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中药 >试议黄芩苷和黄芩素抗炎和免疫调控作用设计

试议黄芩苷和黄芩素抗炎和免疫调控作用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13 点赞:6034 浏览:178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探讨背景黄芩苷(Baicapn)及其苷元黄芩素(Baicalein)是以黄芩根中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以抗炎和免疫调控作用尤为突出。在多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动物模型上黄芩苷显示明确的抗炎和免疫调控作用,这些模型包括:急性胰腺炎,哮喘,急性肺损伤,急性肝损伤,肝纤维化,实验性牙周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黄芩苷体内给药一般可以减轻组织炎症性损伤,下调模型动物血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1、IL-6等),并可以调节某些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抑制哮喘模型动物的脾细胞分泌IL-4和IL-5,增加IL-10;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淋巴结细胞分泌IFN-γ,但增加IL-4分泌。体外实验表明:黄芩苷对刀豆蛋白(Con A)、佛波醇酯(PMA)/离子霉素(ionomycin)、或内毒素(LPS)等多种丝裂原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示淋巴细胞可能是黄芩苷免疫调控的重要靶细胞。来自肿瘤细胞的探讨表明黄芩苷和黄芩素不仅调控细胞的增殖而且具有促凋亡活性,但目前对黄芩苷和黄芩素是否也调控免疫细胞的凋亡尚未进行充分探讨。免疫细胞的正常凋亡是机体建立自身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系统自稳、以及避开自身免疫应答进展的的重要机制。而该调控机制出现异常则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转基因动物实验表明,选择性的敲除免疫细胞的促凋亡基因,导致其不能正常凋亡、大量累积,以而可通过慢性淋巴细胞激活反应加速自身免疫反应的进展。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或临床病人体内也发现免疫细胞的凋亡机制发生异常,即相关炎症组织或免疫器官内免疫细胞凋亡减少,使大量的炎性细胞和活化的淋巴细胞蓄积,导致炎症持续反复的发作,这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组织炎性损伤和器官功能受损的主要理由之一。许多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cyclosporine A,CsA)、FK506、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1α,25(OH)2D3等,不仅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同时也能诱导激活的T细胞凋亡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这是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目前对涉及淋巴细胞死亡的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调控机制已经有了较深入的探讨,普遍认为,AICD是机体清除活化的淋巴细胞,避开过强免疫应答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的一种重要的负反馈机制,因而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凋亡机制推动其凋亡是进行免疫抑制和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基于上面陈述的探讨进展,本项目首先重点探讨了黄芩苷和黄芩素在体外细胞模型上对不同种类和活化状态的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而采取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和Con A诱导的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探讨了黄芩苷和黄芩素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应及其免疫抑制和体内诱导T和B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目的进一步了解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抗炎和免疫调控作用机制及其运用潜力,为它们的临床运用提供探讨基础。探讨策略1、采取Con A和LPS刺激的小鼠脾细胞、抗CD3/CD28抗体刺激的免疫磁珠纯化的CD3~+T淋巴细胞、LPS刺激的免疫磁珠纯化的CD19~+B淋巴细胞、小鼠腹腔渗出的巨噬细胞、胸腺细胞、骨髓细胞、骨髓衍生的树突状细胞、PMA/离子霉素刺激的Jurkat T细胞、RAW264.7巨噬细胞、bEnd.3小鼠内皮细胞、以及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等为细胞模型,浅析黄芩苷和黄芩素对不同种类及不同活化状态下的免疫细胞的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的凋亡检测采取荧光标记的免疫细胞特性表面标志抗体(CD3、CD19、CD69等)标记细胞后再行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或用抗活化的Caspase3抗体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浅析不同种类和不同活化状态免疫细胞的凋亡率;通过流式浅析细胞表面Fas和FasL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转变,初步浅析黄芩苷和黄芩素的促凋亡机制。