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语义学 >面对信仰,现代诗何为?资料网

面对信仰,现代诗何为?资料网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25901 浏览:1196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提要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礼拜天早晨》是反映作者关于宗教、信仰和人生的哲思的名作。通过文本细读可以看到:本诗体现出多种张力,彰显出作者对传统宗教的怀疑、对真正信仰的追寻、对神圣价值的向往以及对现代人的人生意义与心灵归宿的关注。
关键词 华莱士·史蒂文斯 《礼拜天早晨》 文本细读 张力 信仰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名诗《礼拜天早晨》(sunday M0ming,1915)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篇之一,至少是最伟大的沉思诗之一”。本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宗教和人生的反思,诗意地再现了他对于传统宗教的怀疑、对于自然宗教的理解以及对于人生信仰的探求。
全诗分为8节,每节15行,基本上采用无韵抑扬格,结构张弛有致,内容层次丰富,详尽地展示了女主人公和一位评述者之间的思想交锋,波推浪涌,层层递进,饱含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极富张力。
《礼拜天早晨》的主要情境如下:在礼拜天早晨,众人都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一位女士却独自在阳台上悠闲地享受晚起后的丰盛早餐。此时,她也在冥想关于生与死、现实与宗教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疑问。全诗以女主人公“她”和一个评述者的声音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推展形式,代表多种观念之间的碰撞。现实丰裕的物质生活并没有使她感到真正快乐,她隐隐地感到有死亡的恐惧在蔓延,却不能诉诸宗教以得到安慰。那个声音告诉她:不应舍弃现实世界和大自然的美好事物而幻想着天堂。但是,她却担心人生的易逝,仍旧渴望一种永恒的慰藉,需要一种超自然的终极的神圣价值。评述者指出传统宗教的虚幻性和空洞性,将关注点放在了大自然生生不息、万物滋生的美好景象上——对传统基督教虽持怀疑的态度,却暗示了探寻某种可以替代传统宗教既定模式的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礼拜天早晨》折射出许多意义层面,多种张力交织其中,如:神与人、灵与肉、传统与现代、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张力等。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选择几种张力加以分析,试图系统地梳理诗人关于信仰与疑虑、传统性与现代性、自然与社会、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等问题的思想观点,进而平衡多种审视人生意义的角度,揭示人类对于终极信仰的追寻的跨时空的普遍意义。

