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物理教学 >简谈数学课理由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践行探研

简谈数学课理由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践行探研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32406 浏览:14702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材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提问,为提问而创设的一个课堂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性思维,是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初中数学 问题情境 兴趣培养
何谓问题情境呢?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提问,为提问而创设的一个课堂情境。问题情境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性思维,是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究竟如何践行问题情境呢?

一、多媒体式问题情境的践行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为数学课堂教学助力不少。为了更好的践行问题情境,我经常结合多媒体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例如,在执教《勾股定理逆定理》这一课的时候,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用多媒体展示古代埃及人的金字塔,然后让同学们猜测一下金字塔的底部究竟是什么形状的?问题抛出之后,有的同学说:“金字塔的底部应该是三角形的。”有的同学说:“金字塔的底部应该是四边形的。”有的同学说:“金字塔的底部应该是正方形的。”猜测各种形状的都有。看到如此情形,我用多媒体进行了一个演示:用动画的方式把整个金字塔进行剖析,显示出金字塔底部的形状。同学们都很愕然,原来金字塔的底部竟然是正方形的。到了这里,我才正式提出问题:“古埃及人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直角的相关知识。同学们知道古埃及人是怎么在建筑设计中确定直角的吗?”这样的提问方式,一下子抓住了同学们的好奇心。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就顺势引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同学们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二、生活式问题情境的践行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听到有学生说:数学学习太枯燥了,全是一堆数字。反思一下确实如此,面对一堆堆的数字,就连作为教师的我有时候都会觉得厌烦。基于此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融入一些生活性的话题,创设生活式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实施以来,得到了全体同学的认可,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
例如,在执教《比较线段的长短》一课的时候,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式问题情境:“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汽车站和火车站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在墙上标有1.1米和1.4米的线段。你们知道这些线段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有的同学干脆说:“不知道。”有的同学说:“是测量身高用的。”有的同学说:“是为了看小朋友的身高有没有超过半票线或免票线。”听到这里,我说道:“确实如此,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墙面上之所以会有这些线段,主要是为了测量小朋友的身高用的,进而衡量一下是写半票、全票还是免票。只要你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线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比较这些线段的长短。”就这样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式问题情境,自然的引入了新课。学生学习新课的的热情也提高很多。

三、质疑式问题情境的践行

学贵有疑,必有知。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中不会质疑,那么很难把知识学好。事实确实如此,只要你认真调查,就会发现:那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都具有质疑精神。基于此种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一些质疑式问题情境,运用这些质疑式问题情境让同学们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产生对知识的质疑,进而在质疑中获得新知。
例如,在执教《有理数的乘法》一课的时候。我先带领同学们复习以前学过的关于正有理数的乘法:“4+4+4+4+4=4×5。也可以说4×5就是5个4相加。同学们说对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对。”我接着说:“既然如此,那么4×(-5)又怎么说呢?能说成是负5个4相加吗?当然不能。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表达呢?”这样的问题抛出之后,同学们都是一脸的茫然,不知该如何回答我的问题。于是我接着引导:“同学们记得吗?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还有,我们在学习有理数加法的时候是在数轴上进行的。例如,向南走10米,再向北走8米,两次一共向南走2米,即10+(-8)=2.同学们想想有理数的乘法是不是也可以在数轴上进行呢?”这样一来,同学们恍然大悟,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发散式问题情境的践行

数学学科是一门充满思维性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必须高速旋转才能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正确答案。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适时的提出一些发散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同学们在发散的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例如,在执教《勾股定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发散式问题情境:“在我们校园的操场上有一个旗杆,这个旗杆是我们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用的。那么高的旗杆究竟有多高呢?老师很想知道。你们谁能测量出这个旗杆的高度,再告诉我呢?”问题抛出之后,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同学说:“可以拿一个皮尺,栓在绳子上,当绳子拉到尽头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测出旗杆的高度了。”有的同学说:“可以利用阳光下旗杆所投的影子长度和角度计算出旗杆的高度。”有的同学说:“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出旗杆的高度。”听到同学们的种种建议之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欢喜,看来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同学们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之下,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散,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的介绍。

五、开放式问题情境的践行

除了上述问题情境的践行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开放式问题情境的最大特点就是问题的提问角度很刁钻,可以充分的激发同学们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执教一元一次方程运用的时候,我曾经创设了这样一个开放式问题情境:“一天下午,有八名乘客分别乘坐两辆出租车赶往飞机场,其中的一辆出租车在距离飞机场16公里的地方坏了,此时离飞机检票的时间还有四十分钟。这八位乘客目前只有一辆出租车可用,这辆出租车的行驶速度的60公里每小时,每辆出租车内除了司机之外只能乘坐4人,请问这八个人可以按时赶上飞机吗?”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问题情境。我在提出问题之后,鼓励同学们大胆思考,并鼓励同学们之间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只要他们的办法符合实际,我就会给予鼓励。经过同学们的认真计算,普遍认为他们中的部分人肯定是不能按时赶上飞机了。但是,也有同学换了一种思维,既然车坏了就不能再打一辆出租车吗?事实确实如此。数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更锻炼了自己的生活思维。可谓是一箭双雕。
参考文献:
\[1\]居乐业.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教育科研论坛,2007,(2):16-17.
\[2\]钱明.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让数学课更具数学味\[J\].教育科研论坛,2007,(4):44-45.
\[3\]李茂林.数学问题情境 且思且行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8,(7):14-15.
\[4\]江世春.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2009,(8):78-7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