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三生教育 >虚实相生学年

虚实相生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9618 浏览:4305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或过分注重词法句法,或过分注重内容特点等偏颇教法的一些问题,试从“虚实”这一角度,尝试让文言文的教学走出一条精彩之路。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实践:注重吟诵,讲究师生配合,遵循由“言”到“文”。
关键词:文言文;虚实相生;教学
文言文凝聚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浓缩了古代圣贤先哲的智慧结晶。学习文言文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文学素养,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加上文言文占教材内容的比重大,因而,文言文阅读的教学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也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文言文的教学之路上摸索前行。

一、文言文中的“实”和“虚”

虚与实本属哲学范畴,哲学家荀子有言:“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全”乃“全面充实”,“粹”乃“精粹精华”——即“虚”。所以,“全”和“粹”的追求,也就是“虚”与“实”的完满结合。后来,这一概念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文学鉴赏领域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实”在绘画中是指图画中笔画细微丰满之处,在诗歌中是指客观存在的具体的实在的物象、物镜。把文言文完全当做“文言文”来教,这是“实”,因为要求“实”,就力图让学生从词法句法上弄透彻,于是就采取从头至尾的填鸭式灌输式学习法。这样做的最大弊病就是学生不快乐,因为课堂过于沉闷,了无生趣。
“虚”在绘画中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或留白的部分,焕发想象,引人遐想,回味无穷。发展到后来,诗歌沿袭借鉴了这一概念。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没法看见没法摸着却又能从文字间玩味出的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虚”在文学领域得到开拓和发展。有人认为,这种虚可以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在_“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把文言文当做现代文教学来实施,这是“虚”。如此实践,课堂上留给学生的空间自然要大,结果是内容结束了,字面还没能理解,或者字面上好像都处处照顾到了,结果是内容又没学翔实。又如何去谈课堂效益?“实”亦难,“虚”亦惑,究竟该如何取舍?

二、文言文教学的尴尬处境

1 有“实”无“虚”
一方面,文言文和白话文本质区别很大,平常用及文言的机会很少,学生感觉晦涩难懂。另一方面,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下,教师实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方式,把课文分解为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在框架式的拆解和重复的机械操练中获得“成绩”,却也付出了学生失去学文言文仅存的一点乐趣的沉重代价。正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功利化”和“程式化”导致有“实”无“虚”。
2 因“虚”废“实”
也有部分教师截然相反,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而不落实字词知识。结果学生在字词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根本谈不上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类似做法,忽视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弊无利。当然,也有名目繁多的所谓创新,似乎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也有一定的积极性了,但很多还是表面功夫,多数时间都是教师灌输,学生全盘接收,真正收到与否还得打个问号。所以,教学初级目标没有完成,又谈何让学生作深层次探讨和研习?又谈何让学生锻炼文言思维能力?

三、文言文的虚实契合点

从体例上而言,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客观存在,学生不但和其形式有一定距离感,而且因文章时代性强,其具体内容与精神也让学生困惑。而教材中选文通常是名家名篇,意蕴深远,学生把握有一定难度。文言文的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局限性。所以,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还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考虑文言文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当虚则虚,当实则实。于虚实之间寻找一种合理的契合。
1 虚实之基础篇:读与诵
学好文言文的前提是吟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读的形式很多:配乐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等等。无论哪一种方式,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节奏,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自然就能把握文言文的抑扬顿挫。如此动情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让自己充当一回古人先哲,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在读中慢慢走近那个陌生的世界,不知不觉在文言文的韵律节奏中,感受那份古朴的美,同时也有了瞻仰和学习的。
“背诵古诗文的最佳期在义务教育阶段,而不在高中,但这并不是说高中一点不能提出背诵要求。我们认为,高中阶段背诵一点古诗文有利于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是阅读鉴赏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而不是有意追求的目的。”在一定量的“读”的基础上,水到渠成进行吟诵,这是方智范先生的看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巴金在谈及创作灵感时,说:“得益最大的在于小时候背诵的一本书——《古文观止》。”
2 虚实之实践篇:“师”“生”合理分配
虚是由实引发的更深层次的审美。我们力图在文言文教学中,由实引虚即由“师”引导“生”,让学生更深体味文言文的魅力。
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师生两个方面。强调前者则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学生的作用,强调后者又过分地肯定学生能力,粗略地处理了知识的难度。文言文教学比起现代文有其独特性,但也应考虑到师生的互动活动模式。教学中应为学生的参与留足空间,且这个空间必须是有效度的,当然,盲目地为体现自主而自主的学生参与是不可取的。
常规教学是阅读,串讲,翻译,不妨改为自读,试译,讲评。“每一个问题都蕴含着解决的种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改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之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果也更好。古人言:“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让老师成为一个更好的引导者。
3 虚实之规律篇:“言”“文”交相辉映
由虚到实,即由“言”到“文”,

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这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条基本规律。
“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每个人的阅读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有的能了解基本事实;有的能知道事物之间的关系;有的能发现该课文与其他课文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分别称这三种阅读为:字面的理解阅读、解释性理解阅读和应用性理解阅读。”“文言”二字包含着“文”和“言”,如果说“言”是内容,那么“文”便是思想,我们的教学,既要教“言”又要教“文”,“言”更是“文”的基础。“言”的教学,达到能让学生看懂和理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究。
我们进行“言”的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文”的教学。文言文不仅仅是阅读工具,它更承载着华夏的文明,有着独特的人文性。他能让学生更好地在古人的时代背景下,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进行精神的交流。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更能让师生都受到熏陶和感染。这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目标。文言文中的精神积淀显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文言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领略藏匿着的文言的魅力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为实,教学显得血肉丰满;因为虚,教学获得了灵魂。虚实相生,文言文阅读一定会成为学生乐学的殿堂,因为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仅是曲尽通幽,更有禅房花木。
参考文献:
方智范,关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目标的问答[J]-北京:语文建设,2004,(7/8):10.
(作者单位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