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中国经济 >定员劳动定额定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与进展方向

定员劳动定额定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与进展方向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17967 浏览:746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是实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力需求预测)的前提。定额定员工作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体现在组织机构搭建和岗位设置合理化的基础上,运用量化的方法,使每个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质与量的规定更加明确,从而为实现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员工素质)的优化配置,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定额定员管理;作用;发展方向

一、劳动定额定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劳动定额定员是通过对企业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劳动组织、操作方法及其工时消耗统计等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测算后制定的,为控制产品成本核算提供了有效时间,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销售收入高价值的科学依据。明确规定了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应当完成的产品数量,使员工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因此,实行劳动定额定员也就是把企业提高劳动效率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劳动者身上,促使操作者采用先进的技术操作方法,改进生产工艺,推广先进经验,达到挖掘生产潜力节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劳动定额定员是企业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依据。企业只有根据合理的定额定员标准,才能正确的做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决定各类人员的需求数量和控制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2、劳动定额定员是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实现销售收入高价值的基础,不断增强员工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
3、劳动定额定员为企业生产各单位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核定定员、配备人员、合理分配、建立员工考核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劳动定额定员是企业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和竞争机制,控制工资总额使用机制,控制用工总量机制,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有公平的薪酬制度基本保障;定额完成情况是衡量和考核员工劳动负出的基本尺度,无论实行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都应以劳动定额作为主要考核标准,按岗位定员和定量及完成定额情况,核算和支付劳动报酬,使分配建立在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
5、劳动定额定员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建立人工成本控制管理机制,降低人工费用指标的主要依据。

二、劳动定额定员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目前,公司的发展正处在高速成长阶段。“创建国际一流创新型企业”的宏伟目标,激励着劳动定额定员管理要不断创新经营理念,适应快速发展的高铁管理机制。劳动定额定员的发展方向要适应公司的发展和管理创新的平台。实行标准化分级(国家级标准、行业级标准和企业级标准)管理,要以劳动定额定员为考核依据,科学定员,合理分配,激励员工学技术、练本领,使员工同公司一起快速成长。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给劳动定额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要逐步探索定额、定员管理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为公司创收、完成全年销售收入指标提供基础保障。

1、定额定员管理要引入作业研究

作业研究,指“动作与时间研究”,是以生产作业系统为对象,研究和制定符合工艺操作流程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时间研究制定出技术时间定额。作业研究作为现代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方法,已成为西方国家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方法并被广泛地应用。
作业研究可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剔除辅助时间和生理需要时间,制定最精确的作业方法。它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的前提。

2、现行的劳动定额管理主要采用的是技术定额制定法,

第一,技术定额制定方法主要是着重研究先进工人的经验。在制定技术定额时,往往把一个或几个先进工人的经验,作为制定先进定额的基础,忽略先进的工作方法,正确的应该是根据工艺路线、操作标准、机动时间、经过分析、测算、综合而成的。?
第二,对生产过程的作业分析。分析作业的结构、确定最优的生产程序、劳动条件、工装与工具、机器设备、材料与工件、工作地布置及工人技术水平等。
第三,作业研究在制定标准时间时,是以普通工人为对象,它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必须以广泛的先进工作方法为基础,不是以某一先进工人工作方法为基础,并分析作业的工作方法,制定一个最优工作方法。
第四,作业研究制定的标准时间性以普通工人为标准的,是以普通工人靠掌握优化工作方法,而不靠加强劳动强度就能完成定额。因此,作业研究提高标准时间的水平主要是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操作技能,并培训员工掌握工艺流程、掌握新的工作方法而达到的方法。

3、实行全面定额定员管理

要大力推广劳动定额、定员管理,将效率管理扩大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劳动定额作为衡量和计算劳动效率、分配员工收入水平的尺度,便于从劳动效率高低、贡献大小中发现问题,找出影响完成定额水平的因素,从而总结经验,推广新技术,采用新的操作技能,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工时利用率,从而不断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产能。使公司各生产系统之间、分厂之间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车间之间、工种之间、工序之间协调、均衡地生产,用定额组织生产,使劳动者在劳动定额的激励下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逐渐使劳动定额管理从一线生产工人扩大到二、三线人员、辅助类人员。逐步实现全员效率管理,即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生产组织都实施效率管理,不断提高劳动效率。

4、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增长比例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指标要求,对怎么写作于生产的管理岗位、技术岗位、辅助岗位类的人员配备随着公司总体效率提高,配备比率逐年降低。制定定岗、定员标准,编制岗位说明书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考核要素,做到上岗有职责,工作有考核,责任有落实。

5、创新定额定员管理方法

在扩大劳动定额、定员管理的同时,要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运用到定额定员管理过程中,作业研究、工作研究与劳动定额有着密切联系的先进管理手段。在企业中不再是只靠增加职工劳动强度和人数,而是通过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优化生产流程、固化操作规程、改进操作方法,并将其加以标准化、用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使企业里每个人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围绕标准和目标、高效协调的动作,使企业内部生产由无序走向有序,达到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6、走定额定员标准化规范化之路

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推动基础管理上水平。将劳动定额纳入标准化轨道,就意味着劳动定额工作要按照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开展,定额标准的编写、审批、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等都必须遵循有关的标准化法规,才能保证劳动定额工作真正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对劳动定额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有了定额标准既可简化劳动定额制定工作,又能保证定额的准确性,也可以提高职工的标准化意识,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对生产过程、设备、工具以及工艺技术条件等的调查、统计和分析,对先进经验的总结,这些对克服企业薄弱环节、挖掘企业潜力、改进工艺流程都有推动作用。规范工作方法,重点在于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通过优化员工操作方法和操作动作,规范生产作业岗位的工作程序和辅助岗位的工作程序,确立时间定额。实施规范化管理要体现系统性、制度化,做到有定额依据、有制度实施、有人员落实、有措施保证,规范化的目的是培养职工的效率意识、责任意识、标准意识和竞争意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总之,随着铁路客车装备制造业更新换代的加快,制造技术引进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类型从普通碳钢车向城轨车、高速动车的多品种发展,劳动定额编制工作要适应市场变化,形成由单纯的行政管理手段逐渐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转变的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率、先进合理的机制,使劳动定额、定员管理逐步提高管理水平,符合行业标准。
参考文献:
铁道部北车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2009-11.
铁路工业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与研究.LD/T71.8-20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