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品德与社会 >论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微观

论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微观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25380 浏览:1174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农民工由于宏观国家政策、微观自身认知等各种因素而不能实现城市的社会适应,成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间的“边缘人”。本文通过个案研究,从城乡的文化差异和农民工自身认知方面出发,探讨农民工在经济收入之外的深层诉求,认为城市社会的各方面包容及接纳是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适应 自我认知 个案研究
:A
Micro-analysis on the Social Adjustment of Migrant Workers in City
ZHOU Juan, CHEN Jinxia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government policy and self-perception, the migrant workers cannot achieve the social adjustment and become the marginal men dissociating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This paper through case studies,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urban and rural and migrant workers' own cognitive aspects, explores migrant workers' deep aspirations beyond the economic income, and thinks that urban social inclusion and acceptance of all aspects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to adapt to the city.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social adjustment; self-perception; case study
炎夏,广东顺德。天色微亮陈杰便推出电动车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老家在粤北农村的陈杰,中专毕业就成为异乡打拼的打工仔。现在他开了家小维修电器铺,还承担顺德一家宾馆的空调维修,并承接了安装宽带网络的散活。该地区,常住人口有119万,却有143万的农民工,其中年龄不足三十岁的占了44%。①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公布2012年最新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

5.4%。

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是个多层次的复杂过程,包括农民工在经济、生活方式上的适应,也包括心理、价值观念的转化。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的非本地户籍务工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观察法、结构访谈法了解他们在城市中适应状况。

1 农民工与城市社会适应

1.1 农民工

张雨林首先提出了农民工是“带着农民身份在小城镇、乡镇中从事非农业劳动生产的劳动者”。②之后其定义不断充实和完善,基本上涵盖了农民工的户籍身份、职业、收入来源等各方面。陆学艺先生提出:农民工是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籍在农村,身份是农民,不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和公费医疗等。③
学术界对于农民工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对其内涵有相似的认可:(1)农村户籍,身份是农民;(2)主要从事非农生产活动;(3)经济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农民工不是单一作用上的农民或工人,也不等于农民和工人的简单相加。从农民工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得出:农民工是指拥有农村户籍,但极少进行农业生产,长期在城市社会生活、以工资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移民群体。

1.2 城市社会适应

移民的适应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复杂过程。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同化”理论认为,移民一般要经历定居、适应和同化三个阶段。早期由于语言障碍,移民缺乏进入流入地社会的渠道,只在边缘地区立脚,出卖廉价劳动力。后来,移民逐步接受主流社会的文化,认同于主流族群,进而被主流社会同化。④“同化论”强调了移民对流入地文化的认同,通过适应主流文化从而获得流入地的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微观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承认。
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强调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又强调农民工对外部环境的反应与调整并达到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过程。笔者认为,城市社会适应就是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生活中,受到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通过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调整自己的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从而顺应外部环境,并被城市社会所接纳的过程。

2 二元文化差异下的农民工

2.1 城乡文化差异

农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受情感影响,传统秩序具有绝对的权威。城市社会更注重感情无涉的制度法规,依靠契约维系。费老形容两者的差异:前者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差距格局,像石子投入水中,和别人形成的联系就像水中的涟漪;城市社会的社会结构格局是一种团体格局,像捆柴,每一根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⑤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政策开始,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渐渐拉开差距——不仅在建筑、交通、公共设施等硬件设施上,在行为习惯、价值观以及社会互动方式等方面也有明显分化。透过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层面,陈光金揭示了深层的社会心理对城市移民边缘化的影响,所谓“城里人”的特权意识和身份优越感沉淀形成了一种社会习惯。⑥城市成为先进、富裕的代名词,农村则成了落后、贫困的代表。

2.2 农民工的自我定位

离开家乡已将近十年,吴桦仍记得最初到深圳打工的情景。“城市和农村真的不一样。”她说,“村里哪有几十层高的高楼,哪有那么宽的大路和那么多的汽车!”初中毕业的她从粤北老家到深圳工厂打工,城市的繁华和时尚让她兴奋不已。而兴奋过后她发现,自己和这个城市中的很多人也“不一样”:说话不一样,衣着不一样,过的生活也不一样。中国人民大学与工众网的调查显示,57.9%的农民工自我认定社会地位为底层。⑦“底层化”意识是由城市社会中生活的坚信与农民工自身的困惑共同作用而成,被看做廉价劳动力,遭受城市社会的歧视与排斥,无法享受同等的权利与保障。农民工认为无法通过努力转变自身社会地位和困境,失去向上流动的信心。

