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普通语言 >犹太小说中“矛盾”城市情结

犹太小说中“矛盾”城市情结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30960 浏览:14407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犹太文学在世界民族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多维的发展方式缓缓前行,就像犹太民族的迁徙一样,历经艰难险阻,却也不失自己的本族特色。在众多的作品中,大部分美国犹太作家似乎都对“城市”这一话题情有独钟,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围绕着各式各样的城市活动而展开。“城市”这一话题在美国犹太作家的作品里,更是关系到作品人物生存的起始点以及命运搏击场等重要场所来加以表现的。

一、摇摆在城市与抉择之间

在当代美国犹太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应是索尔·贝娄。由于卓越的文学成就,在1976年他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奖,并在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当代文化赋予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贝娄擅长描绘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中驳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并力求体现人们精神层面的压抑感、心理的挫败感、情感状态的烦躁不安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
在贝娄的作品中,城市——这一永恒的主题一依旧是无法给予主人公们所希望的安宁、富足,它只是一个逼迫他们“离开”的、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客观存在。例如,早在1944年,贝娄在他的第一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中就表达了对生活在美国城市的这种体会与感悟。
在这部小说中,贝娄是以主人公约瑟夫写日记的形式开始的,描述了约瑟夫辞去工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udooo.com

作、在家等待入伍这段时间里的内心状态。小说中的纽约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纽约媒体一方面宣传报道欧洲战事和同胞的遭遇,另一方面就战争的性质、意义和美国参战问题展开争论。约瑟夫本想利用辞职后的这段时间彻底放松一下心情,回避一下残酷的现实,独自享受一下个人自由,然后再去经受军队生活的磨练,可惜事与愿违。他放弃了当小职员的工作,生活在一个人们不断疯狂追求自由,但最终又不得不放弃自由的城市里。他费尽周折摆脱了家庭的责任,但其结果却加重了他内心的愧疚、焦虑和孤独。在这摇摆动荡的城市中,他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纸征兵通知就能打乱他的日常生活,让他难以抉择,惶惶不可终日。最终的结果是,约瑟夫不得不逃离自己所刻意追求的城市自由,加入到象征毫无自由的军队行列中,从而结束了这“摇摆”的城市生活。

二、挣扎在城市与现实之间

著名的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创作,一直以其鲜活生动、细腻入微的“犹太性”作为对人类普遍心性的理解和体现,在多彩纷呈的当代美国文坛上独立门风,且颇具特色。
《店员》的发表为马拉默德赢得了美国全国文艺学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小说描绘了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下层人民——特别是欧洲移民——朝不保夕,处于身心备受折磨的生存困境,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社会广泛存在的道德和价值观问题。
整部小说用了10个篇章讲述了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和他的杂货店的一段兴衰史,以及几个与杂货店相关人物的悲惨生活遭遇。店主莫里斯·鲍勃具备一切犹太人的优良品质——勤劳、宽容、忍耐、坚韧,但恰恰是因为他秉性善良、诚实忠厚,才使他在所谓的“遍布机会、满地金砖”的美国形成了身心被动,逆来顺受的性格。同时,由于处在非犹太人的层层包围之中,鲍勃还是一个被“疏离异化、毫无归宿感”的犹太人。他全年无休,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为卖3便士的面包给一位邻居,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准备,从未间断;傍晚,当别的店铺已关门,他却守候在店里,准备东西,等待那些第二天吃早餐的顾客;为还给顾客遗忘在柜台上的5分钱,他不畏严寒,辛苦地追出几个街区;他生活清苦,却还时常赊账给穷人,不断周济街坊四邻;他一贯诚实待客,与人为善,算得上是在这冷血的城市中,坚持保有心灵温暖的人。
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和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种新兴的大型超市已将鲍勃的小杂货店‘挤兑’得几乎没有了利润和生存空间,鲍勃甚至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一家人陷入了愁苦之中。他的儿子夭折,仅剩一个女儿海伦,却因贫困而无力上大学,不得不出去工作来贴补家用。聪颖漂亮的海伦志向远大,希望能受到更多更好的学校教育,从而摆脱现状。然而,海伦的理想被无情的现实所限制,导致她在痛苦中不断挣扎。杂货店店员弗兰克·阿尔平是一个意大利血统的流浪汉,从西部来到纽约以求发迹。起初,他天真地想通过反抗改变现状,从而过上王子般的生活。当城市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反复磨练他的灵魂时,真爱给予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以支撑。最后,他终于扼杀了内心中的自我渴望和不羁的贪欲,跳出了现实的圈子,得到了灵魂的解脱与释放。然而,阿尔平的价值选择决定了他只能生活在城市的周边,暂时性地逃避现实,抑或挣扎在温饱的边缘。

三、徘徊在城市与梦想之间

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出生于犹太富商家庭,唯一的长篇小说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纽约时报》的书评曾写道: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遏制共产主义,核战的阴影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有些人选择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还有些人想要反抗,却又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在迷茫中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
当时的纽约,既是美国“反文化”思潮的发源地,又是种种叛逆行为起始地。部分年轻人以消极的生活方式(主要通过酗酒、吸毒、群居等)来发泄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因此,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这大都市中“垮掉的一代”中的一分子,但他们垮得还不到吸毒和群居的糜烂地步,如:霍尔顿仍想探求自己的梦想,并渴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将其实现。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并希望在长大成人后,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运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借霍尔顿之口,生动而细致地描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踯躅的精神世界。16岁的霍尔顿抽烟,酗酒,与轻浮女子交往,被学校开除四次,以至于让很多体面人物对他的优点也视而不见。然而他那灰暗的生活态度源于他对城市生活的失望。学校和家长对他的期许不过是“出人头地,将来写辆‘混账’凯迪拉克”!他唯一抱有好感的老师告诉他这世界有多么残酷:“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而卑贱地活着。”他才意识到虽然他不愿长大后去面对在他眼中世风日下的社会,可对此他无能为力,只能妥协!最后,霍尔顿结束了自己在城市生活与自我梦想之间的徘徊,以“麦田里的守望者”身份完成了对这个混沌城市的背叛。

源于:怎么发表职称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