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谈谈思想政治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我见

谈谈思想政治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之我见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12195 浏览:481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7-0745(2013)09-0231-01
摘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加强实践教学,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

摘自:本科论文www.udooo.com

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加强实践教学,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之中,在其中作了积极的教育教学探索,本文主要谈谈在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个人看法,与同仁探讨。

一、更新自我观念

新课程倡导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借鉴旧观念,树立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观察力和判断力上,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宽阔的视野,聪敏的悟性。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生通过自我监督调控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灵活处理学习中的特殊情况,促进学习进展,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大力倡导讨论式教学,多用“想一想”“试一试”“再想想”“再试试”这类语言,变注入式为启发式。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会动脑、动口、动手,自己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加工,通过分析综合自我增长知识,达到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记住己有的知识,而是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要成为主动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要通过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提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相互讨论,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新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要求学生能结合日常生活和政治学习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检测设,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实践锻炼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实践锻炼”,是按照一定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没有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懂得许多“大道理”,如为什么要讲爱国,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但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的劳动习惯和节俭行为,甚至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怎么写作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涉及面广、难度大,一般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向学生提出建议,并参与、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实施。
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书本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在实践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从中体验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加强情感教学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以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新课标对于情感态度的定义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关于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最终目的,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所谓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就是使情感刺激者和情感感受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即师生的感情共鸣。只有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动机,形成信念、世界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
其一般作法有三:
(1)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和对榜样的心理需要,以名人、榜样之情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人物事迹展览,可请名人、英模报告,可宣讲英模故事,可阅读名人传记,建立名人名言录等。
(2)可就近用本校本班的优秀学生的动人事迹,来启发、感染学生,使其学有榜样。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平等、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用道德情感来激发、感染学生,才能使其实行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总之,新课程教学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新挑战。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积极适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才能适应新课改,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打开新的篇章。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