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 >试述循序循序推进,构建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试述循序循序推进,构建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5459 浏览:144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是读者(学生)、作者和主人公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去逐渐地阅读、体会和感悟作者透过字里行间所要传达的思想或感情。那么,主体在这个过程中的知识构建和体验就显得弥足珍贵。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被看作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他们的主体性被忽视,体验被磨灭,于是,语文阅读教学就在应试的“大旗”下围着“分数”转悠了。在新课改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肯定,阅读教学也获得了新的发展生机。
要激活阅读教学,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和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和读后的反思是不可或缺的。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握住一点,即学生不可能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而独立学习,教师的主导性是不能缺失的。也正因如此,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兴趣的激发,还是合作探究,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一、多管齐下,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就是动力。在语文阅读中,学生面对的是一篇篇文本,虽然现在的教材中也逐渐增加图片,但教材始终无法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而初中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的兴趣则以间接兴趣为主,外界的刺激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兴趣。故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媒体和教师本身的教学技术。
首先,就教学媒体而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媒体展示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能较好地将学生带入文本所描述的情节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读文章,便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以《背影》为例,教学时教师先以“儿子眼中的父亲”(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话题来导入,然后以文章中四次背影的图片来呈现(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写橘子的背影;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udooo.com

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引导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为体会“背影”打下基础。
在该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文,而是以话题导入,在观察图片中理清层次,最后以“生活中你是否对父亲的背影有深刻印象,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朱自清的《背影》中去看看‘父亲’的背影吧!”为过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阅读中,如此学生兴趣便得到激发,参与度提高。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采用故事、辩论、视频等方式来导入新课,只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并且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能将学生引入到文本阅读中。

二、合作探究,丰富阅读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因经历、知识基础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不同,也就有了“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喜欢将文本的理解以自我理解的结果传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的重要性。在新课下,阅读提倡以探究方式进行。
首先,探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文本解读自然属于个体行为,而在合作中,当学生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时,对同一文本或同一文本的某一段落、人物形象、主题的理解就有了不同,对比中,学生的印象变得更加深刻。如在《社戏》的阅读中,关于情节,学生大多把它分为看戏前、看戏和看戏后,经过讨论交流,学生更好地把握住了本文的线索,即盼社戏、看社戏、念社戏,如此对比,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再去读文章,就显得脉络清晰、层次明了。再如对“为什么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的探究中,有的学生从“得到优待”来进行讨论,讨论中又以小伙伴们和“我”游戏,“我”是“公共的客人”,大家钓的虾“照例是归我吃”等方面来进行,使理解更深入。
其次,合作探究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要体会菲利普夫妇的形象,还得从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开始,通过合作探究不难发现,于勒穷的时候,他们说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从信中得知于勒发了财,态度马上转变,说于勒是“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救星”,而最后当看到于勒依旧是穷光蛋时又“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在合作中以分角色的形式进行阅读,当学生深入到角色中时,体会便随之丰富。

三、读写结合,逐渐拓展应用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在读中进行,更需要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就读写而言,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在阅读中通过写来巩固阅读效果,在写中让阅读的感受得到升华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读写结合的方式较多,首先,可用读后感的形式进行。在每篇文章阅读后,教师可为学生围绕文章的某一方面确定一个范围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如在《我的叔叔于勒》阅读后,可围绕人物形象,如于勒、菲利普夫妇、“我”等来进行,也可围绕文章的主题进行。其次,可仿写。如在《故乡》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就自己所熟悉的地方进行回忆,在回忆中进行记叙和抒情。
其实无论哪种方式,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对所阅读过的文本再次体会、反思,在体会和反思中生成个性化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通过读去感悟,通过写去巩固,将读写结合起来,语文阅读才会更深入、更有效。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紧紧抓住学生这一主体,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交流,在读后进行反思,反思中通过写来拓展应用,这样的阅读才会是高效的阅读。
(陆步佳江苏省响水县小尖中学2246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