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社会经济 >简论云南论云南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联系

简论云南论云南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联系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7675 浏览:239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原情怀,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紧密联系于哲学层面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和指导云南精神,云南精神立足云南实际,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云南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桥头堡
人的“精神”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自然属性系指人的精气和元神,如某个人看上去很精神。社会属性系指人的意识(思想)、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是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如伟大导师恩格斯说:“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志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同志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总要有点精神。赤忱爱国、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是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志说:“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实践、不屈不挠的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的精神,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有力制度保障、良好文化氛围”。总之,从哲学的角度看,精神(spirit)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产物,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即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即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精神又具有极大的能动性,通过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
2011年8月,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指出:“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是流淌在云南人血液中的云南精神,成就了云南过去的辉煌,成就了云南现在的科学发展,必将成就云南未来的跨越”。笔者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和指导云南精神,云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在哲学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云南精神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云南精神中的“高原情怀”,就是要立足高原,俯视高原,形成开拓、创新、奋进、包容的精神面貌,就是要有开阔的视野,登高望远;创新的勇气,像高原生生不息;包容的胸怀,像高原容纳万物;学习的态度,高原蕴藏无数秘密,需要我们去领会。云南精神中的“大山精神”,就是要信念坚

中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定,像大山一样执着;扎实苦干,像大山一样根基牢固傲然耸立;不断进取,像大山一样攀高不止、生生不息;勇于担当,像大山一样不逃避电闪雷鸣,历经风霜雪雨而巍然。透过现象中的真象看事物的本质,云南精神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论,提出了符合云南实际的科学发展精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云南化”的发展理论,如“以桥头堡建设的全面实施为标志,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打好对外开放、绿色经济、民族团结、扶贫攻坚‘四张牌’,实现大开发,促进大发展,构筑大通道,打造大基地,培育大平台,建设大窗口,维护大团结,保护大生态,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4600万各族人民。”

二、云南精神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即坚定对中国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曾长期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渴望民族复兴的心理基础。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人民受尽磨难,民族衰落的屈辱孕育着民族复兴的期望。拯救民族危亡,取得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中国顺应这一共同愿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引领各族人民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共同的历史经历和民族心理,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云南人民始终发扬云南精神,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把加快国家科学发展这个“共性”与加快云南科学发展这个“个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为抓手,以加快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点和落脚点,加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强基础、快发展,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促和谐,不断推进富裕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迈上新台阶。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盛赞牺牲在抗旱一线的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糯租村委会绿塘子村民小组组长陶应全说,他是“坚定、担当、务实”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的突出代表。曲靖市陆良县花木山林场,王小苗、王家云、王云方、王开和、王德应、王家寿、王家德、王长取等八位普通老人,在海拔近2400米的喀斯特山区,用了11年的时间,让大山披上了绿装,又用了20年时间,守护了这片繁茂的森林。他们先后建成7400亩林场,累计承包植树造林13.6万亩。秦光荣同志盛赞他们是“当代愚公”,是高原情怀、大山品质的典型代表,并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向“陆良八老”学习,为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如果说杨善洲同志是践行云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那么罗金勇、陶应全、陆良“八老”等则是实践行云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型。云南4600万各族群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自我修炼中不断升华个人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以求真务实的云南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文献:
本报特约评论员.论高原情怀[N].云南日报,2011-11-15.
本报特约评论员.论大山精神[N].云南日报,2011-11-16.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简明读本[M].北京:党校出版社,2010.
[5].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文献出版社,2012.
[6]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6-12-20.
[7]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
[8].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M].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胡锦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4.
[10]马曜.云南简史(新增订本)[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11]胡鞍钢.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J].新华文摘,2006(8).
[1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徐跃宏(1973—),女,硕士,讲师。
史朝伟(1974—),男,硕士,讲师,律师。
郭祖全(1969—),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理论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