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生物药物 >野鸭江苏湿地野生水禽传播禽流感病毒风险

野鸭江苏湿地野生水禽传播禽流感病毒风险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29567 浏览:1341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类对禽鸟类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能引起禽鸟类发病,有的呈慢性感染,无显著症状;有的呈急性感染,可引起100%死亡。据数据资料探讨表明:野生水禽(尤其是雁形目和鸻形目)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贮库”,在自然条件下,几乎可以以野生水禽体内分离到所有的病毒亚型,但其自身不发病。同时禽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通常只能在特定物种动物体内存活,很少造成其他物种的感染,但是自1997年香港禽流感打破跨越种属屏障并引起人类感染造成死亡的现象以来,禽流感病毒尤其是HPAIH5N1亚型病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鉴于以上理由,人类对禽流感的天然源头——野生水禽格外关注,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世界粮农组织(FAO)等组织的领导下,倡导世界各国、地区建立起了强大的野鸟监测系统,及时、动态、高效的监测禽流感的传播动态,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本试验主要在对江苏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八种越冬野鸭进行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之上,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动植物检疫及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和《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等重要法规文件的规定为论述依据,借鉴OIE进出口中动物疫病风险浅析的基本程序和框架,利用OIE、WHO等相关组织和部分可以公开获得的数据,开展对江苏省洪泽湖湿地内野鸭传播禽流感病毒的风险浅析,给出相关的风险管理倡议。现将探讨内容简述如下:于2008年11月到2009年2月期间,自江苏省的洪泽湖、盱眙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采集8种野鸭泄殖腔拭子共计160份,将采集的泄殖腔拭子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传代,经血凝试验和NDV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到10株具血凝活性的病毒,其中8株病毒确定为禽流感病毒,病毒分离率为5%(8/160),2株为新城疫病毒,病毒分离率为1.25%(2/160)。根据Hoffman等(2001)设计的A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设计NS、HA、NA序列引物,经RT-PCR扩增并克隆测序,所得序列在NCBI同源性比对浅析,鉴定出:3株H11亚型,1株H6N8亚型。结合往年数据初步推断:江苏省境内至少有着H11,H6亚型和N8亚型的不同组合,表明近年来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日益复杂,呈现多种亚型共存的局面,其中H11亚型为优势亚型,N8为新发现亚型,所以为防止湿地内不同亚型的重组而产生新的毒株必须加强监测和防御。由序列比对浅析数据可知,H11和N8亚型与近年来日本北海道、大阪、澳大利亚、朝鲜等地已报道的分离的毒株序列亲缘联系高度同源,由此可以推断:携带这些病原的野生水禽可能与北海道、大阪、朝鲜、澳大利亚的野鸭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或其他方面的联系。在对本实验室数年探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借鉴OIE进出口中动物疫病风险浅析的基本框架,利用OIE、 WHO等相关组织和部分可以公开获得的数据,开展对江苏省洪泽湖湿地内野鸭传播禽流感病毒的风险浅析。浅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洪泽湖湿地范围内野生水禽传播禽流感的风险较大,但是在采取一定措施的条件下,可以将风险降低到一定可接受水平范围内,以而为禽流感的预测预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禽流感病毒论文野鸭论文亚型鉴定论文风险浅析论文

    摘要7-9

    ABSTRACT9-11

    第一篇 文献综述11-39

    第一章 禽流感病毒及野鸭传播禽流感病毒的探讨11-27

    1 病原学11-16

    1.1 病毒的分类与结构11-12

    1.2 病毒的稳定性12-13

    1.3 病毒的培养特性13

    1.4 AIV毒力的分子基础13-15

    1.5 其他生物学特点的分子基础15-16

    2 野禽与禽流感病毒16-19

    2.1 野生禽类携带禽流感病毒16

    2.2 禽流感在野鸟中的流行情况16-18

    2.3 全球范围内野鸟监测18-19

    2.4 野鸟传播禽流感的风险评估19

    3 监测对策19-22

    3.1 临床监测20

    3.2 病毒学监测20

    3.3 血清学监测20-22

    4 结论22-23

    疫病风险浅析的内容28-33

    2.1 危害因子的鉴定28-29

    2.2 风险评估的步骤29-33

    3 风险评估的原则33

    4 风险管理33-35

    4.1 风险管理的构成33-35

    4.2 风险管路的原则35

    5 风险交流35-37

    5.1 风险交流的原则36-3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