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双语教学 >童话童话教学不能一般化

童话童话教学不能一般化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23044 浏览:1064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常见体裁。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深受儿童喜爱,适合儿童阅读,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儿童之所以喜爱童话,是因为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最能满足儿童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
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我听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在教学《七颗》时,把它当成一般文本来进行处理,习惯性对童话进行"理性的分析",偏重于文本知识的理解,使那些本来生动的鲜明的童话形象呆滞了,没有满足儿童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本人很有感触。本人认为童话教学要回归童真,一定要具有童话的特点,我粗略认为要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一、放手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

童话语言浅显生动,对话多,有些童话还富于音乐性,故事情节结构重复,利于学生阅读,而且学生喜欢读。教学童话时,可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的方法,使他们沉醉于童话美丽的动人境界中去,使之更接近童话的艺术形象。经过初读,精读、品读,让孩子们通过读懂课文的字与词、文与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悟出课文的情与感、头与尾、内与外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切实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之所以其语言浅显生动,学生通过多读,会读懂其意义,老师不要过多"画蛇添足"步步"分析",这样会淡化学习兴趣,无暇感受童话之美。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童话变得鲜活。

童话是一种美妙、神奇、幻想的虚构故事,它借助奇特的想像摆脱时空的束缚,将平凡的真实世界幻化为美丽的、超现实的境界,为儿童带来无限的惊喜和愉悦,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而幻想是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富有幻想、好奇心强几乎是所有儿童共有的心理特性。童话对于儿童的心灵发展非常重要,对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升华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童话的神奇意境。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不要只为了激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只顾及分析小女孩不幸遭遇所反映出来的生存困境,而忽略了小女孩几次划火柴时产生的美妙幻想对于表达作品主题的深刻作用,这就限制了引导学生领会童话中的艺术形象,难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大胆创新,激发质疑,注重学生体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创新,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理解课文。特别是童话所表现的表达作品的主题教育思想,是要让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出来,而不是要让教师讲出来,即使学生感悟到而讲不出来,也比教师"牵强附会"强加给学生强多了,这毕竟是学生读文本所得。童话教学时,教师要有一颗童心,站在儿童的角度,知道他们想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否则,你的童话教学很可能会走入成人化教学,把鲜活的童话禁锢在成人的世界里。为了能让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不妨试试下列方法。
(1)表演童话
教学《小猴子下山》教师先准备好玉米、桃、西瓜等模型教具和小猴子、小白兔的头饰,然后找两个学生分别戴上小猴子和小白兔的头饰扮演小猴子和小白兔。"小猴子"按照书上的五幅图画的情景进行表演,通过表演,满足了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表演自我的勇气,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2)复述童话
复述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把阅读的内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话,有重点,有条理,有感情地叙述出来。它熔理解、记忆、表达于一炉,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让学生声情并茂地复述童话内容,对学生体验、理解童话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3)、改写童话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改写或续编故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是应该保持一颗童心来教学,这样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童话,陪伴着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其中的情感,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成长。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