3 农民工社会适应的状况及困境

3.1 经济收入和深层诉求

清华大学与工众网对农民工就业趋势的调查发现: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两份工作的间隔为半年多,显示农民工就业存在“短工化”趋势。⑧“短工化”趋势和“用工荒”现象共生说明了,仅依靠经济收入吸引并不能把农民工长期留在城市中,背后隐藏着的是农民工对城市的社会保障、市民身份等更深层的诉求。
年近四十的梁光已在广州从事建筑工作长达十年,经济收入处于中上水平。他曾打算把湛江农村老家的子女带到广州念小学。但公立学校的门槛实在太高,而私立学校的花销又太贵。梁光说,“我现在付得起学费供孩子读小学,但是我办不成广州户口,他们能不能在这里中考高考都是未知数。”鉴于实际情况,他打算带着妻儿到佛山定居。
经济上的吸引是农民工进城的基础,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第一步。但城市的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未能惠及农民工,他们缺乏经济以外的支持力量。农民工更希望城市能给他们落户定居、子女平等教育的权利,成为城市的一份子而非匆匆过客。

3.2 倾向同质群体间的社会互动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俗语背后隐含着的是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人的支持力量。在被问到“进城打工后最亲密的朋友是谁”时,55.7%选择“一同来打工的老乡”,21.8%认为是“进城后认识的农民朋友”,还有21.5%选择了“进城后认识的城里人”。⑨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民工信任有相似经历的“熟人”,体现出农民工对熟人网络的依赖。
渠敬东把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分为两个阶段——存活阶段和发展阶段。在存活阶段,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同质关系构成;而发展阶段则是以强关系为主、利用了异质成分和制度性因素的弱关系并强调理性的社会网络。⑩在此阶段,农民工应在理性的基础上,接受契约关系约束的社会关系,并减少对熟人网络的依赖。但在缺乏正常社会交往路径的前提下,农民工极少有机会与城市居民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今年陈杰的工作时间最长曾达到14个小时;吴桦实际日均工作达12个小时。长时间的工作和收入的有限导致大部分的农民工主要休闲是上网、看电视或者和工友闲聊。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络对768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6.4%的受访城市居民表示自己愿意结交农民工朋友,只有46.3%的城市居民确认自己身边有农民工朋友,2

3.9%的农民工没有城里人朋友。

社会互动是农民工构建城市社会网络的基础,也是内化城市社会文化、学习城市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同质群体间的社会互动局限了农民工对城市文化的认识,无法融入到城市的主流文化之中。

3.3 自我认知及去留的抉择

通过对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和际遇的洞察,通过长时间对城市文化的观察,农民工应对自己的身份获得新的认知。但农民工模棱两可的社会身份致使其城市社会地位的模糊,导致无法形成新的自我认知。和其他努力写房落户城市的同龄人不同,陈杰希望两年内结婚、回家乡发展。城市的生活水平、质量虽然比农村好,但他无法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陈杰觉得自己只是在城市中流浪的农村人,感觉不到城市社会的接纳与尊重。
调查发现,在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上,认为自己是农村人的比例为68.5%,认为自己是城市人的比例是15.7%,认为既不是农村人又不是城里人的比例占到13.6%。 这一定位说明农民工没有转变过去的自我认知,没有形成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仍然十分脆弱。每逢春节都有大批的农民工辞工回乡,节后再重新选择城市和工作,候鸟一般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流动。
4 结语
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既需要农民工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来自于城市社会的包容及接纳。在农民工通过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拓宽社会交往、获得落户城市的资本、完成自我的心理调适的过程中,来自城市政府、企业及居民的接纳、认同与尊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必要条件。
注释
① 张培发,郜小平.异地务工人员能否融入本地.南方报网[OL].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2-07/20/content_710615

2.htm,2012-7-5.

② 张雨林.小城镇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86(4).
③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70.
④ 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J].厦门大学学报,2000(4).
⑤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
⑥ 史柏年.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理由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微观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版社.2005:79.
⑦ 郭少峰、邓琦.六成农民工自我认定社会地位为底层.新京网报[OL],http://gy.youth.cn/lyb/201303/t20130324_301556

4.htm.2013-3-2

⑧ 章灵.农民工就业“短工化”[M].农村工作通讯,2012(8).
⑨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
⑩ 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M].编译出版社,2001:44.
向楠.79.5%受访者坦言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间的区隔依然严重.中青在线. [OL],http://zqb.cyol.com/html/2012-05/17/nw.D110000zgqnb_20120517_ 2-0

7.htm..2012-05-1

高明勇.七年,农民工们转变了多少.新京报网[OL].http://.cn/feature/2012/04/14/193813.html.2013-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