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中西方文化差异 >分析体育文化育人内涵、理由和对策

分析体育文化育人内涵、理由和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31566 浏览:1454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9328(2013)11-000-03
摘 要 文化育人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现象,是将文化作为基因遗传的功能呈现。学校体育文化是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物质基础、体育制度等人类创造并构成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的特定社会文化,具有教育和体育双重属性。学校体育文化育人是通过体育精神特质来培育、造就、养成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校体育成为一种有生命内涵的、有灵魂的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理由在于学校体育思想实践的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部分缺失。重构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文化育人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文化 文化缺失 评价体系
文化育人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现象。2011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体育是运动技能和竞技技能培养的教育活动,是身体及心理适应的训练体系。那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学科领域,学校体育是否已经或可能成为对学生形成重要影响的一种文化?学校体育文化育人有哪些内涵及外延?从文化育人的教育思想上讲学校体育运转是否还存在一些理由?如何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改善完善?研究这些理由,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改革,更好落实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内涵:作为育人文化的学校体育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生命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即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在内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类创造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育人在于文化作为基因的遗传功能。包括文化的整合功能、导向功能、既定功能和传续功能。整合意味着对群体行动的协调,成为群体之间沟通的相似度检测;导向意味着可以为群体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既定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认可和被遵从,不会轻易转变。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能够向新的世代流传。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受怎样的文化熏陶,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什么文化抢先占有,什么文化就长久地发挥作用[1]。比如,“在贝尔法斯特,当你作为一个天主教徒长大以后,一种叛逆的精神自然而然地在你的性格中形成了”[2],这是爱尔兰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周围人们的身份识别、归属感、生活要素观念、如何关心自己和他人、用什么去庆祝,吃和穿等,多数是通过文化获得的。
学校体育无疑也是人类长期创造的产物,本身可以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既遵循学校教育规则和精神,属于教育文化;又遵循体育规则和精神,属于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物质基础、体育制度等人类创造并构成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的特定社会文化。其中,体育精神或者身体观、运动观、体育文化价值论、体育文化策略论、体育文化哲学、体育文化心理等[3],属于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影响体育文化的表现形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是生物体育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其核心理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是政治体育观,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到“乒乓外交”、“中国女排五连冠”,体育的社会政治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主导中国体育发展的认知是文化体育观。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背后的文化积淀,对精神文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4]。高校体育从“体”到“育”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认识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的。
体育文化育人是用科学精神、求善求美精神、团结拼搏争先创优精神、创新精神、健康第一的观念[5]等体育精神特质,来培育、造就、养成学生的体育素养。也就是说,是要使学校体育成为一种有生命内涵的、有灵魂的教育,一种育人文化。这里的育,不仅仅是教化,而是培育,是体育精神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体育能力形成,尽管在组织形式和观念上会出现“快乐”和“终身”,但也不是只与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就可以了。实际上,终身体育是20世纪60年代末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因为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育锻炼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内容与策略。终身体育的核心是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形成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态度,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6]。这些体育能力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体育保健能力、体育欣赏能力、运动处方能力等,对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学校群体和个体的认知、认同并付诸实践才能形成。

