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音乐表演 >试述紫砂艺术鉴赏和欣赏之美

试述紫砂艺术鉴赏和欣赏之美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10616 浏览:442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鉴别和欣赏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即对于紫砂陶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直接影响了制作者的创作构思。所以本文谈紫砂艺术的审美观理由。
关键词:紫砂;艺术;审美
2095-4115(2013)11-90-1
紫砂自北宋诞生以来约一千年,虽与具有近八百年的陶瓷史相比略显姗姗来迟,但却在陶的艺苑中独领、技压群芳,在今天更是名震环宇。紫砂这一令人瞻目的历史生涯,依循的是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规律,因而是必定的。所以说,任何一种新颖陶器的出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智慧火花的迸发,更不能把它当作是偶然的“机遇”或“发现”,应该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和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并对物质环境改造能力的反映;应该是我们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紫砂艺术鉴赏与欣赏之美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依靠自己的直觉和洞察力对自然规律发现和运用的结果;还应该把它看成是人类对水、火和泥土的征服。郭沫若在一首《西江月》词里对陶器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富含哲理的科学解释,揭示了艺术和真理的内在关系与相互激荡的原动力,“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装,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徵交响,汇成陶海叹汪洋,真是森罗万象”。
鉴别和欣赏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即对于紫砂陶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直接影响了制作者的创作构思。众所周知,宜兴紫砂它的独特性如泥原料的蕴藏占尽地利;成型技法以泥片镶接及拍打身筒为主要的成型策略,区别于其它陶瓷行业的各种成型法则,并联系到装饰上的文化层次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宜兴紫砂工艺所已具备的审美因素。面对一件具体的作品如何来加以鉴赏呢?譬如茶壶这个砂艺最著名的品种形式,从传统的造型来分析,在每件器形的结构中,根据造型艺术的理论和法则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如壶的嘴、鋬、口、底、足、盖子等等的配置关系,各个方面的比例适当与否,外轮廓线的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即制做手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等。
抽象地讲,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 轮廊,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一样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将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的两个方面。若壶艺之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较量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盎或平,壶身的或高或矮,侧重以沏茶茗饮的方便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性灵,百玩不厌。以这样的审美态度作出发点,才能中肯地赢得爱好砂艺界普遍的共鸣。
在任何一种艺术行当中,一个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一定会有他独挡一面的过硬功夫,这是指艺术的和技巧的两个方面。这些内在的要领,就是所谓个人的风格和韵致,也就是所谓灵感。作伪者是绝对不易得其要领的。倘若说一个存心佗伪的人,如果能够有超越的领悟,那麽他自身已是个了不起的大家了,又何必要检测冒别人而湮没自己呢?所以我敢大胆地说,真的,生来就是真的,检测的永远也真不了。只有没出息的作检测货者,作检测这种行为是绝对可耻的。另外尚须附带约略讨论砂艺历史上的仿古作伪理由(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至二十世纪初期),也曾出现过一阶段摹仿古代名家作品的热潮。有以名人传器摹仿复制的;有凭古玩商人根据砂艺史籍记载的品名,通过意匠的忆测构思设计制作,签署历代各名家的名款或伪仿印鉴加戮的。看紫砂陶的工艺技术鉴赏,一向是区分为三个层次:一、高雅的陶艺层次。它必须是合理有趣,形神兼备,制技精湛,引人入胜,雅俗共赏,使人爱不释手的佳器,方能算得上乘;二、是指工技精致,形式完整,批量复制市场的高档次商品;三、是普通产品,即按地方风俗生活习惯,规格大小不

一、形式多样,制技一般,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日用品。这里着重讨论的是艺术品。

识别砂壶的真检测,一如鉴定书画,首先从提高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理性即培养自己的学识素养,以资提高审美观感;第二是多方交流、互相观赏某些名家的杰作,提高感性,探讨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风格形制,技巧手法,艺技擅长,使用原料泥色的习惯性,印章的规格特征,把握关键性的依据,逐渐积累经验。明眼人自然而然地不难识别真检测的。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
[2]韩其楼主编.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198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