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社会语言 >试议电影电影创作中宗教意识与其对电影艺术影响查抄袭率

试议电影电影创作中宗教意识与其对电影艺术影响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6956 浏览:188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将西方电影置于基督教这个人类宗教的一大体系背景中,以二战后好莱坞电影为例探讨电影创作中体现的宗教意识有助于从神秘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总结并阐明宗教意识对电影艺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宗教文化;好莱坞电影;电影艺术;艺术创作
:A
西方的宗教文化通常是指基督教文化。基督教在西方不仅仅是一个神学体系、一种意识形态,且早已渗透到西方文化的深层,成为社会最根本的文化意识、社会意识、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基督教为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题材,具体表现在以基督教、基督教艺术为题材或者在影片中体现出有关的宗教观念、宗教教义、宗教信仰等。西方电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大都涉足过宗教题材的创作或者直接在作品中探讨过宗教信仰问题。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通俗和大众的现代艺术方式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自默片时期起,宗教相关题材就引起了好莱坞导演们的关注。1916年格里菲斯拍摄的《党同伐异》中的第二个故事便是以“基督的受难”为主题。之后,好莱坞电影的发展与基督教始终密切相关。

一、宗教思潮与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宗教意识

1.宗教复兴运动与好莱坞史诗电影

20世纪的第一次宗教复兴运动在50年始兴起,这次复兴运动也被称为美国的第三次宗教大觉醒。二战后,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都市化、核威胁等让美国人深感不安,冷战时期的世界两极化格局让美国人急需精神的慰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政府与宗教团体都认识到这是一个让日趋颓势的基督教重新复兴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宗教复兴运动因此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精明的好莱坞老板们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宗教复兴思潮。为了使当时的好莱坞电影走出低迷,他们利用宗教题材大做文章,拍摄了众多宗教题材的史诗电影。于是,宗教史诗片繁荣一时。1950—1962年期间,每年的票房之首基本上都是宗教史诗片。美国福克斯公司1953年拍摄的反映罗马帝国早期基督教传播历史的《圣袍千秋》、派拉蒙公司1956年首次使用新型宽银幕“维斯塔维兴系统”隆重推出的《旧约》史诗《十诫》,以及米高梅公司1959年出品的堪称宗教史诗经典制作的《宾虚》都是这一时期电影的杰出代表。
60年代,好莱坞制作宗教史诗的热情仍旧不减。各家电影公司又先后拍摄了《万王之王》(1961)、《巴拉巴》(1962)、《天火焚城录》(1962)、《万世流芳》(1965)和《圣经·创世纪》(1966)等影片。以拍摄“圣经题材”的史诗性巨片而著称的西席·地密尔坚持认为,拍摄宗教史诗片的目的不能仅仅出于宣传《圣经》的教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壮观的景象、生动的人物、戏剧性的情节和电影化的表现手段去表现人类的罪孽和灵魂被拯救的必要性。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宗教复兴引发了好莱坞电影宗教史诗热,而这一时期好莱坞出品的大量优秀宗教题材影片既对这次的宗教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美国人精神的安慰。

