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音乐教学 >《穷人》教学设计查抄袭率

《穷人》教学设计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20699 浏览:9420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穷人》
教学设计
0450-9889(2012)07A0057-02
《穷人》一课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通过叙述桑娜和丈夫渔夫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事情,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穷人的善良之心。教学这一课,关键是使学生读懂“穷人”的心,走进桑娜和丈夫充满同情的内心世界。为此,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一、了解背景。孕育感情

由于时代相隔比较久远,生活环境差异太大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往往对桑娜一家的艰难处境“找不到感觉”。在他们看来,课文中所讲的只不过是个故事,这就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人情入境地学习课文,成了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这一课时最好先让学生通过上网、阅读课外书、合作交流等方法,尽可能多地了解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学生懂得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之下的俄国有无数个“桑娜”和“渔夫”过着贫苦不堪的生活,有无数个“西蒙”在饥寒交迫中悲惨地死去,有无数个孤儿流落在街头。有了这些基本的了解,课文中的桑娜和渔夫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不再是单纯的“主人公”,而是站立在他们面前的两个活生生的人;课文在他们的心目中也不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呈现于他们面前的感人一幕。这样,学生的内心就会萌发出一种真实的情感,从而为人情入境地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二、对比想象。唤起同情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这几句话中都提到了孩子的情况,而且其中的两句还特别强调了孩子的数量——五个。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读一读这几句话,然后启发他们联系自己家里的情况进行两项对比。一是比孩子多少——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有几个孩子,想一想,检测如爸爸妈妈有两个孩子,家里的生活将是怎样的,检测如有三个、四个、五个孩子,家里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检测如有七个孩子,家境又会是怎样的(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桑娜和丈夫就要养活七个孩子了)。二是比父母收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父母的工作和家庭收入情况,对比一下桑娜的丈夫渔夫“驾着小船出海打鱼”养家糊口的情况。通过想象对比,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桑娜家庭收入与人口数量的巨大反差,从而在内心激起同情的火花,为理解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做好铺垫。

三、体会内心。激发共鸣

通过不同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是《穷人》一文的一个鲜明的艺术特色。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些细节进行体会,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促使他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一)抓住景物描写体会内心活动

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景物描写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第二自然段的开头有这样一句景物描写:“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这句话看起来是写钟,实际是在写人——钟本不会“发哑”地敲,是人的感觉赋予它这种声音。因此,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传人桑娜耳里的钟声为什么会是“发哑”的?句子后边的省略号在告诉我们什么?透过这一句景物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桑娜为丈夫出海打鱼深夜未归而焦虑不安的心情。再如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景物描写:“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这里的景物描写看似无意,实是有心。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海风呼啸中周围会发出很多响声,为什么桑娜单单注意到邻居小屋的门发出的响声?通过思考这一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桑娜对

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udooo.com

邻居的关心与牵挂。

(二)抓住语言描写体会内心活动

课文从桑娜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开始,往下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有的是人物的自言自语,有的是人物的对话。教学中抓住这些语言描写,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穷人的善良之心。例如渔夫出海打鱼回来以后,桑娜和丈夫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她们那么小……”
这段对话看起来很简单,其中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心活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桑娜为什么不把抱回西蒙两个孩子的事情直截了当地告诉丈夫?当时她的内心是怎么想的?渔夫听了这个消息后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从这几句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思考促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桑娜当时的艰难处境,进而体会她们夫妇善良的内心世界。

四、感情诵读。震撼心灵

《穷人》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却蕴含着真挚的思想感情。而感受这些思想感情光靠对词句的分析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毕竟只是一种间接的对话交流,要想使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发生直接的心灵碰撞与情感共鸣,还必须依靠有感情的朗读。这里的读强调的是人情入境,使学生在诵读中获得角色体验。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语句或片段启迪学生的“语感”,要努力使他们在读中找到这样的感觉:我就是桑娜,我就是渔夫。
例如,指导朗读“哦?什么时候?”这一句,要启发学生读出渔夫那种为邻居西蒙死了而非常吃惊的感情。再如读“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应引导学生读出难过的心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穷人善良的心底,从而让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实实在在地树立在他们心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