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互动把握和运用好“金钥匙”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互动教学大专

互动把握和运用好“金钥匙”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互动教学大专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9829 浏览:291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udooo.com

要:高校教学实践表明,互动教学法以其诸多优点和显著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取向和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该法成功的关键在教师的引导,重点在学生的研究。而实施该方法就必须把握和应用好三把“金钥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互动教学法;“金钥匙”
1002-2589(2013)21-0291-02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而互动教学法以其显著的教学效果,已逐渐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取向和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何谓互动教学法?它是指专门组织的以特定文化价值体系为相似度检测,以学生的文化价值建构为核心,以特定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基点,师生双方在共同探讨基础上通过思想与情感的传播反馈活动,最终达到对特定问题正确解决的新型教学法。本质上看它是一种问题式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培养和引导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方法和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最终使学生弄通弄懂问题。该法成功的关键在教师的引导,重点在学生的研究。它是将教师的诱导启发和学生的自觉研究有机结合的课内活动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该法可贯穿于《原理》课全部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表明,互动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和长处是有效克服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缺陷和弊端,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大大提高了课堂活力。我国传统的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授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独霸讲台专控演讲,如戏中“正旦”可尽情表演,而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因而教学过程是呆板、沉闷、机械、缺乏活力。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二人转”,教师与学生互为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双方都具有高度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教学法与互动教学法虽然都是课内教学模式,构成因素都是教师、学生及其教学的物质条件,但却有着四个方面的重大区别:一是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的角色差异。前者师生双方并没有互为教学主客体,教师充当了主体而学生只是客体,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演员”而学生是“观众”、教师是“播音员”而学生是“听众”。而后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为教学主客体,都具有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双方互为“演员”与“观众”、“播音员”与“听众”。二是教学过程本质上的差异。前者的本质特征是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讲,其任务是把自己的教学内容讲完,而学生作为听众只能竖着耳朵听老师讲了什么。由于教师所讲内容未必适合学生“胃口”,师生双方经常发生分离,教师津津有味地讲而学生却心不在焉地听。而后者的本质特征是讲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教学主体与客体,师生双方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思维都很活跃。教师的教学内容取决于学生的知识需求,是在对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的,只讲学生不懂或需要提高的东西,学生听讲自然就全神贯注。三是教学信息流向上的差异。前者是单向的信息流动过程,即信息从教师源源不断地流向学生,而后者是双向的信息流动过程,由传播和反馈组成。四是教学结果上的差异。前者没有实现“教学相长”,往往是学生受益,可能消极被动地接受了教学内容,而教师因缺乏来自学生的信息没有提高。而后者实现了“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作为教学主客体都有信息的传播与反馈,从而都有了进步。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所指出的那样,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只是教学信息内容由教师传播到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线性联系,所以教学效果较差,而互动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均保持双向反馈联系,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学内容信息传播网,教师与学生双方不仅有教学信息内容的传播,而且有对教学信息内容的解读及反馈,所以教学效果最好。
高校教学改革已经使互动教学法成为了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和尝试。教学实践表明,应用互动教学法进行《原理》课教学,必须掌握和应用好下列三把“金钥匙”:

一、力求做到“两保证”,提高教师的亲和力,这是搞好互动教学的根本要求和保证

教学实践表明,互动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学生有着统帅和驾驭的作用。《原理》课互动教学能否成功,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亲和力。古人云:“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教师要占领《原理》课教学主阵地,就必须以优秀的师德和坚实的教学功底做保证。首先,要以持之以恒的师德建设做保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言传身教,而要实现这一功能,持之以恒的师德建设是必经路径。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人格魅力,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感染学生,才能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次,要以坚实的教学功底做保证。《原理》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教师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神圣使命。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深厚的教学功底,就很难做一个称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就不能成为教书育人的表率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发掘学生兴趣点,积极推动“三紧扣”,增强课程感染力,这是搞好互动教学的必要条件

1.要紧扣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展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原理》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首先展现在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作用上,对大学生专业学习必须有所帮助。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当前在一些大学生中间,“有用就学”、“急用先学”的轻德育、轻人文的思想有所抬头,在短视的目光中使“马克思主义无用论”颇为流行,理论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价值大打折扣。要扭转这种状况,就必须把《原理》课教学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用生动活泼的实际案例阐发理论在应用学科中的指导地位,把《原理》课的相关内容融合到专业知识中去。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得到彰显。高校有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等之分,而其专业更是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原理》课教师认真学习,把握各个专业的学科内容与知识特点。 2.要紧扣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借助科学理论因势利导。当今中国社会的开放度很高,随着大学生接触社会渠道和手段的日益多样化,良莠不齐的知识会充斥学生的视听,如果不加以关注和正确引导,不仅不能使《原理》课教学产生应有的积极效果,相反还可能形成抵制学习该课程的反作用。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应针对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知识和辨别能力入手,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如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关注热点?教学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效途径,如随堂调查问卷、课后留作业、微博交流、直接交谈等。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学生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热读中的小说或读物、关心的网络话题等,明白了学生在想什么怎样想,才能开展针对性的理论指导,搭建起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理论指导针对性增强了,教学实效性自然就彰显出来了。
3.要紧扣学生的课外教育,教师融进学生社团。《原理》课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播马克思主义,而且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去,做学生理论社团的指导教师。如此既可以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程度和认识误区,从而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而且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对于推动第二课堂的趣味教育、寓教于第二课堂之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开发多元化资源,努力做到“三结合”,实现教学资源最优化,这是搞好互动教学的重要条件
开发多元化资源,就是充分利用课程之外的校内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在减轻学生和教师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该课程教学实效的最大化。三大基本路径是:
1.课程考核与全面评价相结合。必须改进和完善考试方式与方法,改变以往的“一考定终身”的简单方式,把学生的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怎么写作、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的表现等,一并纳入本课程的综合考评之中,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学生的综合表现和考评在择优入党、择优入团、奖学金评定等方面获得承认。
2.实践教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纵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由于人力资源、实习基地资源、教师与学生时间资源等的限制,由《原理》课教师带队进行实践教学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实践教学环节往往流于形式。为此必须借助专业实习优势,把专业教学资源纳入到《原理》课教学之中。其优势在于专业实习时间有保障,专业指导教师跟得上,学生分散接触的面比较广泛,可以真正接触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和专业实习两层皮的矛盾,防止了学生脱离实际的空谈,从而丰富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和内容。
3.思政师资和其他师资相结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专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辅导员队伍相结合、与专业课教师队伍相结合、与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队伍相结合、与外聘专家队伍相结合、与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队伍相结合,实现该课程师资队伍人员结构的最优化,以扩展教学空间,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使该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彩一课”。
参考文献:
张建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3).
王向明,权伟太.关于高校“两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