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小学数学德育 >论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

论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3-17 点赞:6166 浏览:194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网络全球化进程使得世界范围的媒介环境变得日益丰富,也更加复杂。在中国社会环境迅速变革和媒介角色多元化的现实之中,作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尽管青年教师的心智、判断力等各方面已趋于成熟,但他们同时又是新媒体的热衷使用者和强烈拥趸者,身处新媒体环境,他们的媒介素养目前状况及教育水平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媒介
:A
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近年来青年教师比例基本稳定在80%左右,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教学工作的新生力量,其生活状态、发展状态与发展需求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的未来发展。尽管青年教师的心智、判断力等各方面已趋于成熟,但他们同时又是新媒体的热衷使用者和强烈拥趸者,身处新媒体环境,他们的媒介素养目前状况及教育水平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青年教师媒介素养目前状况

(一)对新媒体的认识比较系统,操作相对熟练

高校青年教师对于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依赖程度较高,从接触网络的时间和使用时间方面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是新媒体忠实的使用者。被调查者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每天平均要花费6~8个小时的时间在网络上。高校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利用网络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其的喜好程度也较高。
青年教师对新媒体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为全面和准确,能基本了解到媒介组织的运作方式、大众传媒的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通过新媒体所获取的信息主要和自身学习、科研、娱乐等有关;高校教师很注重并乐于在业余生活中利用各种媒介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养。新媒体对青年教师的信息获取方式影响最大,其次是思维方式和消费方式,价值观影响相对较小。
但是在对一些青年教师的访谈中发现,青年教师对新媒体的一般功能使用相对熟练,但大多数都不掌握深层次的使用技能,活动方式较为单

一、固定,使用层面浅。

(二)对网络信息的判断相对理性,鉴别能力较强

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随时随地的互动传播,信息变得膨胀和泛滥,高雅与低俗共存、有害与无害并举、真检测难辨,先进的、主流的、有价值的信息飞了出来,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也飞了出来,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也飞了出来,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客观上造成了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教师会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持怀疑态度,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选择根本没有考虑过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注册网站或论坛时,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真实信息,对网络上的虚检测、炒作、恶搞等现象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只为缓解生活压力。对网络口水战、互相谩骂和攻击等行为表现出不关心、不关注或者可以理解等态度,大多数青年教师觉得网络道德的底线应以不违法、不违背道德、不伤害他人为宜。这充分说明了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媒介及媒介传播的信息有质疑,教师们大多能保证清醒的头脑,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有助于他们从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中正确选择和判断信息的价值,而高校教师通过提高自身对媒介的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能力,也可以提高其科研能力。

(三)对网络信息的传播比较广泛,原创能力一般

在教师的学习生活中,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获取信息(有关教学和自身生活)、丰富课余生活成为教师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在多媒体时代,青年教师对微博、微信、、人人网等都有涉猎,并且大多数人每天都会登陆这些应用程序,甚至有人24小时挂线,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生活照片等,修改自己的心情签名,或者登陆好友、学生、同时的空间,浏览他人的生活状态、在朋友圈交流、探讨对近期社会热点理由的看法,交流生活和工作状况,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和体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转发、评论、分享网络上现有的段子,而很少有人进行自我创作,转发的目的性也并不强,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转发内容,这些都表明青年教师已经具有立体式、多渠道获取信息、参与信息传播的素养。他们大多能掌握自己的话语权,不被媒介奴役,利用媒介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比较强。他们与别人交流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有和E-mail。2012年以来,微博的使用客户数量增长最快。2013年伊始,微信用户又在突飞猛进。如今的青年教师更愿意向自己的同事或学生公开自己的新媒体,并与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言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和观点。在发表意见时,观点新颖独到,语言犀利时尚,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喜爱,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建设性的使用大众传播资源,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使用媒介的能力。
当然,上述所说的广泛参与传播还仅限于转发、评论、发表心情等行为,现在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进行专门的网络信息创作的青年教师还是很少的,这可能与大家的工作压力、存活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与潜心创作相比,大多数人更愿意在网络上娱乐以寻求缓解压力。

(四)对不良信息有一定免疫力,安全意识较强

网络的开放、虚拟、互作力强等特征,使得浩瀚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检测难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层面实现从Web1.0到Web2.0的跨越,信息传播形态则从网络媒体新闻到论坛社区、博客,直至目前火热的微博、SNS,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信息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彻底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且势必将更加深远地影响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青年教师拥有相对成熟的心智,具有较强的识辨能力、评判能力,有一定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善于总结网络信息的价值,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不良信息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安全意识比较强,不太容易使自身受到侵害。这些从回收的问卷上,被调查者在相关理由的选择上就可以显而易见。
此外,鉴于高校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在调查中还设计了“对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于网络抄袭论文的态度”一题,其中大部分都选择了反对但有时会抄和无所谓但会去做这两个选项。可见,高校教师媒介道德意识在知识产权方面略显薄弱。媒介知识产权的保护、软件的版权理由在我们的支持平台中应该得到很好的体现,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络支持平台,首先网络平台需以身作则,在网络媒介道德这方面把好关,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用户朝着培养正确媒介传播观念的方向发展。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