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药效学 >探究细菌外科手术中术者手部细菌数量监测电大

探究细菌外科手术中术者手部细菌数量监测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7253 浏览:2307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 对于外科手术术中外科医生的手部的细菌数量进行监控,从而为手术过程中手卫生的维持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方法 对2011年2月~2012年7月我院行40例(台)“关节置换手术”和“脊柱手术”患者的10名手术医生分别于手部消毒后1 h、2 h、3 h监测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及比较不同学历、职称的外科医生的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 结果10名医生外科手消毒后1 h手部细菌菌落(1.3±0.4)cfu/cm2,消毒后2 h手部细菌菌落(34±8.4)cfu/cm2,消毒后3 h手部细菌菌落(46±6.3)cfu/cm2。不同时间点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培养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167.96,P < 0.01)。与外科手消毒后1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相比2 h和3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显著增多(P < 0.01)。与2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相比,外科手消毒后3 h时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显著增多(P < 0.01)。10名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与医生学历、职称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结论 手术时间越长,术者手部细菌数量越多,引起手术后感染的机会将会增加。通过此项研究,改变了医生观念,手术时间超过3 h除应用抗生素外能主动采取重新手消毒或术前戴双层手套的措施。
[关键词] 外科手术;手术医生;手部细菌;菌落
[]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2-0113-02
医护人员手的清洗和消毒是医院内的一项常规工作,须用消毒液来清除和杀灭皮肤深层的常驻菌,而这些细菌是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1,2],但是外科手术的过程中,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 难免会有细菌和微生物的滋生,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手部细菌的生长情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2011年2月~2012年7月期间,本研究收集40例行“关节置换手术”和“脊柱手术”的患者手术过程中10名医生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7月期间40例行“关节置换手术”和“脊柱手术”的患者的10名手术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医生均采用标准外科洗手方法,所有纳入研究的外科手术时间均>3 h。术前手术室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 h以上。10名医生中,其中男10例,女0例,年龄29~58岁,平均(42.9±3.2)岁。学历:专科0名,本科5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1名;职称:住院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任医师2名; 参与研究的外科医生均无呼吸道、头、面部及其他暴露部位的感染。

1.2 监测方法

术者进行外科手消毒后分别于1 h、2 h、3 h以灭菌棉拭子在双手层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进行采样,将灭菌棉拭子投入10 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经充分振荡后取洗脱液1mL接种培养皿,倾注普通营养琼脂并混匀,于37℃培养24 h后记录菌落数[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外科手消毒后1 h、2 h、3 h的不同时间点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及比较不同学历、职称的外科医生的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菌落数面积,任意两时间点之间的菌落数目比较采用SNK法。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

10名医生外科手消毒后1 h手部细菌菌落(1.3±0.4)cfu/cm2,消毒后2 h手部细菌菌落(34±8.4)cfu/cm2,消毒后3 h手部细菌菌落(46±

6.3) cfu/cm2。

不同时间点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培养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167.96,P < 0.01)。与外科手消毒后1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相比,2 h和3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显著增多(P < 0.01)。与2 h手部菌落数相比,外科手消毒后3 h时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显著增多(P < 0.01)。

2.2 不同临床因素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

见表1。10名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与医生学历、职称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手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达到30%,接触患者污物后未洗的手带菌率为100%[4]。控制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关键在于术前洗手的效果。清洁洗手是去除手部污染、减少细菌数量的有效方法,通过有效的外科洗手可以明显降低外科感染的发生率。但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 经过外科消毒的手上也难免会有细菌和微生物的滋生。本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消毒后1 h仅有微量的细菌滋生,而在消毒后2 h后细菌菌落显著增加,在3 h时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目增加显著。且10名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与医生学历、职称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菌技术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静态层面,对免疫力低下或有特殊疾病如免疫缺陷或糖尿病患者[5],在更大程度上追求动态的全程的无菌。
随着时间的延长,皮肤常住菌群可随皮脂腺分泌经毛孔排出体外,转化为暂住菌群, 因此选用具有长效作用的皮肤消毒剂是必要的。手部皮肤的消毒效果还受皮肤允许作用时间的影响, 故在皮肤消毒剂中加入护肤剂、缓释剂,提高皮肤消毒剂的消毒效果[6-8]。
本研究对于提高外科医生的无菌意识和减少患者术后感染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对于具体的足以引起伤口感染的菌落数目的研究尚未进行,另外本研究例数相对较少,且没有对菌落进行分类定量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尚缺乏有力的证据。但是可以预见随着手术时间的增长,外科医生手部的菌落数目增长显著,所以超过3 h的手术手部重新消毒、或戴双层手套并应用抗生素是有效的防护措施。Pittet等[9]强调针对医务人员洗手时机进行监测,并把结果反馈给医务人员,可以达到持续、全面、有效地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研究也证实,通过洗手可以降低30%的院内感染。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将手卫生作为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体传播、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来加以推广与实施。通过采取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的有效措施,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才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科学合理的监控操作和管理手段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另外,注意对患有皮疹等皮肤病或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相关手术操作[10]。
[参考文献]
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 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
王荣芝,龚明勋,许淑清,等. 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46.
[3] 曹刚. 安尔碘2型消毒剂现场消毒试验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39.
[4] 胡晶,徐秀萍,栾湘宁. 洗必泰消毒液应用效果观

源于:论文范例www.udooo.com

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3):170.
[5] 杨荣华,王源敏.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2):131-134.
[6] 朱霞云,杨亚辉,朱莉. 临床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6):650-651.
[7]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 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142.
[8] 李光香. 临床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洗手前后手部细菌培养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22-123.
[9] Pittet D. Hand Hygiene:Itg all about when and how[J]. Infect Contrl Hosp Epidemiol,2008,29(10):957-959.
[10] 吴丹燕,黄旭华,朱红军,等. 外科手消毒后术中不同时段手带菌情况监测的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22-123.
(收稿日期:2013-05-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