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实践教学改革 >互动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互动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3-09 点赞:24375 浏览:1090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我们大都还是采用班级授课制,传统的“五环教学法”仍受不少老师青睐,其特点是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长期地接受性学习,依附性增强了,问题意识没有了,创新思维、独立自主逐步被淹没。
另一方面,不少老师追求形式上的互动,而不重实质。例如:1.多提问,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而不注重问题的质量;2.多讨论,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就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轰轰烈烈,且对老师来说易掌控、易操作。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新课标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师生互动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把终身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融人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的意义

首先,互动是指相对

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udooo.com

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师生互动,既是校园里一种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师生互动”并非现代课堂教学的产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与其弟子的座谈,到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些都是“师生互动”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早期模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可以产生如下的积极影响:

(一)“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

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师生互动”却能克服这一缺点,使学生和教师互相“动”起来,学生感到自己有自主权,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真快乐,这样就主动去学习。

(二)“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能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加里培林也认为,儿童在早期的学习中,智能技能的形成是外部操作转化成大脑内容的内化操作的结果。“师生互动”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加上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表达能力更强,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渐趋完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陶冶情操。

通过“师生互动”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真好,从而使学生对集体依恋,增强同学之间的情谊,使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得到增强。

(四)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由于对教材的钻研和领悟不断深化,因而能在教学艺术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进行新旧知识间的“正迁移”,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在阅读、思索、领悟教材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和提出许多教师尚未思考到的疑难问题,要求教师解答,这对教师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能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像这样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向提高”和“双向交流”的势态。

三、实现师生互动的途径

(一)转换角色,变“教”为“导”,变“被动”为“主动”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要求教师从传统角色中转变过来,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师生合作关键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二)钻研教材,处理好书本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

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一个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在是太远了。我们的数学课经常是由复习旧知到引入新知,这些都是书本上的数学概念、运算法则、计算公式以及一些陈旧的应用题等。学生感到枯燥、抽象和难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加强书本与生活的联系,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三)钻研教法,创设互动的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无问题”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也许会“依葫芦画瓢”,但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
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融洽和谐,平等对话。如果我们把学术功底、教学技巧和师生互动三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完美的,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