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排版的要求 >谈述美育论梁启超《美术和生活》美育思想学术

谈述美育论梁启超《美术和生活》美育思想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19819 浏览:848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梁启超《美术与生活》的美育思想要求我们做审美之人,悟生活之趣。在此基础之上,梁启超提出整个民族要做一个不麻木的民族,人人要懂得生活趣味,人人皆可做审美的“美术人”。由此,笔者进一步讨论审美民族化和美育兴国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
梁启超作为近现代美学家之一,其美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他的《美术与生活》是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三日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演讲稿。如今梳理,笔者将从“因为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这句话切入,挖掘文章的美育思想。
做审美之人,悟生活之趣
“梁启超美学中一个突出的观点,就是把‘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提到很高的地位。”梁启超的人生美学和趣味论是真切的立足于生活而生发壮大,他的“趣味”思想的目的也是为了给予人生、生活一个指引和方向。拘谨古板、循规蹈矩、毫无审美的生活是极其乏味的生活。我们要知道:时时有生活,处处是艺术。

1. 感受自然之美,体味情景之趣

感受自然之美自古就有。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就肯定了审美主体在山水中体味的山水之乐,虽然这种乐是一种道德之乐,但孔子已看到人情、人心对于自然景物的充分介入。审美主体获得的美在于人情、人心的入境。自然之美不是硬生生死板的独立存在,自然之美一定是人心的主动介入。唐五代时期,张璪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其中的“外师造化”就是要求审美主体充分领悟自然美、感受自然美。后来,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丰富和发展了张璪的观点。郭熙提出“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见矣。”审美主体要直接观照自然,只有多角度观照自然才能发现其中的审美形象。现代,梁启超在其《美术与生活》中提到:“人类任操何种卑下职业,任处何种烦劳境界,要之总有机会和自然之美相接触……只要你在一刹那间领略出来,可以把一天的疲劳忽然恢复,把多少时的烦恼丢在九霄云外。”他的这种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看成是自然之美功效说。品味自然、感悟自然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压力、丢掉烦恼,为的是让人跳脱出困乏之境而进入审美的自由之地。把烦恼与疲劳丢在九霄云外的自在状态是多么的闲适。当今时代的人们生活压力巨大,时时领略一下自然之美,常常放下疲惫之心去感受自然之美绝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多数人见解,总以为美术是一种奢侈品,从不肯和布帛菽粟一样看待,认为生活必须品之一。”去画廊、去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享受闲暇时光也许对于现在繁忙的人们还真有可能是奢侈的,但去留心一下身边的自然美绝对不是奢侈的,只需你抬抬眼,用用心,审美情怀信手便可拈来。领略自然美,感受审美情怀是可以轻易成为“布帛菽粟”的,关键是贵在有一颗放松的审美心胸。要做一个普通的“美术人”就要有一种普通的审美心胸和时时处处愿意发现美的主动意识。当今的人们,请多主动留心一下身边的自然,让自己的情感与景相融,让领悟到的美感留存心间,反复品味,真正能发现审美的趣味、生活的趣味,做一个时时处处发现美的“美术人”,做一个时时处处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并能体味到情景之趣的“美术人”。“把趣味提到生命本体的高度,放置到人生实践的具体境界中来认识,是梁启超趣味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其趣味与美融通的关键。”谈美、论美与我们都不遥远,只要把这种能体味情景之趣的意识放置到人生实践中,生活里将处处是美。

2. 感受人情之美,体味悦纳之趣

人情之美,笔者认为是在人与人的情感互动中而生发碰撞出的最触动心灵的美。说到底,这是由情感产生出的美。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梁启超明确提出:“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之一,情感是发现美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情感是审美过程中不能没有的催化剂。梁启超《美术与生活》提到:“凡遇着快乐的事,把快乐状态归拢一想,越想便越有趣味。”这是一种回味的乐趣。快乐也许常常是一瞬间,也许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笑而过的快感,但如果我们善于把快乐慢慢积累并深藏于心中,时常回味一下,时常抽离出几丝快乐,用心回味,快乐之感兴许会因沉淀的经久而愈发醇厚从而博得我们会心一笑。这种回味之趣是我们自己与自己的情感互动。一个活生生留存于社会生活中的社会人,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征。一个社会的人必然应该能够主动的去寻找乐趣。一个社会的人应该更多的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进行丰富的情感互动,自己与自己的情感互动是十分必要的。无论何时何地,自己不能让自己的情感枯竭。自己要善于从自己的情感积累中找到乐趣。另一个方面,我们作为社会人也要与其他的社会人进行情感互动。在与别人的心灵碰撞中而求得悦纳自我的功效。梁启超在《美术与生活》中提到:“凡遇着苦痛的事,把苦痛倾筐倒箧吐露出来,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或别人能够看出我苦痛替我说出,我的苦痛程度反而减少。不惟如此,看出说出别人的快乐,也增加我的快乐;替别人看出说出苦痛,也减少我的苦痛。”人与人之间必然的要进行情感交流。两者不同的情感在相互的交融碰撞中产生出人性的美。人的心灵往往会在这种情感的互动中得到升华,这也是情感交流的意义,在心灵升华中悦纳自我不失为一种美好有意义的重要体验。较多的情感互动,可以释放人内心的痛苦,也可以放大内心的快乐。人情美与悦纳之趣在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中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这是极其美好的。

