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简谈举一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简谈举一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29692 浏览:1342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高中文言散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意义

新教材中众多经典文言散文的入选,就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此。”所以阅读文言散文不仅是要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

二、高中文言散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散文的教学现状究竟是如何的呢?钱梦龙老师一语道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散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言散文教学过于功利化,往往是只见“言”,不见“文”,过多纠缠于语言文字的处理。二是文言散文教学过于程式化,教师先段段串讲,逐字翻译,逐句讲解,讲完后再来个所谓的“内容分析”、“写法小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生只是过客。三是文言散文教学过于简单化,教师的法宝是讲,学生的武器是听,至于讲的能否听进去就不知道了,至于是否消化更无从说起,学生的思被遗忘在无人的角落。
文言散文教学的如此现状怎能让学生对经典之文生向往之情呢?更不用说让学生“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呢?

三、文言散文赏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探究

笔者认为首要的便是治好文言文教学的通病,将绝大部分的精力从“对其语言文字进行事无巨细的处理”中抽出来,使文言散文教学能“纲举目张”。何谓“纲举目张”呢?说白了就是在文言散文教学中能找准切入口,从而对文言散文抽丝剥茧,觅得学习文言散文的津梁。

(一)情感线索切入法

散文的创作更多的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的。对于散文主观感受的线索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这条线索应该鲜明而突出。如果在直接抒情言理的作品中,主观线索鲜明,则主题突出;如果在借景抒情,借物言理的作品中,主观线索清晰,则纲举目张。
笔者以《兰亭集序》一课的教学来探究“纲举目张”的“纲举”——情感线索切入法。《兰亭集序》是为集会上所赋诗作而写的序,其情感脉络十分清楚”。作者先由眼前的兰亭雅集之乐写起,接着由宴聚之“乐”转为“死生亦大”的“痛”的感慨,引发了对人生深远的思考,最后以“悲”叹结尾。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就抓住这一点,从而找到了解读本文的一把金钥匙。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释,适时点拨一些疑难字词句,从而将文意疏通。然后以一个问题抛出:在《兰亭集序》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从而让学生抓住其十分清楚的情感脉络,设计几个探讨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①作者为什么而“乐”?②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乐”?③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转入“死生亦大”的“痛”的感慨?④作者批判士大夫中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消极虚无的人生观,表明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⑤作者又为何而“悲”?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人生态度?⑥王羲之的人生观对于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意义和启发?学生在对文本的反复梳理和赏读中,有了对本文思想深刻内涵的理解。试想学生通过情感线索的切入,深入挖掘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他们树立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语文素养怎么没有帮助呢?
可见教学中,情感线索的有效切入,能让学生抽丝剥茧,细细感悟作品的思想魅力,而这是学习文言散文的一把金钥匙。

(二)文眼点拨法

在文言散文中主观感受的线索不仅应该脉络清晰,而且应该意脉显著。所谓意脉显著,就是如同诗歌中要讲究诗眼一样,画龙还需点睛。点睛后,才有精神内涵,才能目光四射。
《项脊轩志》被公认是“太仆最胜之文”。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全文有一个“文眼”:“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通过这个“文眼”,表达了感人的亲情,为什么感人,这就是教学的突破口。顺便说一下,像《项脊轩志》这样的文本,语言比较浅白,除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外,没必要再啰啰嗦嗦翻译一遍,翻译中枝枝节节的东西,会妨碍甚至破坏阅读的美感,因而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眼”,分段析读,适时点拨。如析读第一段,设置文本探究问题:①南阁子旧貌如何?②在南阁子读书情况如何?项脊轩如何换新颜?③轩中读书有何乐趣?在读的基础上,对情感及其表达形式进行分析、点拨:写项脊轩旧貌和新颜,把一间极其普通的斗室写得那么可爱,正是作者喜爱这间书房的感情的反映。“借书满架”写的是书房的陈设,“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写读书之乐,特别是“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几句诗意般的描写,更是情景交融,流露了作者“居于此,多可喜”的感情。学生用“文眼”析读第二段的“多可悲”:①本段中写了哪几件悲事?共出现了哪些人物?②这几件事都是写“悲”,情感表达上是否一致?③老妪叙先妣何事?④叙先大母来轩中何事?⑤本段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汹涌如潮水奔泻而出,请结合作者的生平思考,为何祖母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会使作者“长号不自禁”呢?和全文的风格是否一致?
对像归有光这类 “言淡情深”类文章的赏读必须引导学生寻求“文眼”, 于无疑处设疑品读再点拨,“牵一发而动全身”,顺蔓摸瓜,去体味于细微处见精神,朴素含蓄来自真,真正拨动文言散文的心弦。

