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中学生心理健康 >谈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谈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5147 浏览:155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推动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单亲家庭学生逐渐增加的今天,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更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笔者将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以作引玉之砖。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就是权威,课堂上学生只能唯命是从。这样的课堂只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所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张扬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健康、幸福,是我们当老师的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极目标。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信心尤其重要,它作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可以成为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变为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使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老师首先应是自信的,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中感受到自信的力量,老师以稳定的、现实的态度行事处事,在与学生交流中就会起到示范作用。其次,老师应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上师生关系应是平等亲和、尊重信任的,老师要注意运用赏识理论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发现进行激励,巩固并提高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创造性。若老师对一个自卑胆怯的学生采取尊重的态度和鼓励的教育方式,必定会使学生增强自尊,树立自信。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对学生一向是充满爱心和关切,真诚的信任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点,所以学生总是很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教学成绩也较突出。

二、抓住语文课本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由于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形成、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又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当我们打开语文教材,看到美丽的图画和优美的文字,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犹如步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有的优美动人、弦歌声声;有的清新优雅如雨打芭蕉;有的淳朴自然贴近生活……一篇篇课文宛如一颗颗闪光的珍珠,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形态。这些语文教学美的素材,可以经过老师的精心安排,巧妙地启发诱导学生,激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美感,领悟人世间的真善美,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更有一些作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受到熏陶,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审美观。如学习安徒生的《丑小鸭》,就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可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生命的作用》,引导学生讨论“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告诉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拼搏、奋发进取,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面对生活的挑战,承受挫折、接受磨砺,让生命之花傲然盛开。因此,注意从课本中挖掘情感教育的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认知,才能真正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个性。

三、开设语文活动课,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中语文新教材每一册书的每一单元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让学生积极参与。这对于优化学生的心理,有着更加有利的条件。如以学习新闻写作为内容上活动课,可采取“答记者问”、“新闻发布”等形式。其他还可举行故事会、辩论会、演讲会、演话剧、演小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平时上语文课,有的学生极为害怕老师提问到自己,但在语文活动中,他们不但动脑,而且动口,有时甚至像电视节目中的表演一样,说学逗唱,极为放松。语文活动课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使自己更有勇气,更有胆量,更能体验自身价值。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放飞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健康快乐的成长。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