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语文教学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28277 浏览:1305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说明,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来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就是说,阅读过程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文章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传统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根本理由就是,教师过多地注重语言知识、技巧的讲解,把精彩的文本阅读过程变成了机械记忆的过程,使得阅读过程索然寡味,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

一、培养学生的理由意识,开展探究性阅读

思维是从理由开始的,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理由、解决理由的过程。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理由的深思,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其强烈的求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在对理由不断的发现、解决中培养起来。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都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哪些需要背诵,哪些需要熟记,教师都一一点明,学生无需动脑,无需智慧,只需要简单的机械记忆。学生的头脑中没有理由,有的只是教师教的知识还有哪些需要记忆和背诵,缺乏自主参与、分析文本的意识,这种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人生的浪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理由意识,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如在教学鲁迅的名篇《孔乙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思:孔乙己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人的文章,比较一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吴敬梓《范进中举》的范进。学生在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中形成了积极性、发展性思维。范进遭胡屠户无端辱骂后,还唯唯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孔乙己在酒客们嘲笑他有偷窃行为时,还硬撑着作“窃书不能算偷”的辩白;范进穷困潦倒时,能“手里插个草标”在大庭广众中“东张西望”寻人写鸡,而孔乙己尽管饿的“脸色清白”,但也不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孔乙己穷得连自己都吃不上饭,却把自己少得可怜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范进在接受胡屠户的银子时,明知从此不会再用他接济时却还在说:“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着用”。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对比,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认识的更加深刻、丰满。通过这两个主人公的比较,学生会自然延伸到周围人物的比较以及他们的不同归宿,进一步引发了理由意识。范进家的众邻居当得知范进中举后,纷纷送来鸡蛋酒米,并出主意想办法为他治病,胡屠户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都反映出整个社会追求功名富贵的心理;孔乙己周围的酒客们则表现出冷漠和麻木,孔乙己不过是使“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酒店的掌柜对孔乙己也是一幅冷漠的情怀,经常对“十九个钱”唠叨,充分表现了病态化的社会异化了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悲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的理由意识得到加强和培养,逐步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如引导学生多注意揣摩课文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人物语言、观点阐述等重要元素,启发学生多深思对这些重要元素的理解是否可以呈现多元化,多推测其情节发展、人物行动和结局的形成是否存在多种可能性。鼓励学生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发散思维,敢于逆向思维。在形式上,让学生将独立深思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分工合作,展开集体讨论。学生探索理由的主动性一旦得到充分调动,其主体思维的发散程度不仅可以与教师同步同等,有时往往还能有所突破甚至超越。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学生选择了:皇帝后来会怎样?两个大臣后来会怎样?两个骗子后来会怎样?说真话的孩子后来会怎样?百姓后来会怎样?甚至邻国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怎样?等等由此可见,教师要努力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热情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理由和探索理由,从而为整个训练系统创造良好的主体心灵背景和思维模型。

三、强化思维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基本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边阅读边深思的阅读习惯,并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教学《食物从何处来》,此文的重点是光合作用,作者运用比喻、比较和列举数字等各种策略对这个复杂的过程进行了科学说明,写得非常精采。教学时检测若只是问绿色开花植物获得食物的过程是怎样的?什么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学生虽然也需要概括复述几个段落的内容,但毕竟不必多动脑筋就能应付,而且由于理由的局限性,学生对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也不可能自觉地去体会。如果把思维训练的目标直指表达方式,“课文用了哪些说明策略介绍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如果不用打比方,这个过程该怎么说呢?”“比较一下,运用打比方说明策略有什么优点?”面对这类理由,学生的思维活动再也不能拖沓松弛了。他们首先必须一口气横扫几个段落,很快地把握光合作用的主要内容。这只是为答题作酝酿,进一步必须分析深思的是究竟用了哪种说明的策略。为了解答这样表达的好处的理由,学生的深思还必须向纵深发展在短时间内,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经历概括、归纳、判断、比较、选择等过程,很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再如,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的迁移和渗透,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春蚕》时,许多学生把握不住主题,这时,老师启发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多收了三五斗》,让他们通过联想比较,认识到《春蚕》与《多收了三五斗》一样,都是写丰收成灾,并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社会根源。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