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文学批评 >一个寓言 两种故事

一个寓言 两种故事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14858 浏览:673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小说《柏油孩子》中,莫里森通过儿子与吉恩的爱情与分离探讨了美国黑人文化的出路问题。两人的结合象征着黑白两种文化的相互吸引;两人的分离象征着两种文化的冲突。那么,处于夹缝中的黑人到底该如何选择?固守黑人传统还是迎合白人文明?莫里森的情感显然更加倾向于吉恩。她虽然离开了儿子,但经由他唤起的黑人文化的记忆却留在了她的意识深处。可以说,相对于回归荆棘丛的儿子来说,吉恩更有希望走出一条新的道路。这样,莫里森又回到了她一贯的主张上来:坚守黑人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地融入现代美国社会。
关键词:《柏油孩子》黑人性白化文化选择
:A
1981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发表了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柏油孩子》。小说借用通俗小说的模式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的背景被移植到了远离美国本土的海岸。那里有阳光、海岸、热浪、法式的建筑、异国的情调,是一个浪漫爱情发生的典型场景。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也足够吸引人:女主人公吉恩青春、漂亮,从小在一对白人夫妇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后来成为一位职业模特,混迹于巴黎的上层社会。而故事的男主人公“儿子”则恰恰相反。他原始、黝黑、健美、帅气,来自南方的乡下,处于社会的底层,有着传奇的经历——他因妻子的不忠而杀了她,从此后浪迹天涯。就是这样两个完全相反的人,却在海闷热的气温下热恋了起来。爱情来得突然而迅猛,吸引他们的正是彼此身份、阶级、背景上的差别。“白化”的吉恩为“儿子”身上纯粹的“黑人性”而着迷;“儿子”则爱上了吉恩“豹皮般漆黑的眼睛”,为了她流连于瓦利连的宅院,想要“把他自己的梦嵌入她的梦”。然而,最初的过后,打在各自身上的烙印最终还是阻隔了他们。
在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中,始终有一个作为隐喻而存在的寓言,就是与小说同名的“柏油孩子”的寓言。正是这个寓言的存在,使得莫里森笔下的爱情故事不再浅白、不再通俗,反而获得了一种穿透历史的深度。
本雅明认为,“寓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意义的思想形式”。它是一种绝对的、普遍性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有机模式,它用反讽和隐喻表现抽象概念,指向历史固有的真实,忧郁地表现现实的黑暗与困境。莫里森将她的爱情故事与民间寓言糅合在一起,借用寓言本身的角色设定、故事情节来结构人物、组织故事、设置背景,从而将一则普通的民间寓言改写成关于美国黑人生存境况的种族寓言,表现了美国现代社会中黑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在两种文化间无所适从、无法选择的尴尬、迷惘与痛苦。那种“被撕裂”的心理状态始终存在于美国黑人的内心,无论他们在美国社会处于何种地位——社会底层、中产者、有知识者等等。在他们积极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一个“柏油色”的影子随时随地会出现在他们内心,就像小说女主人公吉恩幻想中不断出现、让她崇拜迷恋的“穿黄裙子的女人”一样。
一一个寓言
“农夫布朗为野兔所扰,遂用一块柏油捏成孩子形象。这天兔子又来偷东西,看到可爱的柏油孩子,便同他打招呼,见没什么反应,就暴跳起来,却被柏油紧紧粘住。农夫抓住了兔子,兔子想法逃脱。在途经一块荆棘地时,兔子对农夫说它最怕被扔到荆棘丛中,千万别把它扔进去。农夫布朗信以为真,为惩罚兔子,便把它扔进了荆棘地。兔子就此逃脱,并告诉农夫:这里正是我的家园。”
这是一个在美国黑人中广为流传的关于“柏油娃”的故事。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白人版本”:
“农夫阿南斯不愿与妻子分享丰收的喜悦而偷走了庄稼;他的儿子便做了一个柏油孩子放在田里,终于抓住了贼;没想到的是,这个贼竟然是自己的父亲。白人的故事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成熟中的小孩如何面对成人世界的力量的寓言。”
从黑白两个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黑人的故事更加丰富。它增加了“兔子老兄”这一角色,以及它智斗白人获得自由的情节。从而使一个普通的民间故事变成了一个美国黑人的种族寓言:白人(农夫布朗)设下陷阱(柏油孩子)抓住黑人(兔子老兄),最后黑人(兔子老兄)利用白人(农夫布朗)的弱点(如残酷无情)来获得自由。
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孩子》就是围绕这一种族寓言展开的。由于故事本身的丰富性造成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在小说发表之后,评论界就“谁是柏油孩子?”“兔子老兄真的回家了么?”展开激烈的争论。笔者以为,事实上,在小说中存在“两个”关于柏油孩子的故事。两个故事互为补充,共同探讨了美国黑人的文化出路问题;这种“双重性”也是莫里森创作的一贯特色。
同时,在原来的民间故事中,农夫与兔子老兄是核心人物,展示的是直接的黑白对抗。但在莫里森的故事中,柏油孩子与兔子老兄成为核心人物,农夫布朗只是制造了他们相遇的契机。这样,故事的重心也由原来的黑白冲突转变为黑人内部问题。因此,无论是黑人世界还是白人瓦利连,虽然也很重要,但在小说中都不占据中心的位置,只是“塑造”儿子和吉恩的摇篮,是他们思想意识的根源,是他们相互吸引、相互作用的场。真正的主角是儿子和吉恩。他们的角色可以相互置换。
二两种故事
本雅明认为,与古典文学的完美与整一不同,现代寓言崇尚碎片。寓言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充实的故事,反而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碎片所构成的,因此真正的意义必须从这些碎片中去找寻。对于莫里森小说中的寓言,我们也必须将其中的碎片重新组合,把碎片中隐含的真实一点点发掘出来,以此获得最终的、历史的、现实的真相。
在“柏油孩子”传说中,有三个核心人物:农夫布朗、柏油孩子、兔子老兄。这三个核心人物在小说中分别有两个不同的对应人物:一组是黑人世界、儿子、吉恩;一组是瓦利连、吉恩、儿子。在第一个故事里,隐藏的黑人世界扮演着“农夫”的角色,他培养了“儿子”这样一个“柏油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孩子”,从而吸引了来自白人世界的吉恩。在最初的被吸引后,吉恩还是无法接受黑人世界的保守、传统与固执,习惯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她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无论她有多么渴望、崇拜那个“穿黄裙子的女人”。在第二个故事里,瓦利连扮演着“农夫”的角色,吉恩是她培养的“柏油孩子”,吸引着来自黑人底层社会的“儿子”。

源于:标准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