2.福音派复兴运动与好莱坞福音电影

70年始的美国宗教复兴以基督教福音派的兴旺为主导。“福音派”(evangelicali)一词来源于希腊文evangelion,现在主要指一种超越宗派的宗教趋势。这一趋势强调圣经的权威性与充分性、基督十字架之死所带来之救赎的独特性、个人重生的必要性、传福音的必需性、恰当性及迫切性。保守的福音派势力不断加强,并且对政治领域进行干预和渗透。他们把传播福音与美国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提出要恢复“基督教的美国”,恢复传统的基督教正统信仰。这次宗教复兴是美国宗教史上的第四次“宗教大觉醒”,美国人开始了对传统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的回归。
福音派复兴运动影响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的文化传媒也不例外。当时,福音派基督徒对美国文化的发展持不同态度。一些福音派基督徒对美国文化的世俗化进程非常不满,希望美国文化能够回归基督教传统价值观,而也有众多的福音派基督徒成为了崭新的文化受众群体。作为美国文化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敏感的好莱坞电影也对这次宗教复兴做出了回应。《驱魔人》(1973)和《超人》(1978)是这一时期福音电影的杰出代表。《超人》电影中拯救世界的行为赋予超人救世主一般的角色。超人被父亲送到遥远的地球,成为地球上唯一的拯救者,但其父亲并没有远走,在关键时刻总会给予他力量。这与基督教中圣父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是一致的。导演理查德·唐纳也曾经说过,超人被父亲送到地球正是《圣经》中上帝派基督拯救人间的隐喻。
近年来,好莱坞仍然拍摄了大量以福音派复兴为背景的基督教“福音电影”。这些电影或者用当代的电影语言重现《圣经》中的故事,或者将基督教信息蕴含在不同时空背景的故事中。福音电影中《埃及王子》(1998)、《蔬菜的故事·约拿书》(2002)、《耶稣受难记》(2004)、《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与壁橱》(2005)、《耶稣诞生记》(2006)以及《面对巨人》(2006)等影片影响较大。在宗教复兴与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福音电影有机会给好莱坞的制片商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可能是好莱坞愿意拍摄福音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宗教世俗化与好莱坞电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圣经中的神迹逐步被,基督教信仰也随之慢慢流失。20世纪60年代,教皇召开的第二次梵蒂冈宗教会议体现了宗教改革的世俗化和自由主义倾向。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美国宗教也出现了世俗化倾向,逐渐把重点放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上面。尤其是90年代以来,美国基督教与世俗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正如美国神学家马丁·马蒂所说:“美国尽管仍保存着福音、道德、神圣法规、上帝、耶稣、教会圣灵、上天等信条,但已经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说得明白点,就是变得更加随俗了。”而美国宗教也试图通过世俗化的途径向艺术靠拢、回归,与当代艺术之间相互渗透与交叉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宗教艺术的思维方式通过现代电影艺术接续再生,美国的电影艺术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沟通世俗社会与宗教神学新的桥梁。如前所述,尽管这一时期好莱坞拍摄了大量的福音电影,但90年代以后的好莱坞电影也充分展现了宗教世俗化这一新的趋势。无论是对基督教核心教义“原罪与救赎”主题的表现,还是对美国人新宗教观念的展示,宗教世俗化的趋势散见于各种主题、各种题材的好莱坞影片当中。这一时期好莱坞拍摄的很多影片,比如,宗教史诗类《天国王朝》,科幻类《接触》、《帝国》,悬疑类《达·芬奇》、《七宗罪》,探险类《印第安纳·琼斯》和喜剧片《冒牌天神》、《修女也疯狂》等都运用了大量的宗教元素,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及明显的宗教世俗化倾向。新的宗教观念与传统教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对宗教信仰或宗教历史的质疑都在电影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修女也疯狂》(1992)采取了典型的好莱坞歌舞喜剧片的艺术形式,以浪漫诙谐的形式打破了教会的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界限,实现了传统宗教信仰和现代世俗生活的完美融合。《七宗罪》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了原罪,人们普遍丧失了道德观念的世界。影片借用圣经中“罪”的意念,运用现代的方法诠释了教义中的“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片中的罪犯约翰杜伊自认为是上帝的代言人,他的杀人动机是要以上帝的名义来惩罚人间这七大罪状。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对基督教的教义“原罪”等有所了解,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反思。可见,随着90年代以来基督教的神学色彩日趋淡化,呈现出世俗性的特点,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通俗和大众的现代艺术方式对这一潮流敏锐地做出了回应,并且伴随着电影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基督教世俗化这一进程。

