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通俗音乐 >试述辛德勒论影片《辛德勒名单》音乐魅力电大

试述辛德勒论影片《辛德勒名单》音乐魅力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27275 浏览:1215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从音乐与情节的完美结合、音乐对情感的推动以及音乐对主题的诠释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的独特魅力。影片通过运用音乐蒙太奇等多种艺术手法,与剧情和画面完美相配合,巧妙引导并激发了观众情感,电影主题进而得到更好阐释。

[关键词]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感染力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于1993年上映。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这部作品一举夺得了

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当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等七项奥斯卡奖。影片讲述了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想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德国投机商奥斯卡·辛德勒在生灵涂炭的战争中受到心灵震撼,他散尽家财,尽其所能拯救了1 100多名犹太人的感人故事。这部史诗般的巨作对观影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重温战争对人性的践踏,对犹太民族遭受苦难的同情,对生命、勇敢、正义的赞美,各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令观影者沉浸在电影的艺术空间之中。影片的配乐尤其值得注目。约翰·威廉姆斯的作曲旋律优美,各种乐器搭配得当,完美地诠释了电影的主题,极大地提升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影片插曲由著名的犹太裔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他将自己的无尽哀思,对民族的爱以及对战争的警醒,都浸润在音乐之中,令人震撼。

一、音乐与情节的完美结合

影片中,配乐在充分彰显其自身表现力的同时,兼顾与影片情节画面的配合,在旋律上的创意、乐曲结构、音色等方面,恰到好处。音乐对情节的契合主要体现在音乐蒙太奇所实现的情节完美串接和音乐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上。《辛德勒的名单》里,为配合影像之间的过渡和切换,大量使用了音响蒙太奇技术,画面显得自然而流畅。剧情的串接借用音乐节奏的变化实现,是影片的一个亮点。例如,在辛德勒衣着光鲜地出现在德军舞会上时,其背景音乐是颇为熟悉的探戈舞曲《一步之遥》。舞曲时而慵懒幽默,时而寂静。小提琴和口琴的对位和声,使得音乐前后呈现错落有致的风格。辛德勒仿佛是一个十分娴熟的舞者,穿梭往来于不同人的身边,体现了他游刃有余的交际手段。他的桌边不久就围满了士兵、军官和。接下来的歌曲声中,德军的放浪形骸、辛德勒与纳粹狂欢以及辛德勒冷静观察每一个德国军官的画面穿插交替。多样的音乐不停转换。音乐配合着画面的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辛德勒与德军的关系又前进了一步。

另外,主客观音响的转换对剧情的串接在该影片中被多次运用,成为影片的又一亮点所在。辛德勒的生意刚刚开始之际,与家乡来的妻子在酒店,背景音乐是配合两人共舞的华尔兹舞曲。当场景转换到家中时,音乐依然继续,将前件慢慢淡出,音乐也从客观音乐转为主观音乐。妻子坐火车离开,直至火车开走,音乐随情节一起告一段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时间空间不断转换,音乐的一致性使情节变得更加紧凑。再如,犹太人婚礼唱赞歌的场面,杀人成性的军官歌特抚摸犹太女仆海伦的场面以及妩媚的舞者抚摸辛德勒的场面,来回切换;而后,歌特暴打海伦,婚礼中庆祝声也嘈杂起来,而辛德勒的舞会则响起了掌声与喝彩声。镜头不断切换,背景音乐配合密切。

音乐对情节的推动,在影片伊始便有所体现。载满了犹太人的火车进站,标志着犹太民族这场浩劫的开始。背景音乐是匈牙利作曲家创作的《黑色星期天》,据说这是音乐家在感情失败、极度悲痛的情况下谱写的。紧接着乐曲未变,无源音乐转变成辛德勒收音机里传来的有源音乐,他正为参加德军舞会做准备。战争使犹太民族步入了最黑暗的时代,也给某些人提供了大发战争横财的机会,透射出人性的黑暗面。

随着战争的深入,屠杀震撼着辛德勒的心灵。军方下令所有的犹太人必须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处死。辛德勒听着美国爵士女歌手《上帝保佑孩子》的歌曲,望着窗外,仿佛看到了开往奥斯维辛的死亡列车。在这样残酷的现实中,想依靠向上帝祈祷来幸免于难显然是徒劳的。画面中出现一箱箱的钱与音乐形成对比,预示着辛德勒内心的矛盾和权衡,推动了辛德勒的名单形成及其后续情节的展开。

二、音乐对情感的推动

影片中,音乐总会在恰当的时候出现,音画配合,或诙谐、或忧伤、或愤怒、或恐惧、或感动,牵动着观众的心灵,直至激起强烈的情绪感应,对影片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情感。

影片伊始,犹太人还不知未来的命运,辛德勒的工厂正欣欣向荣。应聘秘书的犹太女性络绎不绝。有年轻貌美却不会打字的,又有外表粗鲁、运指如飞的胖女人。导演用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小提琴作品《随想曲》营造出诙谐感,增加了少许轻松气氛,也与此后可怕的屠杀形成对照,增加了观众的心理反差。辛德勒得知犹太裔秘书斯坦要被送去集中营时,机智地将他从已开动的火车上救下。顺着此情节,过渡到下一个黑暗的场面。犹太人的行李被纷纷打开,成堆的相片、表、首饰和出现在银幕上。背景音乐《辛德勒的名单》缓缓响起,淡淡的苍凉感,引起了观众的思考和对犹太民族命运的担忧。

屠杀开始后,血雨腥风、声不断,至夜晚,仍未结束。低沉的弦乐伴奏下的单簧管独奏,营造出片刻宁静。躲藏起来的犹太人,不小心踩到了钢琴键,剧烈的声响打破了宁静。声音变得密集,机声、哭喊声混成一片。纳粹军官在钢琴上演奏巴赫的曲子,与屠杀声融为一体。此时,门口射出的电光火石般快速闪现,照耀着弹奏者的脸。人类的双手既可奏出美妙音乐,也可屠杀同类。这是对人性的思考,也将观众的惊恐与愤怒的情绪提高到了极点。紧接着,出现成堆的尸体。镜头变为远景,俯瞰犹太区,仍不时闪现白光,琴声继续,慢慢回落。观众的感情也转之化为无尽忧伤。

1944年4月,朱加瓦可卡的一万多具犹太人尸体又被挖出焚化,剩下的犹太人将被运往奥斯维辛。背景音乐以缓慢低沉的弦乐长音开始,时断时连、如泣如诉。当画面中出现一具被抬起的尸体时,弦乐在处陡然响起希伯来文激昂的合唱声,既是控诉,又是对灵魂做出的承诺,即每个牺牲者有朝一日都将成为历史见证。观众的情绪在这种感召下亦无不义愤填膺,扼腕痛惜。当辛德勒目睹曾经的红衣女孩已成为尸体,内心的良知被彻底唤醒。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