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保险 >> 社保 >长寿基于整体长寿风险长寿债券设计和定价

长寿基于整体长寿风险长寿债券设计和定价

收藏本文 2024-04-12 点赞:34492 浏览:1584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人口死亡率的下降逐渐成为各个国家普遍有着的现象。整体长寿风险是指群体人口的预期寿命上升使得政府和企业的负担加重的风险以及人口死亡率下降的速度高于制定年金产品时所预定的速度而造成的保险公司亏损的风险。长寿风险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有着形式。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寿险公司的年金保险业务中的长寿风险对冲。文章以金融工程的角度,设计了用来对冲长寿风险的金融工具——长寿债券,依靠有着很大风险池化能力的资本市场对冲长寿风险。围绕上面陈述的目的,文章的探讨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广泛搜集与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种长寿债券的种类和设计机制进行总体归纳;然后具体浅析了市场上出现的第一支长寿债券——EIP/BNP债券,对其设计机制和有着不足进行评价浅析。在此基础上,对寿险公司的年金保险业务和发行长寿债券进行流浅析,利用长寿债券的收益对冲寿险业务中的长寿风险,以而构建长寿债券的设计框架。第二部分:建立长寿债券定价模型。首先,选取Lee-Carter死亡率模型对我国的人口死亡率进行拟合和预测,构建人口存活指数;然后,考虑到长寿债券市场的不完备性,利用Wang风险转换模型对与存活指数相关的流分布进行风险调整;最后利用GARCH模型拟合我国短期利率的期限结构,得出贴现因子,利用流贴现模型对长寿债券定价。第三部分:根据长寿债券定价模型,为寿险公司设计一款长寿债券实例,利用我国生命表数据计算债券,并进行参数敏感性浅析,考察长寿债券分散长寿风险的效果。综上所述,文章着眼于寿险业务中的长寿风险并借助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设计了一款长寿债券并进行实证浅析。结果表明,长寿债券可以有效地对冲长寿风险,而且当寿险公司面对的长寿风险变大时,长寿债券具有更大的风险对冲能力。最后,文章展开了我国建立养老金融市场的讨论和政策倡议,以期更好地补充和改善我国的养老系统。关键词:长寿债券论文Lee-Carter模型论文Wang转换论文养老金融市场论文

    内容摘要4-5

    Abstract5-8

    第1章 导论8-21

    1.1 选题的背景与作用8-10

    1.1.1 选题的背景——长寿风险近况8-9

    1.1.2 选题的探讨作用——长寿风险的对冲9-10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0-19

    1.2.1 国外探讨近况10-18

    1.2.2 国内探讨近况18-19

    1.3 本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19

    1.4 探讨策略和革新之处19-21

    第2章 长寿债券的设计原理与定价策略21-31

    2.1 EIP/BNP长寿债券的实例剖析21-24

    2.2 长寿债券的构造与设计24-31

    2.2.1 长寿债券构造策略回顾24-26

    2.2.2 长寿债券的设计26-28

    2.2.3 长寿债券发行方:保险公司发行长寿债券的可行性浅析28-31

    第3章 基于Lee-Carter模型和Wang变换的长寿债券定价模型31-39

    3.1 基于Lee-Carter模型的死亡率预测及存活指数的构造31-34

    3.1.1 Lee-Carter模型31-32

    3.1.2 参数的估计策略32-33

    3.1.3 利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33-34

    3.1.4 存活指数的构造34

    3.2 Wang转换下的长寿债券定价34-39

    3.2.1 利率期限结构35-36

    3.2.2 长寿债券的定价36-39

    第4章 长寿债券定价的实证浅析39-53

    4.1 数据说明39-43

    4.1.1 死亡率数据39-40

    4.1.2 利率数据40-43

    4.2 参数估计43-48

    4.2.1 死亡率模型参数估计43-47

    4.2.2 利率期限结构参数估计47-48

    4.3 长寿债券定价实例48-50

    4.4 参数的敏感性浅析50-53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3-60

    5.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53-54

    5.2 我国建立养老金融市场的讨论及政策倡议54-58

    5.2.1 关于我国建立养老金融市场的讨论54-55

    5.2.2 我国建立养老金融市场的政策倡议55-58

    5.3 本论文探讨的不足及未来探讨方向展望58-60

    5.3.1 本论文探讨的一些不足之处58-59

    5.3.2 未来探讨方向的展望59-6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