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群众文化 >从汉字古代文化

从汉字古代文化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2226 浏览:60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一些汉字字形的分析,揭露了中国古代的家庭文化以及女性在古代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 汉字;家庭;女性;;文化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功不可没。数千年历史的铸炼和积淀,使汉字蓄涵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可以说汉字本身已形成了一种文化系统。在这个文化系统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

一、从“孝”字看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

“孝”本义是“孝顺”,金文写作,为子承老形,从中可以看到“子”双手举起,并向下动作,作出磕头样子,给老人请安,达到“孝敬”的目的。引证《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小篆作,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维护从汉字古代文化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这种观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释成男孩子,说没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由此,可以看出孝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

二、从“母”以及和“母”有关的几组字看古代女性社会地位

(一)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

“母”,象形字。《说文》云:“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小篆作,金文写作,《苍颉篇》说:“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突出两乳;乳,养育生命、繁衍人类之根本;或解释为盘起一条腿,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无论哪种解释,都尽显母亲的慈爱与善良、胸怀的宽阔和包容。这一切成就了人类,延续着生命。之所以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社会地位崇高的理由我认为有两点,当时生产力低下,人口的数量成为主要维持生计的关键,而女性主要负责分娩生产,所以在那样的比较落后的社会中,人们会以为生育就是女人的功劳;其二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男子主要负责狩猎,而女子主要从事果实的采集。由于人类的进化以及工具的拙劣,男子的狩猎活动往往是没有很好的保障,而女子的果实采摘相对就比较安全稳定,这也决定了女子的经济地位。而女性的经济地位,无疑也在文字中留下了痕迹。“姓”,形声兼会意,《说文解字》曰:“姓,人所生也。”母系氏族社会,群婚使“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及时生育下一代,并把他们哺养成人,对当时族群的繁衍、部落的存活至关重要,因此女性在当时拥有绝对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就把部族女首领的“姓”作为自己部族的代称,所以中国最早的姓差不多都带女字旁,代表了华夏民族姓氏的来源,如姬姓、姜姓、姚姓、姒姓、妫姓等。

(二)父系氏族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

“男”字,甲骨文写作“”,左边是田,右边是个犁铧一样的耕田工具。“男”字的本义就是在田里劳动的壮年男子。社会发展到母系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事狩猎的男子开始全力投入农业、畜牧业等,而女子由于生理条件限制,无法胜任这些工作,且随着对自身认识不断加深,生育逐渐被认为是两个人的事。所以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于是出现了“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女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也随之降低。因此,同样社会下位的下降也在以后汉字的形体中有所表现。如“奴”,从女从又,会意,左边是“女”字,右下部是一只大手(又),表示抓获了一个人。古代罪人、罪人子女、或被掠卖被剥夺人身自由的人都称“奴”。“嫉”,妒忌,憎恨。“妄”,狂乱,荒诞,非分,越轨。“奸”,犯淫,私通,自私,诈伪。“妓”,本指歌伎艺人,后来专指娼妓。婪,贪婪不知足等等,这些字都表现出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对女性的贬低。当时出现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也体现了女性的地位,如:“妻”、“妾”“婢”来区分“多妻”。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汉字,是当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之一,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绘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因而汉字是一种文化信息极为丰富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特征的动态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黄得莲. 从汉字形体看民族文化中的和谐作用[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7
[2]王红武. 关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深思[J].学术探索,2007
[3]田源,王宇波. 从女旁汉字中国古代妇女地位[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3).
[4]蒋安. 从女旁汉字看男女关系[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8).
[5]张玉棉. 汉字形体的文化意蕴 [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
[6]刘青. 汉字的民族文化[J].教学与管理,2009
[7]许慎. 说文解字 [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9]王东,卢家华,曲哲. 解读汉字艺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消费导刊,2008.
作者简介:武敏(1988–),女,汉族,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