二、电影创作中的宗教意识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通过对好莱坞几个时期电影创作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影艺术对每一次的宗教思潮都做出了回应,电影创作中体现了鲜明的宗教意识。由于宗教意识本身具有神秘性和人文性等特点,因此,受宗教意识影响的电影艺术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神秘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强烈的人文性。
1.宗教意识为电影艺术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宗教具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神秘性是宗教文化的诸多特征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宗教之所以产生的一个前提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敬,这种超自然性必然伴随有一种神秘的氛围。没有神秘主义的“宗教”,本质上不是宗教。正因为宗教具有超自然性的特点,宗教意识也具有了神秘性。不管是宗教的诸神和起源,还是宗教的教义和宗教的体验都是神秘的。因此,受宗教意识影响的电影艺术,在电影主题、思想等内容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神秘性。正如沃尔斯托夫所说,怎么写作于审美沉思是艺术作品的用途之一,真正的艺术杰作更接近存在的神秘和审美的理念,往往在沉思中暗示出永恒的、神秘的、沉默的美,给人以一种不容触犯的神秘气质。
因为《圣经》中耶稣的故事本身的不同于凡人的神性就已具有神秘性的特征,所以受宗教意识影响的众多好莱坞影片的内容都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和不容触犯的神秘气质。《达·芬奇》(2006)的内容就是改编于基督教故事。影片以原有耶稣事迹为基础,创造了一个“圣杯——耶稣妻子”的故事。该影片既保留了原有宗教故事的神秘性,又通过艺术的加工再创造了另一种神秘性,这种双重神秘性为影片增添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悬疑氛围。
2.宗教意识影响下的电影艺术具有了强烈的人文性。电影艺术的人文性体现在电影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宗教的目的在于人的拯救,宗教是实现根本转变的一种手段。所谓根本转变是指人们从深陷于一般存在的困扰(罪过、无知等)中彻底转变为能够在最深刻层次上妥善处理这些困扰的生活境界。当人感到处身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道路可以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聚合分离了的世界。其中一条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udooo.com

就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和历史的欠然在一个超世上帝的神性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审美的方式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承负生命的欠然,救赎的方式在神性的恩典形式中领承欠然的生命。那些具有人文关怀的艺术大师,尤其是在以基督教作为其精神文化母题的西方导演们那里经常看到对“罪—爱—救赎”这一永恒主题的反复再现。这种周而复始向古老基督教救赎主题的回归实际上是人类精神的无数次的“还乡之旅”,体现了人类对“罪—爱—救赎”这一生命历程再思考。《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部典型的灵魂救赎的影片。自主人公蒙冤入狱后,他就开始了对自己和周围人的灵魂的救赎。他用爱去救赎他人,用十年的来救赎自己的灵魂。
不管是电影的发明者,还是电影导演,欣赏影片的观众等都是人,作为一种艺术的电影本身表明了“任何个体在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生命个性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将重复叙述一个古老的文明智慧。由于电影的解读是集体性的,因此,当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黑黝黝的大厅,接受电影的洗礼时,人们就将发现这个事实:在电影中,人们看到了昔日文明中宗教和虔诚的人道主义的代用品”。总之,在宗教的影响下,电影艺术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文性。不管是宗教史诗类影片,还是福音电影和反映宗教世俗化的电影都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类自身的思考。
三、结语
从本质上来说,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宗教与电影艺术相结合是西方艺术史中的一个特殊的艺术现象,其中反映了宗教与艺术的复杂关系。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基督教的影响。纵观二战后好莱坞电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虽然它始终无法脱离通俗文化的局限,对于宗教主题的反映也不是非常深刻,但可以看出电影艺术对每一次的宗教思潮都做出了回应,体现了鲜明的宗教文化意识。电影创作中的宗教意识增添了影片神秘的色彩,为电影艺术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这使电影艺术产生了一种永恒、神秘、沉默的美,给人以一种不容触犯的神秘气质,另一方面也使电影艺术具有了强烈的人文性。在电影中,人们能够看到昔日文明中宗教和虔诚的人道主义的代用品,体现了电影艺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
(责任编辑:帅慧芳)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