二、理由:体育思想实践的文化缺失

在近百余年来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思想,并形成了具有明显节点的发展轨迹。战争至“五四”运动之前的体育思想,军国民体育思想成为主流体育思想,并作为“强国强种”、“尚武救国”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引进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逐渐形成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为主、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为辅的体育思想。这一时期学校体育中的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废除了兵式体操,增加田径、球类等内容,使学校体育开始走向科学化。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体育教育领域既有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又有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学校体育按照新的教育纲领和体制改革步伐,开始引进苏联模式的“三基教育体育思想”。这时实行的是《劳卫制》学校体育行政制度,以及“育”的学校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和遴选制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体育思想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各种体育主张异彩纷呈,如“增强体质”教育思想、身心二维体育观、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快乐体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以及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等。在众多体育思想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脱颖而出,成为新时期的主流体育思想[7],学校体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1979年,基于全国青少年体质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的情况,学校体育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质教育”;1980年代末,迎合当时人们欲求轻松快乐的向往,且由于体质教育存在的缺陷,学校体育引进了日本的“快乐体育”;到1990年代初,由于对成功教育的研究成果开始向体体育文化育人的内涵、理由与对策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育教育领域渗透,学校体育课程教育领域相应出现了“成功体育”。此后,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学校体育领域相继提出了体育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国家体育和教育部门也推广了九套大众广播体操,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以及“校园集体舞”等锻炼方案。总体上讲,在这一学校体育思想实践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是倾向于“体”,认为体育应以运动为核心,建立对身体练习的关注;一种是认为体育的核心是“育”,主要功能是教化,体育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体育氛围的机会,只要与“快乐”、“终身”相联系,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自由度相当大[8]。然而,无论哪一种倾向性,都没有能够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和运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达成预期效果。相关信息显示,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参加体检的75256名高中生,体质健康完全合格的只有10080人,仅占13.39%,除了视力下降和肥胖以外,还有脊柱侧弯和高血压;因为担心长跑出现学生身体健康伤害,广州和上海学校体育中的长跑测试和运动会取消3000米和5000米比赛;2011年9月14日,教育部公布的对15个省份129个县(市、区)的学校体育课堂的监测显示:全国只有22%的小学、初中和13%的高中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经过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后,只有22.93%的大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11];现代大学生具备的体育保健知识明显不足,对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和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只有10.5%的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曾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体育保健知识教育[12]。而且,即使经过了高校体育,学生走出校门后,竟与体育分手了。这就不是简单的“快乐”和“终身”所能囊括和解决理由的。
实际上,体育思想及其实践中的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某些缺失,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和体育行为习惯养成受挫的根本理由。在心理文化上,不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应急心理、从众心理,甚至轻视心理和迷外心理,缺失独立自主和绵延持久;在制度文化上,则不时出现“一刀切”、“大一统”、规避,甚至边缘化和泛制度化现象,缺失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比如,国家层面上的统一的学校体育政策,对于多民族、大地域的我国体育教学的适应性,包括体育课程指导,体育达标项目,体育教学大纲制定等,应因地域、气候、人文环境、民族传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且,寓体育的教育教养功能于体育行为养成之中,已经成为学校体育作为文化育人所必需。体育锻炼的习惯应从兴趣激发着手,但就严格的课堂组织而言,一堂严谨有序的体育课,未必就能培养学生平时锻炼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现行升学压力下,体育课已是学生活动的最后一点时间,如果只要求学生的课堂纪律和现行的课程组织,忽略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终身体育习惯养成,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显然,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来实现育人目标还存在一些重大理由需要解决。

