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简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简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5445 浏览:120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言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实际的生活中用来进行交流的最为直接的工具,而语言的表达是我们进行交流时最为直接的体现,一个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人,在与人们的交际场合中能够左右逢源,受到很多人们的欢迎和青睐,但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培养得来的。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直处于一种很低的状态,特别像我们这样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让人担心。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进行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一直致力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颇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下面就此我就简单的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摒除不说的自卑心理和激发敢说的兴趣

小学生不踊跃回答问题,不主动参与交流,其原因是多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方面的,特别是居住在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小学生,他们生活环境条件很差,就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他们是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这些给他们学习心里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农村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有很多的学生有较大的压力感,怕回答问题有错难堪,或者畏惧自己的语速跟不上思维而遭到同学的取笑。这种消极因素往往使他们“羞而止步”,或者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于是干脆不做声,更不敢主动参与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只有让他们大胆“说话”,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才便于“对症下药”,便于激发他们的求知,让他们充分认识回答提问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回答出错或意思不完整时,教师要有耐心,不应埋怨或当场嘲笑,更不应该立刻中止,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不应简单冠以“自甘落后”或“不可救药”之类的定论,可以在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其中原因,使他们认识到“学贵有疑”的道理,要摒除不说的自卑心理,其实,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在害怕老师的同时,他们是最相信老师说的话。
还有,在摒除小学生不说的自卑心理同时,我们还要激发他们敢说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是学习自学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一个人只要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自主地去学习和钻研,使其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的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来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一个小演讲,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是寓言笑话、成语故事,也可以朗诵课文或精彩片段,还可以是自己生活中一些生活体会和想法,都可以。在学生演讲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明确说话训练的要求,把握说话的中心和条理。教师可以抽出时间教学生演讲的技巧,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可以利用每天课余时间对第二天要演讲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这样,可使学生上台演讲显得自然大方,胆子放大了,就会越讲越有兴趣,越讲越有声有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教学

在我们这种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家庭文化的教育是非常的落后,对于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要把与之相关的听、读、写一起进行培训和教学,因为我们都知道,听说读写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先学习口头语言,再学习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教学生读、写必须在发展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语必须从口语里吸收营养,向前发展;反过来,口语又经常受书面语的影响,使词汇更加丰富,说话更加简练。听说能抓住要领,阅读理解能力自然相应提高,说一段话有条理,写下来就是一段通顺的文字。老舍《关于文学语言问题》一文中指出:“要老老实实先把话写清楚了,然后再求生动,要少用修辞,非到不用不可的时候才用,不用任何形容,只是清清楚楚写出来的文章,而且写的好,就是最大的本事,真正的功夫。”可是前提却是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接触了书面语言之后,两者便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我们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以读带说,读说结合。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我通常是先让学生先自读和自学,这一步是最为艰难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其次,引读分析;再者,读写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以表达各自的见解,动脑筋,想问题,质疑问难,开拓说话的思路,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获得语感。口说、笔说是作文训练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先说后写,以说写作流程,说写结合,利于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可以使书面作文变难为易,也有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作文能力的互相协调发展。

三、精选优秀的诗词和文章引导学生去诵读

“不学诗,无以语”。学生朗读课文,能够逐渐习惯于文章的选词用语,使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沟通起来,促使学生学会用规范的、优美的、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把读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读熟不开讲;要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感情;要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如学习《姥姥的剪纸》第3~5自然段,我首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讨论确定朗读自然段基调:第3自然段要读得轻松、欢快;每4自然段要读得悠闲自得;第5自然段要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体会了思想感情,又获得了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生活的条件和学习环境的落后,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用心去教育和培养,这也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