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美术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接受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接受

收藏本文 2024-04-09 点赞:8483 浏览:331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当前社会与文化变迁的重要表征,正日益受到全球论述界的关注和探讨。这一现象连同概念传入中国后,同样引起了学者的探讨与接受热情,究其理由,这既是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使然,同时也是出自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转型的召唤。由此深刻浅析和诠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内涵,不仅能使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一概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文化的进展近况及未来态势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本论文以当前中国学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与接受近况为探讨对象,并以自2003年以来不断出现的论争为具体事例,辩证浅析学界探讨中有着的不足与不足。以这场论争可以看出,学界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不足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语境、价值以及学科建构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探讨成果,但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本身的探讨来说,仍缺乏应有的学术视野和严谨的学论述证。对此,本论文通过考察这一概念在西方的发生及西方学者探讨的代表观点,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表征为后现代时期对日常生活现象层面的美化和装饰,而且还与现代历史阶段中审美现代性的一些艺术审美主张有着密切关联,这使其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突破日常生活困境、关注大众存活状态的深刻寓意。相比之下,中国学界在这一层而的探讨,却由于探讨策略的局限性、探讨视角的单一性以及意识形态的惯性思维等影响一直体现为表层化、片而化甚至“跑题”等现象,难以深入进展。要解决这些不足,除了扩大探讨视界、丰富论述资源、关注对象的学理探讨外,本论文还提倡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应重视和回归大众主体,重新发掘与激发主体在生活审美化历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西方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及代表学者的相关观点。结合后现代与现代两条线索浅析诠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农征及其深刻内涵;第二章,描述中国学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接受近况,并以论争为个案,集中浅析学者在此领域的论述观点、学术兴趣和学说旨向;第三章,通过对当前学界探讨近况的批判,指出探讨中有着的不足与阙失,主要体现为探讨策略的局限性、探讨视角的单一性、意识形态惯性思维的干扰以及陷入争夺话语权的误区等。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本论文将立足于这些缺陷与谬误,以主体性角度为深化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以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论文后现代主义论文审美现代性论文审美主体论文

    摘要2-4

    ABSTRACT4-8

    前言8-10

    第一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西方10-24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产生背景10-18

    一、作为后现代性表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10-13

    二、现代性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13-18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西方的代表性论述话语18-24

    一、费瑟斯通: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18-20

    二、韦尔施:日常生活的深层审美化20-24

    第二章 中国学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接受24-35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在中国的发生24-30

    一、消费主义扩张24-25

    二、审美文化的兴起25-30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30-35

    一、语境之争30-32

    二、价值评判32-33

    三、学科应对33-35

    第三章 对学界接受近况的批判与反思35-43

    第一节 对当前学界接受近况的批判35-39

    一、探讨策略的局限性35-36

    二、探讨视角的单一性36-37

    三、意识形态惯性思维的干扰37-38

    四、学科话语权之争的误区38-39

    第二节 对当前学界接受近况的反思39-43

    一、片面的主体观40-41

    二、主体的失语41-43

    结语:对未来探讨的倡议43-4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