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新经济学 >以信息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以信息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收藏本文 2024-02-22 点赞:9563 浏览:280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引言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并推动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关

摘自:论文查重www.udooo.com

乎中部崛起的大局,是统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手笔,更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呼唤。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应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实现速度与质量、增长与效益、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经济与环境等的协调统一。但是,河南的一个基本省情特征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一省情导致农业部门滞留了巨量的低素质人力资源,这不仅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低效率,更严重的是形成农村人口与生存机会严重失衡的状况,导致对资源的过度需求,从而削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不容忽视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的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指人均信息产品生产量和信息设施拥有量的综合数值)一直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且还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由于信息闭塞,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大多呈无序状态,农民对于往哪就业,怎么就业缺乏认识,往往在就业过程中受骗上当,这既损坏了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信息化在促进中原经济区农村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快信息化的进程,改造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为农村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加速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的进程,扩大城镇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吸纳空间
通过向非农产业就业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城乡一体化方式,缓解人口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是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信息化则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器和推动者。目前,中原经济区内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化较落后,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规模偏小、结构失衡,集聚和扩散作用不强,不能充分吸纳农村人力资源。只有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采取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层次推进,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结构体系,加快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的进程,才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的尽快流动。

(一)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推动省会郑州的发展,发挥其集聚和辐射作用

省会郑州应利用中部崛起的机遇,发挥资源禀赋与市场潜力的优势,引进资金和技术,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分工,选准经济的增长点和发展极,突出重点产业尤其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合理组合人力、资金、技术等工业化资源,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城市从单一生产型转变为多功能型,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工业为主转向以现代怎么写作业为主,城市的就业机会将大幅度增加,为广泛吸纳农村人力资源创造积极条件。
(二)在省会郑州信息产业的辐射带动下,加快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其他城市

二、三产业的发展

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其他城市应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利用信息化的发展改组传统制造业和装备业,实现二、三产业的信息化。以工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把发展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建设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农村人力资源到流通、怎么写作等领域就业,使农村人力资源与城镇先进生产要素相结合,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农村人力资源到城市中就业不仅为城镇化发展做了“贡献”,而且也使他们的收入逐步提高,生活得到改善,使农民逐渐市民化。

(三)在保护环境与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强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序发展小城镇

应大力发挥乡镇企业消化吸收人力资源主渠道的作用。我们应从当地的资源、人才、交通、能源、水源等综合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乡镇工业小区,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小区聚集,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乡镇企业,用信息资源增强乡镇企业竞争力,使乡镇企业通过信息交流和共享而获益,实现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引导、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逐步实现农村的城市化。
三、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就地开发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依托,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则是产业化的活力源泉,两者是相互依赖的。

(一)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河南农村目前仍处于传统的农业生产阶段,农业在生产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相脱节。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农业比较利益低,而且也使得农村人力资源在农业内部就业的渠道只限于农业生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农业吸纳人力资源的能力。农业的产业化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及提高效率的强烈愿望,这就需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高效益化。农业信息化还将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及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使农村人力资源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越来越少,而从事信息技术劳动,智力知识劳动的人将越来越多。伴随着上述过程,农业经济增长对物质投入的依赖趋于减少,而越来越依靠信息劳动,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投入,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农村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

同时,河南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许多有利条件。然而由于农业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低、成本高,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又缺乏竞争力。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河南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名胜古迹多的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旅游文化事业、高科技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减轻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降低农业再生产的自然风险,减少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农业系统的可控性增强,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扩大农业对人力资源的吸收。四、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
之所以信息化落后一方面由于观念落后,对信息化认识不够,缺乏强有力支持信息发展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是由于河南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少,人力资源素质低,获取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差。大部分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只能局限在建筑、餐饮、服装、怎么写作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科技含量低的行业,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以信息产业的发展,较低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就业渠道越来越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化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建立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怎么写作

针对目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河南应抓住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努力建成上连互联网,下联乡村,集信息采集、分析、发布为一体的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怎么写作。利用信息的普及来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信息网,为农村人力资源提供相关信息怎么写作,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往哪里去,怎么去,到新的就业岗位后各方面关系怎么处理的问题。近而打破城乡分割的人力资源市场,有效的整合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为他们去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创造条件,实现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二)

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发展教育事业,为工业化、信息化输送高素质人力资源
首先,省市各级政府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在全省农村地区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整个地区人口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另外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一批适合当地资源开发、原材料加工、深加工方面的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人才。其次,开展形式多样,层次各异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尽可能多的劳动者掌握一定程度的技术。在农村开展适应农业需要的实用技术培训,在城镇开展与就业需求、劳务输出相联系的职业培训,大量培养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方面的中等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使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再次,加大劳动者的在职培训,根据生产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选用教材、确定培训方法。最后,走出一条教育现代化的新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弥补河南教育资源短缺的弱势,这样不仅能加快我省教育的发展速度,而且可以利用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我省的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总之,我们要动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科技和就业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五、结束语

信息化的发展加快了中原经济区与外部之间的信息双向流动和信息共享的实现,为农业发展从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保证丰富的自然资源根据市场的需求得到高效、合理的开发。中原经济区各城市还可以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通过改变产业结构,使中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尽快朝着以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为主的方向调整,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资源。总之,信息化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的发展,扩大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空间,有利于中原经济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1.河南理工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2.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