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医学翻译 >简述结扎胸导管对肥胖大鼠肝组织结构和ApoE表达影响结论

简述结扎胸导管对肥胖大鼠肝组织结构和ApoE表达影响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6022 浏览:146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肝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在物质代谢尤其是脂肪代谢、生物转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载脂蛋白E(apoppoprotein E,Apo-E)是在1973年由Shore等,首先在正常人的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发现的,它由肝细胞合成,是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组成部分,也是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重要配体;它还参与脂蛋白的转化与代谢历程,其基因可以调节许多生物学功能。众所周知,淋巴管道是一种单向引流管道,主要以各器官、组织回收淋巴液、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再以淋巴的形式注入血液。肝脏产生的大量淋巴,大都经过胸导管回流。了解Apo-E,对脂蛋白的转化与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本实验拟通过对正常饮食SD大鼠和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结扎胸导管动物模型的肝组织,其Apo-E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形态学比较观察,为探讨Apo-E的转运,以及高脂喂养、实验性淋巴瘀滞,分别对肝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提供形态学探讨证据。策略:1、实验动物与取材选用40只1月龄健康SD大鼠,体重约100g,雌雄不拘,身长约12cm(鼻尖至尾根),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两组:A组,正常饮食组(20只);B组,高脂饮食组(20只)。喂养10周后,将A组随机分为A1组,即检测手术组(10只);A2组,手术组(10只);B组随机分为B1组,检测手术组(10只);B2组,手术组(10只)。造模成功后继续分别喂养6个月后取材,对肝组织进行光镜、电镜观察。2、光镜样品制备及观察石蜡包埋的肝组织切片,行常规的HE染色和光镜观察;以而显示肝组织微细结构、血管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光镜观察A组和B组SD大鼠的肝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行Apo-E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Apo-E及受体免疫组化结果,在肝组织细胞上,免疫反应表达阳性。4、扫描和透射电镜的样品制备及观察肝组织标本行常规扫描和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和观察;以揭示SD大鼠的肝组织超微结构特点,以及实验性高脂喂养和淋巴淤滞,分别对肝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带来的影响。结果:1、实验手术中肉眼观察因为术前给予动物灌入食用油,经肠道吸收,使得肠系膜淋巴管、肠干、乳糜池及胸导管等,因吸收和运送乳糜物质而呈乳白色,术中易于辨认。于腹腔膈脚下准确结扎胸导管后,结扎部位以下淋巴管充盈变粗。实验中肉眼可见,A1组肝脏呈暗红色,并且有光泽,被膜光滑,边缘圆润;A2组、B1组和B2组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被膜紧张,表面无光泽,有油腻感,甚至可见脂肪组织包裹。2、HE染色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在检测手术组(A1),其肝组织结构完整,肝小叶结构清晰,六边形肝小叶,可见一静脉;肝细胞索以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在相邻肝小叶之间的汇管区,可见三种管道: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相伴有着。在手术组(A2)的肝组织中,脂肪细胞数目增加,所占体积变大,呈弥漫性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增大,肝血窦周围间隙变窄;汇管区出现显著的炎性细胞侵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在检测手术组(B1),肝组织中可见脂肪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空泡,胞质基质疏松,呈局限性脂肪变性。肝细胞膜紧张,颜色变淡。在手术组(B2),肝组织中空泡样的脂肪细胞数目增加,体积变大;肝细胞肿大变圆,胞核被推挤到细胞一侧;少量肝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甚至坏死现象,肝小叶呈现片状坏死;汇管区结缔组织内,出现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发生中、重度脂肪变性;继而肝组织结构变得不完整,肝小叶的结构出现异常,甚至呈现灶状坏死。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在检测手术组(A1),其肝组织可见均匀的载脂蛋白E免疫反应阳性结果,呈现棕褐色颗粒物质沉积。在手术组(A2),肝组织可见增强的载脂蛋白E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棕褐色颗粒沉积增加,且有统计学作用。在检测手术组(B1),其肝组织可见与检测手术组(A1)类似的,均匀的Apo-E免疫反应阳性结果,呈现棕褐色颗粒物质沉积。手术组(B2)可见与手术组(A2)相似的载脂蛋白E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增强,棕褐色颗粒物质沉积增加,且有统计学作用。4、超薄组织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在检测手术组(A1),其肝细胞膜结构清晰,胞核圆且居中,可见多个核仁位于核的区;肝细胞的胞浆内,可见大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等细胞器。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在手术组(A2),其肝细胞核的核膜增厚,核内染色质聚集,胞质空旷、电子密度降低,并出现脂肪变体现。在肝血窦的窦周隙内和肝细胞之间,可见显著的脂类物质的沉积,纤维结缔组织增加。易见肝细胞体积缩小,胞质内细胞器减少;胞核固缩,体积缩小,电子密度显著增强。在检测手术组(B1),肝细胞核内染色质聚集,基质分布不均,胞浆内细胞器减少、基质增加,出现显著脂质沉积。肝细胞之间可见脂质物质的沉积和结缔组织纤维的增加。在手术组(B2),肝细胞的核膜不连续,核膜孔增大。在肝血窦的窦周隙内和肝细胞之间,可见大量脂质沉积,纤维结缔组织显著增加。易见胞核固缩、细胞凋亡,肝细胞索排列紊乱,毛细胆管扩张,胆汁淤积。在部分细胞内,可见巨大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扩张,部分出现脱颗粒现象,胞浆内可见脂滴。肝细胞之间和汇管区内,也可见大量结缔组织纤维增生。5、扫描电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在正常大鼠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由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腹膜;在扁平上皮细胞表面,尤其是上皮细胞的边缘部位,有着大量的板状和指状微绒毛,上皮细胞含核的部位显著突出、隆起。在肥胖或胸导管结扎大鼠,其肝被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结构显著减少。结论:1、胸导管为肝脏淋巴回流的主要通道;于腹部膈脚下结扎胸导管,可成功建立肝淋巴瘀滞的实验动物模型。2、长期高脂饮食可诱发大鼠肥胖,引起肝组织内脂质沉积,影响脂类物质代谢,甚至造成肝功能损害。3、实验性肝淋巴瘀滞可影响脂类物质的转运及代谢,诱发肝组织内脂肪堆积,肝细胞脂肪样变,Apo-E免疫阳性反应表达增强;推测胸导管是转运Apo-E的重要途径。关键词:Apo-E论文胸导管论文淋巴淤滞论文肝组织论文形态学论文大鼠论文

    摘要4-8

    ABSTRACT8-13

    前言13

    材料与策略13-19

    结果19-22

    附图22-39

    附表39-40

    讨论40-43

    结论43-4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