2、体内实验采取胶原Ⅱ(CⅡ)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CIA)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探讨黄芩苷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效应及其体内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DBA/1小鼠于尾根部皮内接种乳化的鸡Ⅱ型胶原,21天后再用鸡Ⅱ型胶原加强免疫,诱发关节炎,于第二次免疫接种后第1天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黄芩苷(50mg/kg体重),直至第14天。通过小鼠关节炎病理评分、关节组织病理浅析、小鼠后肢计算机断层摄影(Micro-CT)浅析等策略检测黄芩苷对CIA小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采取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正常对照、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以及小鼠脾细胞体外对CⅡ在刺激诱导的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浅析黄芩苷的免疫抑制作用。采取TUNEL染色和荧光标记的抗Caspase3抗体进行脾脏的免疫组化浅析,以及分离制备脾细胞悬液后流式浅析各类免疫细胞的凋亡率,浅析药物的体内促凋亡作用。3、采取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检测黄芩素的抗炎和体内促凋亡作用。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诱导急性肝损伤,黄芩素(100mg/kg)于ConA注射前2h腹腔注射给药。ConA注射8h后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ALT水平,24h取小鼠肝脏和脾脏组织,切片后进行HE染色和免疫荧光化学浅析,检测肝脏炎症和损伤程度以及各类免疫细胞凋亡情况,部分脾脏用以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浅析各类免疫细胞的凋亡率,浅析药物的体内促凋亡作用。探讨结果1、黄芩苷和黄芩素在5-40μM剂量范围内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onA(5μg/ml)或LPS(10μg/ml)刺激的小鼠脾细胞增殖,表明黄芩苷和黄芩素对T和B淋巴细胞的功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在5-20μM剂量范围内黄芩苷和黄芩素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Con A刺激的脾细胞发生凋亡,进一步浅析脾细胞中CD3阳性的T细胞、CD19阳性的B细胞以及CD11b阳性的巨噬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发现黄芩苷和黄芩素对脾细胞中CD3~+T细胞和CD19~+B细胞均有有显著的促凋亡作用,但对CD11b+巨噬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极弱。3、比较了黄芩苷和黄芩素(剂量为10μM,作用时间为24小时)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活化状态的细胞存活的影响,发现黄芩苷对脾细胞、ConA刺激活化的脾细胞中的T细胞、LPS刺激的脾细胞中的B细胞、骨髓细胞、以及PAM/ionomicin刺激活化的Jurkat T细胞具有较强的促凋亡作用,对胸腺细胞和骨髓衍生的树突状细胞仅有较弱的促凋亡作用,而对未活化的Jurkat T细胞、腹腔渗出的巨噬细胞、RAW264.7巨噬细胞、bEnd.3小鼠内皮细胞、以及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没有影响。说明黄芩苷并非无选择地推动所有细胞的凋亡,而是对B细胞和T细胞作用较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onA刺激活化的脾细胞中的CD3~+T细胞比na ve脾细胞中的CD3~+T细胞对黄芩苷的促凋亡作用更加敏感,PAM/ionomicin刺激活化的Jurkat T细胞比未刺激的Jurkat T对黄芩苷的促凋亡作用更加敏感,LPS刺激活化的脾细胞中的CD19~+B细胞比na ve脾细胞中的CD19~+B细胞对黄芩苷的促凋亡作用更加敏感,这些结果强烈提示:黄芩苷对活化的T和B细胞具有选择性的促凋亡作用。黄芩素的作用与黄芩苷基本类似。上面陈述的结果表明黄芩苷和黄芩素主要是推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发生凋亡。4、采取免疫磁珠纯化的CD3~+T细胞进一步浅析黄芩素和黄芩苷对T淋巴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发现黄芩苷在5-20μM剂量范围内对未活化的CD3~+T细胞几乎没有促凋亡作用,但对抗CD3/CD28抗体联合刺激活化的CD3~+T细胞则有显著的促凋亡作用;黄芩素在5-20μM剂量范围内对未活化的和抗CD3/CD28抗体联合刺激活化的CD3~+T细胞均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的促凋亡作用,但对活化的CD3~+T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更强。