三、策略: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重构

作为一种育人文化,学校体育需要进行全方位改革,并在不断创新中得以不断完善。首先,在学科发展上,需要构建一种新型体育发展模式。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既有学科专业建设因素,又有公共课程建设及实施因素。比如体育思想、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师建设与专业化、体育场馆建设、体育教学实施、体育经费供给等。有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大学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并提出了教学、训练、科研、群体“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特色模式,用以构建一种新型高校体育发体育文化育人的内涵、理由与对策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展模式[11]。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体育师资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体育场馆建设也已有了重大改观,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大量增加的大环境中,这些已经不是当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能够作为重建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其次,制度改革上,需要重新定位学生学业成就考评与教师工作制度建设。体育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体育教育概括性的、总体性的要求,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并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性的作用,对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的评价起着直接作用。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运动状况、健康意识和水准、体育技能水平、体育健康知识、意志力、拼搏精神等,并没有进入学生学业成就考评范围,特别是没能作为升学考试的普适性科目。对于体育教师的工作业绩考评,在多数非体育专业类学校也通常是被打入另册。
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以体质健康和锻炼习惯为主线,构建寓体育教育教养功能于体育精神和行为养成之中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已有研究指出,从哲学和历史的经验出发,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客观认识和理性思维后提出,并经过长期的体育课程实践的检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12]。也就是说,学校体育思想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理性深思,并通过教育实践检验而提出的,是对体育教育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个体发展需要做出的判断。这样一来,在审视高校体育及其发展的复杂现象的过程中,究竟选择何种视角,如何整合和协调各种理论,取决于具体的研究对象——学生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体育文化育人的思想基础,也是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改革创新的评价依据。
学校体育的评价范围,应该以学校文化领导为核心进行专业性拓展。有研究认为,学校文化领导要从传统文化、学校现有文化、未来文化三个维度对学校原有的符号系统进行全面认知,并通过价值符号、德行符号、契约符号、环境符号四种领导方式进行[13],并将此作为学校文化领导的理论基点。拓展的方面主要是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提升、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学生体育素养。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使命、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与关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与遵守,以及对自身价值的重视与实现[14],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关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的科学性与适应性理由,已有研究涉猎了许多方面。比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与人们对竞技教育的误解、应试教育的导向和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等因素有关[15];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将大型赛事课程化,开展“课堂教学+课外训练+大赛实践+实践交流+考核评价”的综合教学模式[16];应该借助于网络、宣传板等各种渠道,宣讲体质的构成、体质对于生命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珍视自己的身体[17]等。体育课程定位、体育课程权利配置、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确立等,是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科学性与适应性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打破一种固化的教学常规,建立一种新式教学习惯,从理念到形式的置换,不仅是设计、构想便可以完成的,更需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拿到现实中尝试、检验、改善和完善[18]。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的要素,还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以健美操课程评价体系为例,主要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态度与行为(如运动的参与性、学习技能的主动性等),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学生互助)、情意表现(情绪的自我调节);教师评价主要是学生的运动体能状况和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其中,运动能力占50%,理论考试评价占10%,创新能力占20%,课外训练表现占10%,学习主体性(包括平时成绩、出勤率、合作能力、作业笔记及道德风尚等)占10%,实行百分制评定。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重点是学习准备的发动(备课)、学习过程的定向、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调控、教材内容的呈现、教学策略的运用、运动负荷的掌握、学习反馈的提供等方面。
当然,近年来我国中考改革已经把体育列入重要评价内容,最近国家又推行体育艺术“2+1”试点,高考改革对体育的重视正在得以强化,因而可以说,通过研究者、管理者和实践探索者的共同努力,重建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已指日可待。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阳光体育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1ATM002)。
参考文献:
[1] 聂劲松.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目标与资源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7-8):64-66.
[2] [美]米歇尔.沃尔德罗,陈玲译.复杂[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4):7.
[3] 白莉.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与构成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62-164.
[4] 贺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使命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1(9):157-158,138.
[5] 李可兴,黄晓丽.高校体育精神的特质与培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196-1197.
[6] 兰自力,黄文仁.对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
[7] 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2006:16-18.
[8] 贾卫国,张新生,杨国森,陈慧.我国高校体育建设性后现怎么发表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2):96-98.
[9] 张晓静,张秋艳,孙凤林.大学体育“四位一体”特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商业时代.2011(15):103-105.
[10] 张学忠,杨旭东.当前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泛化现象的深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
[11] 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体育文化育人的内涵、理由与对策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2.
[12] 孙洪涛,聂劲松,祁红.大学生体育保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
[13] 叶忠,雷芳.学校文化领导的理论基点与实践机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29-32.
[14] 田爱丽.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点及相应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6):21-23.
[15] 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及改革深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1(6):152-153.
[16] 许瑞勋,匡泉.大型赛事推动高校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05-107.
[17] 杨芳,高海利.阳光体育运动的局限与超越——由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误区引发的深思[J].2009(2):156.
[18] 贾卫国,张新生,杨国森,陈慧.我国高校体育建设性后现怎么发表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2):96-9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