(三)对比阅读探究法

所谓对比阅读,就是把有关联的作品放到一起来读,看异同,评优劣,在对照阅读中获得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开拓知识视野,训练思维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苏轼的《赤壁赋》和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可作对比阅读,笔者从对比阅读的角度设计教学思路。因为二者具有多方面的可比之处:《赤壁赋》“乐水”,《始得西山宴游记》“乐山”,二文异曲同工,都是在特殊人生境遇中感悟自然的佳作。这就是两篇文言散文教学中需要举的“纲”。具体教学中,笔者先用点拨法和找错归纳法将两篇课文的字词句进行梳理。然后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苏轼的《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这一年是苏轼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的第三年,诗人在废黜黄州的困顿处境中并没有真正心灰意冷、走向消沉,旷达的胸怀使他随缘自适、善于处穷,并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即作者遭贬到永州的第五年,永州地处湖南两广交界处,时为蛮荒之地,但此地佳山秀水,景色优美,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柳宗元虽待罪谪居“恒惴栗”,却不忘寄情山水。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到对文本的研读上,切入点是:在相似的人生境遇中,苏轼的“乐水”和柳宗元的“乐山”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可能或多或少说一些,但未必能切中肯綮,教师要做的只是“纲举”,即启发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将这个问题的答案留置到文本研习的最后阶段来回答。所以抓住了对比阅读的着眼点后,设置一系列研习文本的问题。
1.《赤壁赋》:①第一段写了怎样的景?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感彩如何?②第二段又刻画了怎样的境界?这一段的“喜”从何来?与第一段的“喜”有什么不同?歌词中的“美人”指代色和你们?歌词表现了主人怎样的情怀?本段的“悲”从何来?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③第三段的感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④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感彩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⑤第五段感彩如何?
2.《始得西山宴游记》:①柳宗元众山之游的感受是什么?②文题当中的“始得”二字所对应的文章中应该具体是指哪一句?③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游”的开始?④“之前游”是怎么游的?⑤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那么,究竟西山的哪一点吸引了柳宗元,以至于他不顾一切地要登上此山?⑥表现西山的高险特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⑦为什么西山的高峻雄奇和特立不群如此吸引作者?
在对两篇文章的具体研习中让学生理解?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发了怎样的联想?变大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最后再回到对比阅读探析的着眼点上,而通过这种对比阅读,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体察他们与同样被冷落的自然山水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体察他们对自然山水的爱,进入自然山水的怀抱以求得自我的解脱。
语文教学虽强调“教学有法”,但根本无定法的原则。而文言散文的教学的关键在于能让学生亲近文本,理解文本深刻的思想内涵。

四、高中文言散文教学的二元性把握

文言应该既有“文”又有“言”。教学中既要避免枯燥的文言知识讲解,使学生最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又要注意不能泛泛而谈。因为课堂上的一切人文性

摘自:本科论文www.udooo.com

的感悟和理解均来自文本。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文言散文教学现状是重“言”轻“文”,就急于矫枉过正,变得“无言说文”。
因此,如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把文言散文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本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让“文”的光彩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高中文言散文教学必须好好探讨研究的问题。笔者以几篇不成熟的文言散文教学实践来探求一个方法“纲举”,达到“目张”,引领学生潜心文言散文之中,由流溯源,觅得学习文言散文的津梁,从而真正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
(陈秀鹏 浙江省嘉善中学 3141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