5、采取免疫磁珠纯化的CD19~+B细胞浅析黄芩苷和黄芩素对B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发现黄芩苷在5-20μM剂量范围内,作用24h,可以剂量依赖性地诱导CD19~+B细胞发生凋亡,而且LPS刺激活化的B细胞比Na ve B细胞对黄芩苷的促凋亡作用更加敏感;黄芩素推动CD19~+B细胞凋亡的作用更强,在5-20μM剂量范围内,黄芩素作用24h即能依赖性地诱导CD19~+B细胞发生凋亡(黄芩苷作用24h时对B细胞凋亡的影响极弱),而且对LPS刺激活化的B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显著强于Na ve B细胞。6、脾细胞在不同浓度(0-20μM)的黄芩苷和黄芩素有着下培养24h,流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及脾细胞表达Fas蛋白及Fas配体的变化(Fas和FasL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发现:在5-20μM剂量范围内黄芩苷和黄芩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脾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但在同样剂量范围内,脾细胞表面Fas及FasL表达的百分率未发生显著增加,表明黄芩苷和黄芩素主要通过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的凋亡途径推动脾细胞的凋亡,而对死亡受体Fas介导的外源性凋亡途径无影响。7、采取CIA小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探讨黄芩苷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效应及其体内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发现黄芩苷治疗组小鼠的关节炎病理评分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关节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显示CIA模型小鼠关节组织有显著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殖,关节软骨的破坏和骨质侵蚀等症状,给予黄芩苷治疗后,上面陈述的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说明黄芩苷有显著的抗关节炎效应;黄芩苷治疗组小鼠脾细胞在CⅡ体外再刺激下分泌IFN-γ、IL-17和IL-2的能力显著降低,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包括抗体总水平和IgG1、IgG2a亚型抗体水平)亦显著降低,表明黄芩苷治疗后,体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均受到抑制;脾脏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浅析表明黄芩苷治疗组小鼠脾细胞的凋亡显著增加,同时流式浅析表明脾细胞中T和B细胞的百分率减少,T和B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表明黄芩苷体内给药亦具有推动T和B细胞凋亡的效应。上面陈述的体内实验的结果表明:黄芩苷具有体内推动淋巴细胞凋亡和免疫抑制及抗关节炎效应。8、采取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检测黄芩素的抗炎和体内促凋亡作用,发现黄芩素(100mg/kg)于ConA注射前2h腹腔注射给药可以降低ConA刺激所致的血清转氨酶升高,减轻肝组织的损伤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同时增加脾脏内T、B淋巴细胞的凋亡,表明黄芩素具有体内推动淋巴细胞凋亡和防治免疫性肝炎的作用。结论黄芩苷和黄芩素体外对活化的T和B细胞具有选择性的促凋亡作用,其促凋亡机制与线粒体相关的内源性凋亡途径的激活有关。在CⅡ诱导的关节炎和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上,黄芩苷和黄芩素分别显示抗炎、免疫抑制和推动淋巴细胞凋亡的体内效应。这些发现拓展了对黄芩苷和黄芩素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揭示了它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防治方面的运用潜力,为它们的临床运用提供了探讨基础。关键词:黄芩苷论文黄芩素论文淋巴细胞论文凋亡论文炎症论文免疫调节论文自身免疫性疾病论文类风湿性关节炎论文免疫性肝炎论文

    中文摘要5-10

    英文摘要10-16

    英文缩略词表16-17

    前言1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21-25

    一. 实验材料21-24

    二. 实验仪器24-25

    实验策略25-37

    一. 细胞实验常用策略25-26

    二. 体外探讨实验策略26-31

    三. 体内探讨实验策略31-36

    四. 数据浅析36-37

    实验结果37-54

    一. 体外结果37-49

    二. 体内结果49-54

    讨论54-58

    结论58-6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