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墙“激活”农村文化“精神末梢”

文化墙“激活”农村文化“精神末梢”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28966 浏览:1321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农村文化建设如何贴近基层实际、贴近最广大的农村群众、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福建省福鼎市把“一村一特色”的文化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载体。不妨我们到那儿去看看吧!
1赤溪村的“文化立村”之道
在美丽的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五颜六色的户外农家墙随处可见,村口一面墙上绘有“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喷绘画,格外引人注目,它清晰地记载着这个村庄30多年来走过的发展历程。
这些建在田头路边、农家院落,以刊载内容丰富文图的墙体,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文化墙”。
30年前,赤溪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典型贫困小山村。经过近30年的扶贫开发,村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340元增加到2011年的8185元。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赤溪村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称号。为此,赤溪村根据福鼎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以宣传国家扶贫开发成果为主题,与发展休闲农业相结合,与周边自然环境、特色民居相得益彰,制作了一面长30米、宽

3.5米的文化墙体,采取喷绘的形式固定在村口,带动当地农家乐旅游。

“文化墙,不光是看着热闹,其实每一幅、每一版都有学问。”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介绍说,这些描绘在农家院墙上的宣传画,以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图画、诗歌、谚语等为主要形式,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倡导农民学科技、普及计划生育和法律知识、规范村规民约、推动邻里和睦、抵制封建迷信等,“文化墙”下再也看不到乱堆乱放的柴草和垃圾,一墙一图画,一画一风景,美化了村民居住环境。
“开始养小香鱼时因不懂技术亏过本,是文化墙给了我启发。”该村香鱼养殖大户李先宏印证了老杜的看法,“溪边养鱼看着简单,不讲科学也不行,现在我的香鱼实行科学化管理,制作的鱼干深受游客欢迎。”
“致富也要有创新之处,而用文化引导赤溪人文明致富是我们所选的道路。”杜家住说,文化墙立在街边,村民每天都能看到,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内容,日子一长许多东西自然就深入人心了。现在村里重科技、学技术、知政策、懂法律的人越来越多,“科技致富奔小康”成了村民的共识。
2村前屋后,走过路过,处处可见文化墙
福鼎市区江滨休闲广场是当地群众休闲、健身主要场所,每天来这里活动的达上万人。市委宣传部建设、管理的市区江滨百米宣传文化长廊就依着江滨防洪堤而建,分布在广场南北两侧,长100米,高

2.5米。

每天在这晨练的朱大爷对这文化墙可有发言权了:“这墙建得好,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新意。迎新春书画摄影作品展、福鼎文明人、劳动模范、国防教育等等,内容可丰富了,我们天天在这儿锻炼,看得多了,对大事小情也了解得多了。”
前岐镇小岳村村民潘道凌也发现,自己经常候车的地方,也多了一道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原来不久前,村里投入11万元选择在公交站点建设宣传文化墙,为群众打发候车时间的同时,潜移默化传播先进文化。
2012年12月以来,福鼎市从农村实际出发,加大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拓展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平台,在城乡高标准、高规格建设宣传文化墙(栏),对版面设计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在地点选择上,注重结合各村的风俗习惯、村民村情、地理位置等,使其分布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市财政给予每个建设宣传文化墙(栏)的村一次性补助2000元,用于宣传文化墙建设、维护等,各乡镇(街道)财政也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我们把文化墙建设融入农村环境整治中,转变农村局部‘脏、乱、差’的现象,使宣传文化墙与周围景观协调映衬。”福鼎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林增光介绍说。山前街道山前村文化广场位于街道集镇中心,人员往来频繁密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散落四周。为改善周围环境,该村将宣传文化墙建设与村文化广场整治相结合,建成长140米,高2.7米,版面面积达378平方米的宣传文化墙,使广大群众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磻溪镇湖林村选择原有垃圾堆放地,改造建设农民公园,并在园中建设版面80平方米的宣传文化墙,既改善了周围环境,又成为该村重要宣传文化名片。截至目前,福鼎市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创作墙体书画119面,版面面积达5749平方米,村前屋后、走过路过,一面面文化墙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一地一特色”,农村文化“大课堂”建好也要管好
“哪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哪家的媳妇被评为‘敬老孝亲好媳妇’,村里的大事都在宣传文化墙上张榜公布。”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村民吴立周说,“看看墙上有啥新鲜事,现在是村民茶余饭后的新话题。” “这墙很实用。”叠石乡车头村村民陈诗杰表示说,“要去新农保,怎么保,需要什么手文化墙“激活”农村文化“精神末梢”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续、,这墙上写得明明白白。”
据介绍,福鼎在宣传文化墙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握“三个结合”(土洋结合、雅俗结合、大小结合),七个“好”(选好点、建好墙、组好内容、用好语言、设计好版面、抓好管理、发挥好作用),内容上注重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涵盖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荣辱观、民风民俗、婚育新风、环保知识、卫生常识等。在形式上广泛采取图画、谚语、歌谣、顺口溜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易于理解接受。“青山绿水,和谐乡村”、“美丽柏洋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朗朗上口的群众语言流淌着文明新风,喜闻乐见的朴素形式扑面而来。
各乡镇还结合各自的风俗民情、群众关注点等,挖掘各村(社区)特色,有效避开了照抄书本、电脑移植、语言千篇一律等理由,突出各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地一特色,一墙一风景”。硖门畲族乡瑞云村依托本地民族文化特色,设置了畲族民风民俗“牛歇节”、“火头旺”等版面,图文并茂地展示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叠石乡车头村和贯岭镇分关村与浙江省交界,这两村发挥位于闽浙边界的地理优势,在两地交界处建设宣传文化墙,利用该平台与浙江省交界村在综治、计生、团建、森林防火等各方面进行联防联调,推动相互间的工作配合,维护了两地的和谐稳定。
建得好,还要管得好,福鼎市建立并实行了宣传文化墙(栏)日常管护责任制、督查和定期考核制度,明确村干部和村级文化协管员的管护职责,合理安排更新周期,让宣传文化墙内容、形式常新,真正成为农村文化的“大课堂”。
(转载自《农民日报》)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