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药剂学 >论胆囊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论胆囊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27583 浏览:1230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3783(2012)11-0140-01
【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腔镜下胆囊下行胆囊切除术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总结68例对高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心得体会,旨在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8例胆结石、胆囊息肉高龄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加强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做好术后手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结果: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风险大。机体耐受力较差,对护理要求更高,实施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无一例切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5出院。
【关键词】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新兴的外科治疗手段,既保留了开放法胆囊切除术和非手术疗法的优点,还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显著、冶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和疤痕小等优点,是治疗胆结石、胆囊息肉的最佳选择。对于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老年患者除了对其加强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之外,还应重点加强个性化病情护理。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共对68例老年70岁以上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通过耐心精致地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老年患者其中男46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为70岁最大年龄为92,平均年龄为75.8岁左右,其中慢性胆囊炎为26例,慢性胆石性胆囊炎为30例,慢性胆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2例,合并心血管疾病32例,合并糖尿病15例,肺部感染8例,本组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切口感染,平均住院天数为5天。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患者入院后,对环境陌生和手术产生恐惧而引起紧张心理,另外对腹腔镜认识不足,怀疑腹腔镜技术认识不足,怀疑其疗效,以及担心年龄大自身体质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打击或手术费用太高无法承受等产生焦虑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热情接待患者,真诚交流,让同病室病友现身说法对其进行宣教,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向其解释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2.1.2术前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向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及作用,指导患者配合做好各项检查,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彩超及伴随相关检查,一些重症器质性疾病需待症状缓解后方可再手术,充分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评估可能影响手术各项因素。
2.

1.3合并症的控制

高龄患者一般全身各组织脏器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且合并症多,本组病人存在合并症80.8%,这些合并症对手术的安全性构成很大的威胁,是增加手术风险的主要因素。围手术期对合并症合理的处理,能减少手术风险因素和降低手术死亡率。手术前需把高龄患者的异常生理指标,通过治疗纠正到正常或接近正常,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2.1.3.1 血糖的控制对于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应根据血糖每日测七次或四次血糖,以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水平。手术前除控制糖代谢外,还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问题。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正规胰岛素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在8~10mmol/L之间,以防止低血糖昏迷发生。
2.1.3.2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对有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频发室性早搏,一定要在手术前得以控制,以防心源性猝死。心衰作为手术禁忌。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可口服降压药物,最好控制在正常范围,以防脑血管意外和急性心功能衰竭发生,对冠心病病人要警惕心肌供血不足和心肌梗塞发生。
2.1.3.3肺部感染的控制对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其他呼吸系统疾患的病人除有效的控制原发病外,术前至少禁烟2周,常规作肺功能测定和血气分析,适量给予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
2.1.4皮肤准备术前一天沐浴,剪指甲,清洁手术区皮肤,剃除汗毛、阴毛,尤其是脐部皮肤清洁,清洁脐部要认真、细致、动作轻柔,避免擦红局部皮肤,指导并协助患者依照润油-双氧水-碘伏的操作程序进行清洗脐部。高岩经研究认为经此操作程序后对预防术中污染腹腔引起腹膜炎和术后切口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1.5胃肠道准备术前2~3天禁食豆类,奶类等易产气的食物,以减少肠胀气。术前一天给予易消化的少渣半流质饮食,并口服轻泻剂,如50%硫酸镁,甘露醇等。术前12h禁食,4h禁饮,术晨用0.1%软肥皂灌肠,术前留置导尿,抽空胃内容物,以便充分暴露术野和减少穿刺中发生胃穿孔的危险。
2.

