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美术教学 >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作用

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作用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25666 浏览:1187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正面临挑战。教师做到如何立足课本中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利用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
怎样才能让情境有效地为教学怎么写作,首先,情境的创设不能注重外在的形式,必须使学习内容本身就能吸引学生,再加上课堂教师的情景启发,使学生在寓乐中理解掌握知识。其次,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探寻、去发现、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刺激学生情感体验需求,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达到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出发,通过积极的思考和理解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
情景教学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对所体会到的数学情境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其理解判断与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案例1 :“椭圆”概念的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
1.学生动手实验,获得感性认识。(要求学生事先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纸壳、两个小图钉和一条细线)先用图钉将细线的两端固定(让细线松弛),再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画得图形为椭圆。
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学生先观察多媒体屏幕,然后动手操作:固定图钉再系细线,看是否一定能画出椭圆?教师提问: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当细线长大于图钉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当细线长等于图钉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当细线长小于图钉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
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这样以疑激欲,学生深深被吸引,通过亲身实践,感悟规律,理解本质,建构知识,提高效率。
案例2:“平面向量”基本概念的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问题:在同一时刻,老鼠由A向西北方向的C处逃窜,猫在B处向正东方向的D处追去,猫能否追到老鼠呢?学生马上得出结论:追不上,猫的速度再快也没用,因为方向错了。教师适时设问:如何从数学的角度来揭示这个问题的本质?由此展开新课。
上述既生动又有趣味性的问题是对学习的最佳刺激。在这种问题情境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与向量的区别,强化了向量概念中方向的重要性。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乐于学习,有利于信息的贮存和理解。
案例3:“极限”概念的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
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讲了这样一个数学知识,引发出以下著名的悖论:让某人和乌龟之间举行一场赛跑,乌龟先于人前1000米。检测定人跑得比乌龟快10倍。当比赛开始的时候,人跑了1000米,此时乌龟仍然前于他100米。当人跑了下一个100米时,乌龟依然前于他10米……由此得出,这个人继续逼近乌龟,但绝不可能追上它。这个理由正确吗?如果此人追上了乌龟,那么他是在赛程的哪一点上?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开始演算起来。类似这样的情景引导,最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可以看出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最能给学生带来认知冲突和参与,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自己分析解决,而且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有一点问题情境也不易太多太频,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如今,很多教师认识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渗透着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又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情景创设几乎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情境的课就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但所有课不一定都要创设情景。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境的课题,教师如果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同样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在求“真”,重在求“实”。求凸现数学本质之“实”,弃与数学无关之“真”。用恰当的方式展现情境,是使所创设的情境高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学科上相对于学生而言的相对优势,充当好学生数学学习的导师。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

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udooo.com

生探求真理的”。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问题的创设可从实际生活中取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怎么写作于生活,我们生活中的好多实际问题都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学生做为生活世界中的一份子,面对这些问题往往跃跃欲试,兴趣百倍,力求去体会和体验。问题的创设也可以从趣味问题、数学故事、中外典故等引出,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培养,激励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信心和决心。问题的创设还可从巩固旧知识上引发新问题,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突出教学实质,不能喧宾夺主,或画蛇添足。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状态中的问题情境;才能更彻底地理解数学概念,灵活地应用数学概念,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李俊红.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
[3] 陈旭选主编.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走课程改革的误区.南昌市西湖区课程改革实验通讯.
(责编 张翼翔)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