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中学教学 >> 中学数学教学 >把握教学时机,合理学具

把握教学时机,合理学具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3104 浏览:81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通过学具的操作,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策略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本文撷取一些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学具的例子,以供同行们参考和交流。
关键词 学具 时机 效率
:A
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学具的作用,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时,用操作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但这种使用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看准时机合理使用,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否则,就会因为过于花哨或者繁琐,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起到负面影响。
1用在算理理解处
在一年级上册《9加几》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数学学具来加深学生对其算理的理解。9加几的计算策略有多种,有学生用数数的策略数出结果,也有学生用拆数法计算出结果,还有学生用凑十法很快计算出结果,但无论用哪种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离不开我们的数学学具“小棒”,而小棒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学生用数数法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小棒一步一步操作演示给学生看,例如先拿出9跟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我们可以从9根小棒那往后继续数3根:10,11,12,所以结果是9+3=12.同时在演示凑十法的算理时也很形象具体,怎么能一眼看出结果?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对10+几的计算已经很熟练,因此学生也能很容易想到将3分成1和2,先计算9+1=10,再计算10+2=12。如果老师很生硬的讲这两个等式摆在黑板上,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实际运用上还是会有差距,因此这里用小棒演示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左手9根小棒,右手3根小棒,你怎么能一眼就看出两只手上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们会很容易想到从右手中拿1根放到左手凑成十,两只手上一共就是12根小棒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去感受这其中的计算过程,这样他们也更容易去理解和掌握并加以正确运用。
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是其第二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刚入小学的学生能够正确从1数到10,但对数的认识并不多,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做了各式各样的若干可爱图形,一方面可以吸引才入学不多久的小朋友的注意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使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有趣。首先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出蓝花,这时红花和蓝花的个数就是“同样多”,同样的操作,先在黑板上摆出3只小猪,然后在小猪的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摆上木头,发现有一根木头没有小猪和它对,这时木头的个数就比小猪的个数多,小猪就比木头的个数少。而在这个用图片摆一摆的过程中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用在兴趣激发时
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 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 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 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 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 玩具(汽车、火车、坦克、); 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 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学生兴趣盎然, 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 好看的放在一起, 好吃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 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 并说明分类理由, 总结分类的策略。各小组操作完后,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 汽车、火车、;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 奥特曼、机器人、哪吒; 生3: 我们组整理水果有: 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策略时, 教师适时引导, 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操作完后,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1:我们把汽车放一起, 把火车放一起; 生2: 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 把机器人放一起; 生3:我们把梨子放一起, 把苹果放一起。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景,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3用在理由解惑时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能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三年级下册《设计校园》教学设计,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学生把握教学时机,合理使用学具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理由,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首先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5个人,在明确了小组任务及分工后,给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一张大白纸,尺子,彩笔,学生分小组先进行校园走访,然后结合调查校园的结果进行(下转第55页)(上接第41页)校园设计,当然可以上入自己的创想,最后经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以及组与组之间的竞争,8个组都绘制出代表自己组的校园设计,张贴在宣传栏上,很是满足漂亮!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有的作记录,有的出点子,有的动手持笔设计,你添一笔我加一笔,最后大家一起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自己的设计图上美丽的颜色。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而笔者在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时,就结合了学具来完成,首先让学生每人带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娃娃来,学生很高兴。在教学时还利用魔方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如从不同的面看魔方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用在教学升华处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认识正方形》中,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策略让学生去探究正方形的特点,同时比比谁的策略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和途径,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策略。把握教学时机,合理使用学具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借助学具操作,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在学具操作中,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大量感性的材料,找出有规律的现象,激发了学习兴趣,明白了算理,培养了解决理由的能力,丰富了情感体验。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