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生物药物 >简析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查抄袭率

简析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14942 浏览:610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3783(2013)03-0433-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的并发症。我国2002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有继续增加趋势,而且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长期血压增高会造成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因此合理的饮食、用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明显降低靶器官受损的危险性。我院对高血压住院患者采取以下健康教育,起到了良好效果。

1 饮食指导

高血压是由多种发病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饮食中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较高,食钠过多,食钾、钙过少,饮酒过度等,这些都是引发高血压的膳食因素,故高血压患者合理选择饮食十分重要。
1.1 三餐高血压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应暴饮暴食,平时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鱼、瘦肉、豆类及豆制品;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籽;对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少吃或不吃,烧菜宜选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也可以选食一些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带、海参、葵花籽、芝麻等。
1.2 低盐高钾高血压患者都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6g,烧菜宜偏淡,对酱菜、榨菜、皮蛋等含钠盐高的食物应少吃;钾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所以可以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和水果,如冬菇、竹笋、花生、香蕉、橘子等。
1.3 维生素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故高血压患者宜多食用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胡萝卜等。
总的来说,饮食原则为:少食多餐、少盐多钾、少荤多素。

2 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除了选择膳食外,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使治疗达到一定疗效。
2.1 适量运动体力活动及保持标准体重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可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登山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2 戒烟限酒高血压患者还应戒烟限酒,因烟中尼古丁可以刺激肾脏分泌儿茶酚胺,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并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大量饮酒不仅可引起血压升高,也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之一。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l(酒精),女性和低体重者不超过15ml[3]。
2.3 心理平衡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功能失衡均可引起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向他人倾吐,将压力宣泄;适当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多听音乐,经常学习对自己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利于维护血压的稳定。

3 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并且越早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小。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降压药物主要分为6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这6大类药物均可以被选择为降压的一线药物,由于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故选用时应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遵循以下原则。
3.1 逐渐降压除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为佳,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无益。
3.2 治疗因人而异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而老年人的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进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因此药物的选择、用量、给药途径等都要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一概而论。
3.3 随服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剂量加量后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则以2种或3种以上药物联合;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及联合用药,首先选择单味药从小剂量开始,随着使用时间加量,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联合用药来达到目标血压,用药期间忌突然撤掉某一种药物或骤停药物,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是长期的,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后应坚持服药,最有效地控制血压。还应根据强适应证合理选药[3]。加强随访。
总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更多的高血压相关知识,使患者积极主动去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健康心理,接受早期、正规的药物治疗,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而达到高血压的一级、二级预防

源于:查抄袭率论文www.udooo.com


参考文献
王拥军。高血压与脑卒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574-57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