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院管理 >> 医院质量管理 >用药改善用药管理,降低给药风险设计

用药改善用药管理,降低给药风险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33906 浏览:1566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 对比我院改进前后的用药管理办法和效果,为各大医疗机构用药管理提供有益经验。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药管理办法,研究组分析和确定发生不安全用药事件的原因,包括药品本身问题、制度监管不严、医护人员问题,并针对该几类原因制订改进的用药管理办法。 结果 研究组总用药例次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医护人员问题引发的不安全用药事件在两组中所占比例均为最高,且明显超过药品本身问题和制度监管不严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改进后的用药管理办法,可有效降低院内不安全用药事件的发生率,而医护人员存在的相关问题仍然是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临床用药;管理办法改进;降低风险;提高管理能力
[]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2(b)-0132-02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发达,医药相关行

优秀论文查重www.udooo.com

业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不仅为广大患者带来健康,还促成了各类预防性用药的效用实现。然而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2%~23%的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每年因药物应用不当而导致失聪的残疾人数达到300万有余,每年因抗生素滥用而致死的人群可达8万人之多[1-3]。2010年下半年起,我院实施了改进的用药管理办法,效果显著。为了介绍改进后的用药管理办法和实现临床的信息交流,笔者就我院2010年12月后18个月用药管理办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为各大医疗机构用药管理提供有益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各科2010年12月~2011年8月共用药23 288例次,发生不安全用药事件210例次,列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药管理办法;2011年9月~2012年5月共用药29 654例次,发生180例次,列入研究组,采用改进的用药管理办法。两组用药患者、相关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药管理办法,研究组通过调查者对以往发生的不安全用药事件进行总结与分析,确定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药品本身问题、制度监管不严、医护人员问题,并针对该几类原因制订改进的用药管理办法,实施于临床,具体方法如下:
1.2.1 药品本身问题及管理办法 药品本身问题主要包含药品本身的质量缺陷和药品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影响。对于药品本身的质量缺陷,我院早已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包括药物采购及入院的质量监控和检测管理,凡入院药物,要详细检查药品出厂的资质、生产日期、保质年限、合格证等,确保药物的质量过关,对于资质不明确、可能过期等类药品应绝对的退回,不允许入院。对于药品存放,我院也有严格的管理,包括重新拟定和完善管理流程,药品摆放注意次序和作好标记,药品储存室内要注意防潮、防晒、防各类化学药剂污染;而对于日常取药和用药,目前会存在以下问题:①冷藏药品到达病区后会处于监管空白区;②夏天时,药品配制后,会容易变质,尤其是在配制后进入病区,病区养护监管不到位。因此就需要针对性管理,用药过程中应于取药后封闭好药瓶或试剂瓶,避免外界污染,对于要求一次性使用的药物未用完应严格丢弃,不可重复利用。
1.2.2 制度监管不严及管理办法 制度监管问题主要包括:院内优秀人才不足,人员分配不科学,缺乏对人才的继续培养等问题。这需要院内从经营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一方面引进新的医疗人才,另一方面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尤其一些医护人员本身于刚入院时均为相关专业的皎皎者,但由于长期的繁忙工作又无时间接受新的理念及教育,造成知识结构断层或下坡,我院就该问题在院内实施了持续性再教育课程,邀请相关专家授课,旨在利用日常工作之余,为医护人员补充知识,提高院内已有人才的整体水平。另外,医院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重新的规范,对岗位及职责作出细致界定,使人尽其用,人尽所长,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人才。
1.2.3 医护人员问题及管理办法 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造成的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①医护人员对药品和用药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②缺乏临床用药经验;③责任心不强;④操作技术差及未遵守用药规范;⑤与患者沟通不足造成患者依从性差;⑥团队协作与配合度差。基于以上因素制订如下管理办法:第一,建立院内培训机制,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讲座及经验交流,整体提高医护人员的药品相关知识补充及认知度,补充不全面的临床用药经验;第二,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自学和提高自身修养,并通过各类技能竞赛、临床评比等形式给自身提升速度较快的医护人员以嘉奖;第三,强调视患者为亲人的管理意识,使医护人员充分建立起责任心,尽善尽美地做好临床工作;第四,建立奖惩机制,完善用药指导和考核流程,对于临床不遵守用药规范的医护人员给予惩戒,对技术水平高、能力强、遵照规范的医护人员给予奖励,从而提高整体的规范性;第五,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医患沟通管理小组的相关工作,了解每一位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情况,并组织院内交流,提供更利于获得患者信任的交流方法;第六,组织医疗团队竞赛活动,通过对不安全事件和满意度等评价标准,给予优秀团队以激励,并要求各团队做好团队建设,积极宣传经验。

1.3 观察指标

运用流行病学的相关病情观察方法,结合我院用药安全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筛选和记录3大类诱发原因的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软件包SPSS 1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方法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两组管理办法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组(n = 29 654)不安全用药180例,发生率占0.62%,对照组(n = 23 288)不安全用药210例,发生率为0.90%。研究组总用药例次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管理办法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原因比较

结果表明,医护人员问题引发的不安全用药事件在两组中所占比例均为最高,且明显超过药品本身问题和制度监管不严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临床用药种类和用药量的不断增多,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也呈现着上升趋势[5-6]。传统的管理办法已经远远不足以与时俱进,实现对现代临床用药的有效管理,因而需要在传统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与加强管理。改进的基础在于对以往问题的总结与原因分析,在本组研究中笔者发现不安全用药事件的发生主要与药品本身问题、制度监管不严问题、医护人员问题三方面相关[7],并针对各方面的细节问题梳理了管理办法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和强化,从而实现了2011年的全面管理。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用药管理办法,可有效降低院内不安全用药事件的发生率,而医护人员存在的相关问题仍然是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的主导因素,需要进一步从思想观念、操作水平、知识结构、沟通技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口碑。此外,医院的医药管理势在必行,且要采用更加科学、专业的管理手段和办法,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充分发挥药物的临床作用,起到治疗救人、预防保健的作用[4]。
当然,本文的内容局限于我院院内情况,笔者认为,在我国医疗机构整体的用药管理方面,还存在相关监管部门对于医疗用药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药品供应制度不良、部分医疗机构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8-10]。这需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udooo.com

要从国家相关部门和公益组织方面共同努力,争取对我国药品的市场流通制订更加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对条件恶劣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管与建设,从整体上提升全国医疗机构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朱海燕,陈妙虹.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5):28-30.
李幼平,李媛媛,王莉.从那他珠单抗上市、撤市看美国和英国新药风险管理经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7):811-813.
[3] 郭代红,杜晓曦,陈珲,等.PASS监测用药风险警示的评估及成因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0,7(4):217-219.
[4] 陈良华.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及对策[J].海南医学,2011,22(19):12-13.
[5] 阙秋萍.新生儿室护士用药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91-94.
[6] 董新寨,赵桂玲,艾永宁,等.实行静脉输液集中配制的临床用药风险及其管理[J].全科护理,2010,8(12):3262-3265.
[7] 张晓峰,刘玉平.药物警戒与临床用药风险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51-153.
[8] 杨杰.手术室如何规避用药风险[J].中国当代护理杂志,2010,20(6):108-110.
[9] 刘彦雪,邓伟生.医院手术室的用药风险来源及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2011,8(4):235-238.
[10] 丁雪涛.实习护生临床用药管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100-101.
(收稿日期:2012-09-24 本文编辑:卫 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