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中药 >黄芪代谢组学如何写

黄芪代谢组学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1-21 点赞:29852 浏览:1410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黄芪原名为“黄蓍",首载于我国古代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黄芪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目前仍为中医、蒙医和其他民族医药系统中的最常用药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pcus)、膜荚黄芪(Astragahss membranaceus)的干燥根。我国以未间断对药用黄芪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其化学成分探讨、药理学探讨、分类学及系统发育学探讨等内容。在分类学的权威著作Flora of China中,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被认为是同一个物种。鉴于黄芪在医药上的重要价值及其所有着分类学争议,本探讨试图以代谢组学角度探讨黄芪的分类学不足,为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代谢组学属于系统生物学范畴。它与传统民族药物化学探讨策略有很大的不同,不再以分离鉴定植物中的某一单体成分为探讨目的,而是以整体出发,全面、系统地探讨植物中的所有小分子物质,并探讨其与时间的变化联系。本探讨在民族植物学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代谢组学策略,探讨4种药用黄芪:蒙古黄芪、膜荚黄芪、北蒙古黄芪和一个未鉴定种(Astragalus sp.,用L表示)。通过探讨得到了15个黄芪样本的代谢指纹图谱,并鉴定出19个化合物的结构式,包括6个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和13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代谢组学策略不仅可以以整体出发探讨植物样本的代谢轮廓,还可以以化学成分的角度为解决植物分类不足提供依据。本探讨中,我们共筛选出了11个可作为不同居群黄芪分类依据的特点性化合物。这些特点性化合物之所以有植物分类学作用,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种类药用黄芪中的含量有着显著差别。且探讨发现它们在4种药用黄芪中的平均含量有一定走势,即蒙古黄芪北蒙古黄芪膜荚黄芪A. sp.(L)。利用代谢组学手段探讨分类学不足的策略有一定可行性,可将其运用于其它植物的分类不足中,能作为化学分类学的依据。探讨结果表明: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pcus)、膜荚黄芪(Astragahss membranaceus)应处理成不同的物种,不应该合并;北蒙古黄芪的地位存疑,可能应该归并;蒙古黄芪中特点性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膜荚黄芪,倡议在引种栽培实践中应以蒙古黄芪作为主要栽培种。本探讨意在将现代探讨手段运用于民族植物学的探讨中,利用了代谢组学手段探讨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药——黄芪,为其种质资源保存、遗传多样性保护、质量制约、原植物分类和鉴定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对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药用黄芪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关键词:药用黄芪论文民族植物学论文代谢组学论文化学分类学论文

    摘要3-5

    ABSTRACT5-9

    第一章 前言9-32

    1.1. 黄芪的探讨进展9-28

    1.1.1. 黄芪的化学成分探讨9-10

    1.1.2. 黄芪的药理探讨10-11

    1.1.3. 黄芪的代谢组学探讨11-28

    1.2. 代谢组学及其运用28-32

    1.2.1. 代谢组学的概念28

    1.2.2. 代谢组学的工作流程及浅析策略28-30

    1.2.3. 代谢组学在民族植物学中的运用30-32

    第二章 黄芪的民族植物学调查32-38

    2.1. 民族植物学探讨内容32

    2.2. 民族植物学探讨策略32-34

    2.2.1. 文献及标本探讨32-33

    2.2.2. 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33-34

    2.3. 结果与讨论34-38

    2.3.1. 药用黄芪民间利用策略34-35

    2.3.2. 黄芪野外识别特点35-36

    2.3.3. 黄芪生境特点36

    2.3.4. 黄芪原植物分类不足的提出36-38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浅析黄芪次生代谢产物38-64

    3.1.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浅析技术38-40

    3.2. 实验策略40-42

    3.2.1. 实验材料40

    3.2.2. 样品制备40

    3.2.3. 色谱条件的选择40-42

    3.3. 结果与讨论42-64

    3.3.1. 黄酮、黄酮苷类化合物的ESI-MS浅析42-49

    3.3.2.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ESI-MS浅析49-64

    第四章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和解64-76

    4.1. 数据的降维64-65

    4.2. 实验部分65

    4.3. 结果与讨论65-76

    4.3.1. 不同居群药用黄芪的分类矩阵65-66

    4.3.2. 潜在特点性化合物的选择与鉴定66-67

    4.3.3. 特点性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67-76

    第五章 黄芪原植物分类学探讨76-81

    5.1. 黄芪的分类简史76-77

    5.1.1. 黄芪的分类概况76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中蒙古黄芪地位的转变76-77

    5.2. 探讨策略——化学分类学策略77

    5.3. 结果及讨论77-81

    5.3.1.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的分类联系77-79

    5.3.2. 北蒙古黄芪的分类学地位79-81

    第六章 结论81-83

    第七章 展望83-8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