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语法学 >谈浩浩浩浩“长江”铁笔流芳

谈浩浩浩浩“长江”铁笔流芳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5816 浏览:204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他有着一双摇旗擂鼓的手臂、一双担负正义的肩膀和一双见微知著的慧眼;他报道红军长征壮举,披露西安事变真相,反映陕北红区景象,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唤醒国人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把手中的笔化作利剑,划破旧中国的黑暗,为坚持真理而勇敢战斗。他就是范长江,中国新闻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江”。
“长江一支笔,胜过百万兵”。作为一位

源于:论文集www.udooo.com

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年轻时就表现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不畏权威、不畏“主流”,不唯上、不唯书,深入采访、独立思考。他采写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作品,至今仍被视为经典;他牵头筹办《人民日报》北平版,筹建新华社上海分社,出版《解放日报》,先后担任新华社总编辑、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务,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每年的11月8日,即他创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的日子(1937年11月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本期登载的《台儿庄大战中的范长江》一文,讲述的是台儿庄战役期间范长江亲赴战场采访的往事。在那片“炸裂了的土地”上,他冒着浓烟烈火,及时准确地将中国军队英勇抗战的报道源源不断发往大后方,深刻揭露日军的侵略暴行,鼓舞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这只是范长江为报道新闻和事件真相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中还有很多很多。
范长江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曲折的。学生时代在街头演讲,反帝反军阀,险遭杀;16岁参加南昌起义,部队被打散,死里逃生;北大求学时秘返南昌,关注苏区处境,研究红军前途;红军长征时,寻迹跟踪,如实报道,轰动全国;西安事变时,勇闯古都,揭露真相,推动统战;延安采访时,求教,彻夜长谈,思想得到升华。
追求光明和真理的信念,支持他渡过了种种艰难险阻,最终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继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而呼号”。他成名后,《大公报》老板企图用升职和配专车等优厚的条件收写他,让他放弃拥护的主张。他毅然拒绝,并离开了《大公报》,加入了中国,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强调“这个社会正需要无数有操守的记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他勤于学习,如饥似渴地阅读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农业等方面的书籍,强调新闻记者“要有丰富的知识,这个知识,既要博,又要精”。他坚持真理,敢于担当,不畏艰险,不惧权贵,不图名利,用手中的笔揭露丑恶、维护正义。他是当代新闻记者学习的榜样。
在范长江身上,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那份为坚持真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那份以民族责任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那份与人民大众情同手足、血肉相连的高尚情操;那份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的崇高信念。这就是长江精神,它如一盏明灯,照亮一代又一代新闻记者的求索之路;它如红霞绽放,激励我们继续向着共产主义理想前行。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