也有着农村特有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开展适合农村小学的活动载体。如:开展“观察植物的生长”、“采访果(菜)农”、“小小品尝会”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2.培养自主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与能力,每周安排一名学生担任学生班主任,管理一周中班级的日常工作,处理同学中发生的事件,组织同学开展班级活动。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3.激发创造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班主任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创”,进而才能激发学生的“造”。如:为果农想法子,打入更大市场进行“广告创意发布会”的主题队会。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的班级文化现状,我们不是缺少班级文化,而是缺少挖掘班级文化的动力。笔者打破以往班主任出现的“教条式”“权威式”“标准化”的教育方式,希望能够合理利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提升学生文化的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