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群众文化 >“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植入与内涵衍变

“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植入与内涵衍变

收藏本文 2024-02-02 点赞:7570 浏览:237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混杂性”是当今文化理论研究的热点,是后殖义理论的关键词。混杂性本为生物学术语,在十九世纪殖民话语中,沾染了负面的种族与文化内涵。法农等反殖民族知识分子批判了的混杂观。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混杂性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萨义德强调了文化混杂性的普遍存在,驳斥了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文化本质主义与文化纯粹观。霍米·巴巴从语言与文化层面论述了混杂性的颠覆力与能动性,建构了混杂性理论体系。“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植入与内涵衍变,反映出不同的意识形态理 念。
关键词:后殖义理论;混杂性;混杂化;文化身份;第三空间;霍米·巴巴
1672-3104(2013)06?0202?05
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新殖民研究的进一步勃兴,混杂性愈发成为文化与文学批评理论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对于混杂性的研究多集中于阐释霍米·巴巴对混杂性的界定。混杂性是霍米·巴巴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自提出以来,对后殖义理论研究领域影响甚广,同时也引发诸多争议与批评。本文试图另辟视角,探讨从十九世纪到当代,混杂性的界定与内涵衍变,希望以历史的维度来更加体系化地阐释这一后殖义理论关键词。

一、现代殖民者对“混杂性”

概念的缪用
混杂性(hybridity),也称为杂合性、杂交性或杂糅性,本意指混合,该词起源于生物学,在十九世纪被陆续应用于语言学与种族理论。混杂物(hybrid),也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指家养母猪与野公猪所繁衍的后代。牛津英语词典将之界定为:双亲是不同种族的、混血儿。该词在十七世纪早期有一些使用的例子,但直到十九世纪,一直使用的很少。在十九世纪,混杂物主要指一种生理学现象。[1](5)1837年,查尔斯·达尔文在进行异花受精实验中,首次使用现代作用上的“混杂性”一词,“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植入及内涵衍变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在当时的语境下,混杂性只是纯粹的生物学用语,指的是物种作用上的杂交,其中包括人种方面的混杂。伴随着现代殖义的全球扩张与
发展,本为生物学用语的混杂性被殖民者借用,并辅以伪科学的缪解,摇身一变,成为种族理论的重要概念,转而为殖民统治怎么写作,为种族压迫正名。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就曾有过种族优越论等思想。例如思想家与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都认为希腊人天生就优越于外族人。亚里斯多德认为其他一些族裔的人只是“植物”,或天生的“奴隶”[2](17),因而主张保持希腊种族的纯正性,认为跨种族生育的后代将给社会带来动荡与不稳定。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在新帝国主义时期 (1880—1914)盛行的科学,借助身体人类 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的研究策略,按照人类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特征和形态特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优等种族与低劣种族,宣扬殖民者相对于被殖民者的种族优越性。者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进行发挥,将人类进行分类的同时宣称:白人与非白人的混杂,将会导致白人种族的退化。
在殖民种族话语中,混杂性被认为是对种族纯净与社会?政治秩序的严重威胁,将会造成种族与文化的退化。由此,“混杂性”从话语层面被推广到更广泛的文化语境中,由一个单纯的生物学用语转变为带有浓厚的负面内涵的文化概念。从种族概念衍变为文化概念,混杂性从最初指代种族的纯正或混合,转而指向文化分立或混合。罗伯特·扬指出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混杂性是殖民话语的核
心组成部分,这种旨在保持种族纯粹和不同种族隔离的话语,同时包含了白人殖民者对其他种族被殖民者的恐惧与渴望这两种背离的心理动机。

二、法农等反殖民族知识分子对殖民混杂性观念的批判

面对殖民理论的荒谬以及殖民统治所造成的殖民地本土文化的凋零与低等化,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捍卫殖民地民族文化的纯粹性,针锋相对地对殖义及其所谓的种族与文化混杂性理论进行批判与斗争。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一些西方的以及殖民地旅居西方的知识分子对殖民种族话语中混杂性的负面内涵进行了批判,但他们大多倡导的是民族主义的民族本真性,给出的同样也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简单化药方,在批评策略上,仍未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例如,著名诗人与作家赛萨尔(Aime Cesaire)是该时期著名的反殖民民族主义者,思想影响甚广。赛萨尔是一位来自西印度洋的黑人,从小接受法语教育,在法国用法语写作。但后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赛萨尔与桑戈尔等人在巴黎发起推崇“黑人特质”(Negritude)的运动,以此来捍卫黑人的历史与文明的尊严。他反对抛弃黑人特有的身份来完全融入西方文化,强调黑人应保持自己种族的文化意识和历史遗产。
另一位反殖民民族革命家弗朗兹·法农(Frantz Fanon)将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诊断策略运用于研究非洲的殖民化和殖义。虽然早期受到了老师赛萨尔的影响,但法农并不认同赛萨尔的文化本质论,他认为赛萨尔的思想未能摆脱西方黑?白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一味强调“黑人特质”, 正合殖义者与者的本意,黑人将一直被看成不可转变的,与白人对立的“他者”。 法农对殖民地的种族与文化混杂性有深刻的洞悉,他批判了殖民话语中为了维持种族隔离、殖民统治而对混杂性所赋予的负面内涵以及殖民文化所推崇的黑白对立、不可越界的荒谬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殖民种族文化给被殖民者主体性建构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
法农指出殖义是一种形式的神经功能症,这种种族对立的思维模式对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心理建构都具有毁灭性的后果。《黑皮肤,白面具》描述了黑人的主体性如何在白人殖民者的注视下,或可以称为的凝视(gaze)中产生。这种凝视把黑人客体化,使他与其他人分开,成为物体中的一种物体,粗暴地干预了黑人主体性的建构。法农认为结束黑人神经症的策略,并不是宣扬黑人特质,让白人发现黑人的不同之处,而是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植入及内涵衍变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如需论文查抄袭率.“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植入及内涵衍变论文资料由论文网{#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植入及内涵衍变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