1.6留置导尿术晨留置导尿,防止术中膀胱过度充盈而影响手术或造成穿刺受损。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术手患者全麻尚清醒时,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呛入气管引起窒息,等麻醉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半卧位。
2.2.2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血氧饱和试不能低于90% ,特别要注意呼吸变化,防止睡眠窒息,因为腹腔镜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手术是在二氧化碳气腹下完成,术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造成高碳血症,加上镇静和麻醉效果在术后会有一定时间的延续,患者需通过呼吸加深加快等自身调节功能排出体内积聚二氧化碳,因此对呼吸的监测显得尤其为重要。另还需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在腹腔镜手术中,由于人工气腹造成腹压升高,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影响患者心功能,因此,在老年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中,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密切注意尿量的变化,防止出现心功能衰竭,尤其是年龄大,有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2.3合并症的护理

2.2.3.1糖尿病护理术后机体各项应激反应能力加重糖尿病,易导致各项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抗感染能力下降,术后特别对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输液时采用山梨醇代替部分糖水过多应用,并注意胰岛素的应用。控制血糖在安全范围,并测定术后电解质。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加强抗生索应用。以预防感染。2.2.3.2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患者气管自身能力较差,无力咳嗽,易造成肺淤血。伴痰粘稠不易咯出。因此,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幅度,定时测SPO:,把观察的重点放在术后3-6h.第2天开始超声物化吸入,以助化痰和抗感染治疗。在保护好切口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咳嗽、咯痰。做自主深呼吸运动。增加膈肌活动,加强术后翻身和变换体位时扣背以助排痰。
2.2.3.3血栓预防及护理老年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卧床血流减慢。加上手术致机体凝血因子释放增加,易造成血管栓塞。一般发生在术后2~3d,表现全身症状较轻,下肢疼痛伴水肿,建议早期活动,特别是术后24h后下肢做被动运动、按摩,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若发现血栓形成,由患肢抬高30.并止动。肿胀局部敷于50%硫酸镁,并给予红外线照射2次/d,配合医生做好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2.2.4腹部体征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出现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腹腔引流增多,颜色为鲜红或胆汁样,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出相应处理。
2.2.5伤口护理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术手6~7天可将创口贴揭掉,如伤口红肿及发痒,需要消毒处理。
2.2.6疼痛护理腹腔镜术后伤口疼痛比开腹手术轻,一般不用镇痛药,通过心理安慰或取舒适体位可缓解疼痛。当出现严重腹痛时应注意观察疼痛性质,在排除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后,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2.2.7饮食护理一般要禁食水直到排气,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间短,对胃肠道影响不大,术手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一般术后禁食24h~48h,胃肠道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后开始进食,以少量多次流质逐渐改为半流质。

2.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3.1呕吐物观察及护理主要由于二氧化碳对胃肠道刺激及腹腔二氧化碳聚集导致,轻微呕吐多不需处理,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胃复安等药物治疗,症状可明显缓解,同时应防止病人误吸,及时清理呕吐物,注意口腔卫生。
2.3.2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应严重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面色、末梢循环情况,有无四肢发冷、出冷汗等休克症状,有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引流液,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
2.3.3胆漏观察及护理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术后出现持续性的腹痛,伴有局部的腹腔刺激症状,并有体温升高,血细胞计数增高等中毒症状,则应考虑胆漏的可能,应注意观察术后引流量、性质等。若引流液呈胆汁样即可确定为胆漏,一时证实并发胆漏应严密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要求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引流管通畅。
2.3.4肩痛术后24h~48h可自行消失,要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并指导患者术后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论文www.udooo.com

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可减少二氧化碳吸收及加速代谢,减轻肩背部疼痛症状,同时给予按摩酸痛部位。
3结果
通过对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高龄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做好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体组病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肩痛,其余无其化并发症发生。
4讨论
高龄手术患者机体脏器功能老化,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手术风险较大,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三小一快”的优点,即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小、愈合快,因此在在外科手术特别是高龄患者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龄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医疗和护理相互促进,发挥出最佳生理效应。通过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调查,医生、患者、家属都对该护理方法给予高度的评价。
参考文献
兰海涛,异丙酚与镇吐[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0,21,(1):3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