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图书馆 >> 情报社会 >基于Information Commons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与其功能

基于Information Commons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与其功能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24938 浏览:1099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物理空间及其功能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变革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根据笔者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学习经历,简单介绍了Information Commons物理空间规划及其功能拓展的一些有益经验。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物理空间;功能拓展; IC
:A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的文化地标和中心建筑之一,其建筑不断地被改造翻新或重建,不断彰显其物理空间的价值。近年来,一些高校图书馆建设仍沿袭传统的模式,空间设计未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读者行为变化及未来教学技术发展,导致一些新建图书馆存在“用之不适,改之不能,弃之不忍”的理由[1]。
然而,国外一些大学图书馆为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对现有的资源、物理空间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并建立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IC的成功采用使得图书馆界再一次开始研究空间理由。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笔者有机会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习研究生课程,利用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对谢菲尔德大学IC物理空间做了具体详细的调研,特别是对IC物理空间对读者行为产生的影响深有体会。有鉴于此,本文将着重介绍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及其功能拓展。

1 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变革

图书馆(Library)的最初被定义为:建立在那里的,供人借阅书籍,并阅读的地方,即“藏书之所”。这也是人们对于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传统认识,其最初空间形态往往是以藏为主的封闭管理。近代图书馆发展又经历了藏阅并存——藏阅分离的闭架管理,发挥功能的同时为读者提供阅读、参考以及学术研究的场所。
相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现代图书馆物理空间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不再担任基于纸质知识的怎么写作,大部分资料被“搬”到网上;同时教学技术的变化等对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提出严峻的考验,其作为一个场地的功能正在转变。空间形态越来越开放,怎么写作越来越人性化;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一个“实体与虚拟高度融合的空间”,不断强化读者的空间体验。国外学者将现代图书馆物理环境解释为一个数字集成环境下学习和传递怎么写作的地方,人们可以学习、互动的信息环境,它不只是一个建筑物,而应包含里面的设施和工作人员[2]。大英图书馆原馆长布里安·朗(Brian Lang)将未来的图书馆视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和经验的知识殿堂[3]。因此,戴维基于Information Commons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及其功能初探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斯(Dis)认为应付出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与空间、图书馆物理环境对教学、研究、学习过程的影响,通过空间的分配和功能区域的划分推动图书馆功能发挥[4]。

2 Information Commons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教育模式及策略的转变、信息用户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设计作出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一种新的怎么写作模式诞生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IC通过对空间布局、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整合,构成一种新的信息环境。IC注重空间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营造,兼顾人文建设与心理满足的空间建设,为读者创造信息交流、协作学习和独立研究的场所,提供一站式怎么写作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和空间。换言之,IC在传统图书馆功能的基础上,提供了资源和空间支持,强化了读者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图书馆怎么写作水平和层次,是图书馆怎么写作理念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
“空间、人、资源”是构成IC的核心要素,如果没有物理空间,则谈何“空间、人、资源”。其中,物理空间就是IC的实体,包括独立学习室、小组工作站、会议室、教学实验室、公共学习区、无声学习区及休闲区等;此外,还有自助一体扫描复印件等硬件和各类软件程序。设备、家具、软件等配置无不与空间规划相呼应,使各类资源合理配置,满足用户需求。换言之,物理空间主要是由技术和各类设备、人员支持的,IC的诞生使得图书馆告别了以“书”占据空间主体的时代,成功地向以“人”占据主体转型。

3 IC空间构成及其怎么写作

根据笔者在谢菲尔德大学为期一年半的学习,介绍一下谢菲尔德IC的物理空间建设的一些认识。谢菲尔德大学Information Commons是全英稀有的7x24小时全天候图书馆,设计理念环保节约:充分利用内部空间,走廊墙角都有座位[5];厕所用水为雨水净化而成的,白天自然采光设计,晚上节能反光板照射;全面隔离楼外杂音,系统监控图书馆内人数总量保障学生安全;各楼层设有“帮助”按钮,可通过电话咨询。根据 IC怎么写作功能来看IC馆内空间构成:

3.1 信息咨询台

咨询台为用户提供各种形式的资源利用向导,主要为用户高效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帮助和知道,提供有声版的“入馆指南”怎么写作,解答读者疑问的怎么写作区域。为了间隔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将其设置在IC的一楼。
3.2 IT怎么写作台(Student Equipment Support Service ,SESS)
由技术人员提供现场咨询,指导读者使用馆内的各种设施以及各类软件系统,解决读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理由。如读者的图书馆登陆故障或个人电脑出现理由时可以到SESS获取帮助和咨询。

