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音乐 >> 音乐剧 >试议导入艺术

试议导入艺术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4629 浏览:185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 谈话导入,引起共鸣

谈话导入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就是师生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感情、发表意见的导入策略。谈话导入能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和蔼的神情,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轻松的谈话,营造了温馨的“学习场”,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的感情得到很好的沟通。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唱支歌给同学们听一听。(师唱)会唱吗?跟着一起唱。(生随着教师哼唱)
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生:《春天在哪里》。
师:春天来了,大家都想去找春天,你想到哪儿去找春天?
生:我想到公园去找春天。
生:我想到野外去找春天。
生:我想去校园的花圃里找春天。
师:中国古代也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找春天的诗。(出示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师: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儿童不知道到哪去找春天,只知道到游人多的地方去找。
师:文章的作者冰心奶奶也要去找春天,但冰心奶奶把这句诗改了一下,(出示诗句:“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散文。(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读读。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听、唱歌曲《春天在哪里》,营造氛围,唤起学生对春天的情感;接着,采取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寻找春天的愿望;再与古代诗人寻找春天形成比较,引出冰心奶奶寻找春天与别人的不同就很自然了。教师亲切流畅的谈话导入,降低了学生对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理解的难度,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二、 实物导入,亲身体验

实物导入,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体验。运用实物导入法,能让学生感觉很新奇。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什么都喜欢亲身体验一下,所以实物的出现,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关注课堂学习。如我教学三下《花瓣飘香》一课,在导入部分,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枝月季花,让他们来闻一闻,说说气味怎样;摸一摸,说说感觉怎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自然引发了对课文内容的关注。不过,实物在课堂上出现也容易引起一些学生的过分关注,所以,教师要制约好实物观察的时间和效度,尽量让学生能将实物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尽快回归文本。

三、 多媒体导入,视觉冲击

尽管教材里每一篇课文都有插图,但为了能吸引学生课前的注意力,有时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导入新课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学苏教版六上《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因为学生对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艺术不大了解,我在上课时播放了群体腰鼓表演的一组视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全被调动了出来,上课听说读写特别认真。另外,有一些美丽的写景课文,用多媒体播放,能让学生领略美景的同时,深思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些美景,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四、 音乐导入,激发情感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情感,所以用合适的音乐导入导入艺术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语文课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策略。我在教学苏教版六上《爱之链》时,用《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导入,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陶醉其中,随着优美的旋律跟着唱了起来。唱完之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余音缭绕中进入这篇爱的赞歌文章中去。选择合适的音乐导入,不仅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不过能用音乐导入的课文并不是很多,教师应适当运用。

五、 谜语导入,引人入胜

谜语是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在语文教学中,以谜语导入新课,富于情趣,学生也非常喜欢。我在教学人教版二上《风娃娃》这一课时,先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猜猜它是什么呢?谜语的出示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使学生一下子就处于一种积极的深思状态当中。
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所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做一个智慧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者单位:盐城市响水县响水中心小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