一、宗教信仰与怀疑主义之间的张力

《礼拜天早晨》作于1915年,人类当时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之中,在一个“无信仰的年代”(an age of disbelief)承受着“上帝死了”、信仰丧失的沉重代价。传统宗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荒原人”(wastelanders)的精神需求,对传统宗教的质疑和再审视已成为现代社会的诗人群体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而史蒂文斯正是“把富有哲理的怀疑论引进美国诗歌”。他的这首沉思诗《礼拜天早晨》真切地凸现了宗教信仰与怀疑主义之间的张力。
《礼拜天早晨》第二节一开头就发问:“她为什么要将褒奖献给亡者?/如果只能在无声的阴影和梦幻中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出现,这又算得了什么神性?”(笔者译,下同)此处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诗歌主题。第一节里提到的“古时的牺牲”即耶稣之死,“古老的灾难”即死亡,而此处的“亡者”亦暗指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神只能在阴影梦幻等情境中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却似乎感知不到,那么神灵是否真实呢?如果神灵的存在都不是确定的,那么神所许诺的天堂和神所约定的生活方式又如何才能使人信服呢?基督教主张绝对信仰。要先信仰才能在信的基础上谈论其他话题。诗中的“她”对基督教这一根本前提产生了质疑。在第六节中,天堂的景象也成为怀疑的对象。“天堂里没有死亡之变吗?/成熟的果实从不坠落吗?/……/天堂里会不会像我们有生有死的尘世/有江河奔向永远无法抵达的海域,/……/啊,他们难道在那里也穿着和我们一样的彩衣,/一样的午后的绸服,/也弹拨着我们无趣的诗琴?”天堂是基督教所描述和许诺的幸福和永恒之所,那里应该是完美的,是信仰者此世和永世追求的最终目的。倘若真有天堂存在,那里是一片永世不灭但却一成不变的单调情形——没有死亡,没有变化,没有新旧交替,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虽然永恒,但却不如生生不息、代代轮回的人间生动可爱。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梨子供奉在那河岸边?/为什么要用梅子熏香那河滩?”在此,传统的基督教天堂观念受到了一波又一波质疑浪潮的冲击。
其实,《礼拜天早晨》全诗本身就是对传统宗教写下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它被一些评论家称为“反布道词”,更是诗人自身宗教观和人生观的宣言。史蒂文斯在正统的长老会教区环境里长大,母亲是虔诚的教徒,他本人幼年时在教会学校里受教育,也参加了唱诗班等许多教会活动。“宗教信仰在史蒂文斯早年的成长环境中处在中心的位置……华莱士早年接受了完整而详尽的基督教教义和道德的教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阅历的加深,宗教力量的不可抗拒、上帝的至高无上和完美的传统观念逐渐为他所排斥、摒弃。”后来,史蒂文斯到哈佛大学学习,接触到了桑塔耶那(George Santayana)的哲学,与其建立了个人的友谊,崇尚其自然宗教的思想,认为“诗歌可以代替宗教,净化人生”。尤其是桑塔耶那的《对于诗歌和宗教的剖析》(Interpretations of Poetry and Religion,1900)启迪了史蒂文斯怀疑宗教的心智,进而寻觅新的精神支柱。桑塔耶那认为,诗歌介入生活时就会被称为宗教,而宗教只是依随生活时就会仅仅被称为诗歌。他还认为,哲学不应过度地沉湎于怀疑主义的命题,“它应始于信仰,装模作样地怀疑信仰是十足的欺诈,我们应坦诚地将信仰称为知识,因为我们相信信仰是真实的,是通过可靠的途径产生的”。史蒂文斯深受桑塔耶那的思想影响。在《礼拜天早晨》一诗中,他既质疑传统宗教的现代功效,又凸显信仰本身的重要价值,既避免走向盲目崇拜或迷信,又避免走向虚无主义,诗意地维护了信仰与怀疑主义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思想张力。
此外,史蒂文斯还受到了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对自然和宇宙萌生了新的想法。他曾经写道:“我感到很满足,在每一个物质实体背后都有一种神圣力量。所以,不要只看现象,要透过现象。”超验主义者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上帝,而是信仰“超灵”,也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通,肯定自然的神圣价值及其给人的精神安慰和终极关怀。《礼拜天早晨》这首诗准确地反映出超验主义思想对史蒂文斯的三种影响。其一,在超验主义者看来,“超灵”并非高不可攀,并非遥不可及;此灵实乃万物之灵,它维系万物,万物都含有它的成分并通过它紧密相连;此灵是神之灵和人之灵的统一体;此灵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为自身的外化形式,慷慨地展现在人的面前,使每个个人的灵魂得以发挥潜在的灵性,摒弃刻板的思维定式,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取灵感,具体事物及其精神本质。在史蒂文斯笔下,《礼拜天早晨》一诗中的“她”正是通过人之灵来反思神之灵,正是通过审视大自然的种种外在变化来获取衡量自己“灵魂的尺度”。其二,和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爱默生一样,史蒂文斯善用文学手法来表述哲理,善用具体意象来诗化宗教观、观、审美观和社会观。很显然,《礼拜天早晨》这首诗恰恰运用了“梨子”、“梅子”、“成熟的果实”、“彩衣”、“绸服”、“海域”、“血与墓的王国”等多种鲜活的意象,才得以如此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给予人的精神上的影响和启迪。其三,自助(self-reliance,或自我依赖)是超验主义者的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史蒂文斯深得其思想精髓,在《礼拜天早晨》一诗中就塑造了“她”这么一位似乎愿意并能够自助的个人——尝试依赖自我,走进自我,深入剖析自我,以求获取自知,并希望通过知己而知彼,关注“我们”共有的普遍人性。正如尼娜·贝姆所言,超验主义者和史蒂文斯都将个人置于世界的中心地位。“两者的区别在于:超验主义者自信地认为他们自己的远见卓识是由上帝来担保的,而史蒂文斯则多了一些疑虑。”
史蒂文斯逐渐远离并放弃了传统的宗教信仰,怀着一种自然怀疑主义(natural skeptici)的态度,开始寻找一种“宗教的替代物”。他说:“我的困境,如同很多人的困境一样,是丧失了对自己从小到大被告知要相信的上帝观念的信仰……我一点都不相信宗教。”他还说:“最终的信仰是相信一种虚构,你知道这是一种虚构,而绝非他物。”史蒂文斯怀疑传统宗教,但是他并没有怀疑信仰的必要性。他不一定相信神,但一定相信神圣。“他认识到需要保留某种形式的宗教经验以表达他认为具有‘神性’的事物的价值。”人可以不信一种确定的神,但“他不可能什么也不信仰,他必须要信仰其他什么”。即使不相信人格化的神,也可相信普世性的神圣价值。诗中的女主人公说:“虽然我心满意足,但仍感到/缺少一种恒久的福佑。”礼拜天早晨,她没有早起,没有和众人一起去教堂参加礼拜仪式,而是在家里穿着晨衣,享受舒适的悠闲时光——地上铺着地毯,早餐很丰盛,有咖啡和桔子……由此可见,她过着丰衣足食的优裕生活,在物质方面有充分的保障。但是,世俗的物质享乐并不能使她感到精神的满足。她虽没有去教堂,但是却在思考着关于灵魂归宿的问题。美国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的诗歌《有些人去教堂守安息日》(Some Keep the Sabbath Going to Church)与史蒂文斯的《礼拜天早晨》这首诗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迪金森在诗中也将情境设在礼拜日——众人去教堂守安息日,而女主人公却不愿从众。她呆在自家的庭院里,在与鸟儿等自然景物的亲密接触中,在自己的冥想之中,聆听到“上帝”的布道和直接教诲,寻找到一种传统宗教外的精神关怀和神圣价值。她自圆其说,并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行为为荣——“我不是最后才去天堂——/而是现在就去,直奔而去。”这两位女主人公都没有严格按照教义行事,没有走进教堂去听牧师布道,但是她们并没有否定信仰的必要性。她们以心感悟,以心追问,以心求信。由此可见,宗教信仰与怀疑主义之间的张力是贯穿她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全过程的一根红线。