3.3 开放学习区

开放学习包括纸质图书区和协作学习区,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同时还在学习桌配置连接网络的PC供读者查询网上资源。提供可移动沙发和椅子迎合读者学术交流的随机性,课题组成员可以在这里学习、讨论。

3.4 多媒体实验室

由专业人员提供专题培训,以小范围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信息获取的技巧,提高师生的信息素质技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可作为导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探讨课题使用的空间,营造学术氛围。
3.5 独立学习室IC还提供配有电脑、小写字板的可容纳3-4人的独立学习室,满足需要安静环境的读者。此外,研究室覆盖有线无线网络、电脑桌、若干椅子、耳机等,用户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个人陈述、PPT演示等。

3.6 无声学习区(Silent area)

从空间本质角度看, 此区域扮演着自习、研究室的角色,满足需要安静以避开其他学生讨论的影响。在期末期间或考试前,无声学习区是读者长期占用以备考、撰写论文的最佳场所。

3.7 辅助怎么写作区

辅助怎么写作区主要为读者提供全自助的借还、打印、扫描、复印、装订等怎么写作,提升了图书馆现代化形象。自助怎么写作不仅培养读者的自学及动手能力,同时将图书馆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节约图书馆人力资源[6]55。

3.8 休闲区

这里有舒适的沙发,环境设计优雅,供读者在愉悦的环境进行交流讨论,享用零食或饮料,读者可以在忙碌的学习中暂时解放出来。此外,为满足不同宗教信仰的国际学生的需求,IC在各楼层角落设置祈祷室(pray room)。休闲区为读者创造了人性化和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塑造了人性休闲的空间观念,践行了图书馆“读者至上”的怎么写作理念[7]。4 IC物理空间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IC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物理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学习过程。
首先,温馨舒适的物理环境,明显提高了图书馆的到馆率,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滞留”。有证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图书馆,而不是去教室听课,这是因为图书馆让学生感觉更舒适放松,提供一个避开被打扰分心导致低效学习的空间。许多学生表明自己来IC并不仅仅为了看书,还有是“看人”,通过与他人谈论、学习、分享从而获得信息、知识和教育。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调查得出结论:在IC里面,高密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读者的学习,温馨的环境增强了读者对图书馆空间的美好感知,在这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此外,IC创造的多样性空间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提供场所,容纳不同文化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学习、研究从教室“搬到”IC,成功吸引了一些非传统的年轻用户。
其次,物理空间鼓励读者新的学习行为。当今的学生获取信息更多地依赖于互联网,而不是纸质的文献。IC不断地引入新技术设备,包括软件、手提电脑、视屏会议等,鼓励读者尝试新的学习方式。此外,再加上图书馆员的适当帮助,读者能更迅速地掌握不同类型的学习。如图书馆提供免费wifi端口、笔记本电脑,增强了学生的移动学习体验。
最后,图书馆“时尚”的打扮转变读者的传统观点。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图书馆是个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地方。现代图书馆注重装修及外观设计,为读者带来全新的空间情感体验。如在整体建筑上除了自然采光及室内照明外,还特别在每个阅览桌上安置一盏台灯,这不仅能弥补整体空间照明不足外,还能给读者创造相对独立的“光线空间”,享受“秉烛夜读”的意境。此外,IC还提供很多地方可供同学朋友交流互动,推动同学间的关系。

5 结 语

尽管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有着不同的形式、外观、规模,但它们均秉持恒久不变的价值观:为学者提供研习空间,让每一个人可寻找到一生中所选择追求的知识[6]55。图书馆作为一种有形的存在,物理空间是图书馆功能发挥的重要依托,在规划高校图书馆建设时,必须注重物理空间这个动态因素,空间规划需以读者为中心、基于Information Commons高校图书馆物理空间及其功能初探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图书馆固有功能为基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在实践过程中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彦.浅析物理空间极其功能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影响[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4):115—118.
[2] Shill, H.B. and Tonner, S. (2003) “Creating a Better Place: Physical Improvements in Academic Libraries, 1995-2002”,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64(6), 431—466.
[3] 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58.
[4] Dis, J. (2009).“How can FE/HE college libraries use physical space to encourage wider and greater usage of library resour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stimulate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Store' at City College Norwich”. Sheffield: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5] 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微博[OL].[2013-08-10].http://e.weibo.com/shefinfocommons
[6] 廖小梅.新馆建设浪潮中的图书馆物理空间观念变革-城市图书馆空间变奏去之一[J].图书馆,2010,6:90—91.
[7] 杨明华.解读汕头大学新图书馆建设设计特色[J].图书馆论坛,2010,30(1):54—55.
[作者简介]黄玉琴(1987.10—),女,籍贯:漳州,硕士,助理馆员,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图书馆, 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怎么写作、资源建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