3. 感受自由之美,体味精神充盈之趣

如果说人的身体受困于现实,那么,寻求精神的自由、充实则成为了获得人生趣味的必要途径。感受自由之美与精神之趣无非是要让人的精神不受现实束缚,让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充实,让人勤于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与充实的精神生活中体味到生活之趣味。早在先秦庄子那里就提出了自由之美的命题,庄子“道”的要义是“在自己的精神中求得自由解放”,庖丁解牛中蕴藏的那种审美自由、精神愉悦成为道家美学绵延几千年里最深沉的积淀。东晋顾恺之的“迁想妙得”鼓励人们大胆想象,在有限中达到无限。陆机在《文赋》中提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都是在说用想象的力量使人的精神超越时空界限。甚至汤显祖的“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强调用想象的力量达到超越肉体生死的界限。精神世界之自由必然超越于现实之束缚。精神世界之丰富必然超越于现实之干枯。《美术与生活》中提到:“肉体上的生活,虽然被现实的环境捆死了,精神上的生活,却常常对于环境宣告独立……忽然间超越现实界闯入理想界去,便是那人的自由天地。”当今社会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状态,我们应积极寻找更高级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肉体虽然被现实的吃、穿、用要素紧紧锁住,但我们的精神是独立的,是自由的。也许,对于现实生活中物质财富的增加不那么容易,但我们精神财富的增加要相对容易些。多读书、多与艺术接触,让审美的自由跳脱出现实的枷锁。在当今中国,也许物质生活还没有极大丰富,但国家的逐渐强盛已经为我们成为“美术人”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最朴实简单的趣味才是大趣味。感受自然之美,体味情景之趣;感受人情之美,体味悦纳之趣;感受自由之美,体味精神充盈之趣,若能真正理解了这三种美与趣,并能很好的去按照理解去实践,那么,做一个审美的人和能懂得生活之趣的人是很容易的。若人人能做懂审美的“美术人”,若人人能成为懂得生活之趣的“美术人”,那我们的民族必然会出现审美民族化的趋势,美育兴国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倡导审美民族化,呼吁美育兴国
美育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梁启超在其《美术与生活》中提到:“要而论之,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味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味的民族。”不得不说,这段话发人深省。一个民族若审美能力集体缺失,人心便不再“柔软”,软实力丧失掉,整体实力也硬不到哪里去。审美活动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人的事情,应该让审美成为一种潮流,我们要倡导审美民族化,推动审美民族化。让一个民族提升整体的审美能力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首先,应该提升人们对本民族本土文学、艺术的审美认知能力。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学、艺术所蕴含的内容博大精深。挖掘本民族的精深内容,领略传统艺术的魅力,对于培养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倡导全民族的审美民族化就是应该立足于本土艺术,让国人能人人享有艺术文化资源。其次,推动审美民族化,应该让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放眼世界艺术,领略世界艺术的魅力。第三,推动审美民族化进程,学校中的审美教育是关键。学校中的审美教育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审美民族化的内在意义也是要不断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上三点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其1912年担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就强调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他一直在强调国家的强盛需要美育,有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必然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使人对某些神秘事物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上升到信仰层面。一旦把美育上升到信仰层面,那形成的作用必是不可动摇的。不得不说,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中国近现代审美教育的开端。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旨在美育强国,是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动荡变化中的要求。美育“可以陶养人的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的境地”,蔡元培先生也是希望以这种改变人心性的途径来逐渐让人慢慢高尚,进而让全民族变得高尚,以此来达到强国兴邦的意图。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整体实力越来越强大,但面对国际风云变化,中国将何去何从也是值得人深思的。我们是否在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而忽略了文化、艺术等软实力的发展壮大?在2011年“”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在为《美育兴国——为“十二五”规划建言》中明确提出了要美育兴国,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建言》指出当前学校教育中重视德、智、体的教育而轻视美育,轻视美育成为影响国家进行素质教育和提高人民素养的巨大障碍。这也是《建言》提出美育兴国的前提与原因。如果说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是从救民族于水火的心态提出,那《建言》的“美育兴国”则是从国家的宏大战略角度提出,现反观梁启超的《美术与生活》,其切入点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审美麻木的民族是无趣的民族,梁启超的“美术人”“趣味人生”观点也许没有“美育代宗教”“美育强国”“美育兴国”这些观点宏大,但他的“美术人”理念与当今的“美育兴国”战略有着不小的共通之处。李延声在《建言》中提到的三点关于美育兴国的建议在实质上是与梁启超“美术人”观点交相辉映的。尤其是第三点:“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实行不同的美育教育政策和方针……加强城市居民美育教育;加强大中小学校学生美育教育;加强农民美育教育”,这与梁启超“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的观点是一致的。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不能麻木,一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能丧失。
“在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似乎这三点问题可以在梁启超的《美术与生活》中找到解决的方法:感受自然之美,体味情景之趣;感受人情之美,体味悦纳之趣;感受自由之美,体味精神充盈之趣。“审美民族化”与“美育兴国”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瞬间完成的,这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美育兴国是国家的宏大策略,需要投入巨大的物力人力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是客观的外在帮助。关键还是要靠广大人民群众自发的提高认识,主动要求做审美之人。让审美与生活结合,让审美与自身的发展结合,让审美与国家的进步结合。享受审美的乐趣,人人做懂审美、爱审美、会审美的“美术人”。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