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信息技术教学 >探究以理由为中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尝文

探究以理由为中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尝文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19817 浏览:856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是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问题探究是数学课堂有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和探究活动的重要载体。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让问题探究成为课堂的中心,数学教师应该充分保护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探究以问题探究为中心非从众思维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科学就是探究,探究的前提是问题。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探究开始的,一切创造也是始于问题探究。一个人能否经常地提出问题,是衡量一个人科学素质的重要标志。

一、什么是“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能力在于学生,而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强弱主要在于教师,在于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与问题探究能力,就必须实施“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让问题探究成为课堂的中心。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将问题探究作为学科知识建构的载体,将问题探究作为发展学科能力的载体,以整体设计的问题链有机地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恰当地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以教师的问题探究诱发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或者教师设计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获得体验,唤起学生思维的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活力,并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人格的健康发展。
在“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并不是带问号的叙述都能够成为问题探究。而学生的问题探究可以教师有意识诱发的,也可以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表达。

二、“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如何有效的组织

1.问题探究要有理性的挑战性。所谓理性的挑战性是指要通过思维加工、实践活动等过程才能够解决。问题探究的理性挑战性与学生解决问题探究的兴趣与信心密切相关。经验表明,问题探究越简单,学生的兴趣越低,问题探究太难,学生的兴趣也会降低。真正具有理性挑战性的问题探究,会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好奇心,会激发他们检验自己能力的强烈。
2.问题探究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跟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联越紧密的问题探究,学生就越感到亲切,这容易缩小学生思维与问题探究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他们想学和乐学的动机,这也正是STS教育的主要作用。同时,问题探究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经历越接近,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问题探究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的问题探究具有鲜明的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按照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究的开放度与科学探究的程度正相关,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探究大多是开放的与综合性的。
问题探究的开放性可以通过减少已知信息,或增加已知信息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思维途径的多样化实现;还可以通过结论的多样性增加问题探究的开放性等。

三、培养中学生数学问题探究意识的对策

中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呢?

1、增强自尊自信,培养怀疑精神

增强自尊自信,培养怀疑精神是中学生具备问题探究意识的前提条件。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非常重视师道尊严。教师自以为比学生闻道在先,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是知识的权威,所以常常以权威自居。在传统教育下成长的学生则盲目迷信教师,从不怀疑教师的权威。总认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答案等都是自己错的,对自己缺乏自尊自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改变自己知识权威的形象,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2、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中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活跃,有强力的好奇心。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某门课程的枯燥,自身的不感兴趣,教师教学语言的单调及手段的单一等因素而不愿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从而致使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得不到培养和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的问题探究情境。.

3、营造氛围,激发问题探究意识

心理学认为,中学生的好奇性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这是问题探究意识的表现。学生具有的这种潜在的问题探究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的环境和氛围。美国教育学家莫里斯L比格曾经说过:“在可能的8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学生就会从“怕问”到“敢问”向“乐问”发展,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4、转变教学模式,提问角色换位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探究,学生则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探究。教师在备课中往往只重视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并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事先设想的范围内,以便让自己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就在无意中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一切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变教师提出问题探究为教师提供素材,让学生根据素材提出问题探究、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适时的点拨、引导和鼓励。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是一场持久战。对此,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的指导与引导要逐渐地减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始终保持激发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从起始年级开始,坚持不懈,注意总结,定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教育新理念》.科学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式社,20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