二、神圣价值与人性价值之间的张力

《礼拜天早晨》第一节就提到了“古时的牺牲的神圣安谧”,“古时的牺牲”指的是“旧时宗教的精神;从后面的诗行来看,尤其是指骷髅地的牺牲”。骷髅地是古耶路撒冷一座骷髅型的小山,耶稣就是在那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所以,“古时的牺牲”指的是耶稣之死。本诗第三节也暗用了童贞女玛利亚怀上上帝之子耶稣的圣经典故:“直到我们童贞之血与天国相融,/带给我们久盼的报偿,/那些牧人从一颗星中觉察出这一切。”“一颗星”指的是伯利恒之星(star of Bethlehem)。《圣经·新约》说,耶稣诞生时,天空中出现此星。牧人们亲眼看到此星,并在它的引导下前往伯利恒朝拜耶稣。本诗开头就将读者的注意力明确地引向巴勒斯坦:“她的双脚在梦中/跨越重洋,走向沉寂的巴勒斯坦,/那血与墓的王国。”本诗结尾与之相互呼应:“巴勒斯坦的坟冢/不是向滞留的众魂灵敞开的门厅,/而是耶稣的坟墓,他的安息之地。”由此可见,整合全诗气韵的是对基督教的神话和神圣价值的反思。但是,本诗的意义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第三节开篇写道,“云中的宙斯不是凡胎俗子”,则是直接指向了希腊神话中的主神,从而将神和神圣价值追溯到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在希腊神话所描述的人神共处的岁月里,人类早已开始了关于神和人的关系、神圣价值和人性价值的思考。此外,本诗中还有许多异教神的形象出现。第七节描述了一群人对太阳和自然的原始崇拜:“身轻体健又骚动不安的汉子们围成一圈,/在夏日的早晨高声吟唱,/他们对太阳的狂热的虔诚,/太阳不被当成神,但却类似神,/在他们之中赤身,犹如野性的源泉。”这可以理解为对自然宗教和原始文明的诉求,一种“关于太阳和自然的类宗教”。这样的意象充满了强大的、质朴的生命力,让人感到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和希望。
一般而言,神作为神圣价值的载体而存在于人类文化之中,并影响着人类思想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神”并不完全等同于“神性”或“神圣价值”。神有神性,但神性并不是神所独有的。并非某位特定的、人格化的神才能带来神圣价值。超验主义者所信仰的“超灵”、中国道家所言的“道”等都是神圣价值的载体,承载了人们所崇尚的大自然冥冥之中的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实质,一种超越人类工具理性而与人类灵魂契合的普世价值,一种超验的、崇高的、终极的信仰。史蒂文斯曾言:“真正重要的是信仰,而不是神。”在某种意义上说,神最初创造了人,而在后来神缺席的情况下,人根据自己的记忆、想象和需要又创造了神。“他(史蒂文斯)寻求一种‘超级虚构’以取代其长老教成长环境中的上帝理念……在放弃了原来的基督教信仰之后,史蒂文斯认识到,像所有的神话一样,基督教是人们的想象经历艺术创作过程而创造出来的。”在希腊罗马神话中,人神同性同形,诸神有着人类的喜怒哀乐和性格弱点,实际上形象化地反映了人类思想情感和人类社会特质。人神共处、人神相争的神话故事则生动表明:神性和人性从一开始就是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冲突的,二者之间的张力亦体现在《礼拜天早晨》中。
我们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信仰更加具有人性,让地球成为我们的家”?诗歌第二节明言:“神性必寓于她自身之内。”这

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无疑是对现世人性价值的肯定。正如本诗两次提到的那样,“死亡是美的母亲”——个人的肉体是必死的,但是人类生生不息,始终传递着美与永恒的神圣信念。人性的最可贵之处表现在对人生局限性的超越、对无限性的追求。没有死就无所谓生。正是为了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为了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