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语文教学 >分析切入理由切入,层层剥笋,化繁为简

分析切入理由切入,层层剥笋,化繁为简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4955 浏览:133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苏教版必修三的读本上有一篇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笔者认为学生也很快要十八周岁了,就推荐他们去读这篇文章,提前感受一下成年的心理。只是没想到这一举动反而给学生带来了困扰。学生读完后,不停来向我诉苦——读不懂,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基于学生在阅读理解时的苦恼,我就决定引导学生一起来解读这篇文章。在上课前,笔者把文本中呈现的难点梳理了一下。

一、文本难点

(一)小说情节不合情理

记得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十八岁出门远行》正是很好地印证了他的观点。
这篇小说最早发表于《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是余华的成名作。其情节极其荒诞,人物行事的原则显然违反常识,不合情理。
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如果要用常规的小说三要素来解读这个文本似乎会比较吃力。小说开头的一段描写,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境中。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梦的成分就进一步增强: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犹如发生在梦境里一般,充满了怪诞和不可思议。另外,在“我”离家远行的过程中,“旅店”是必须拥有的实体,但是文章却让“旅店”长久地处在“不定处”,找而未得。小说在结尾处,仍旧没有让真正的“实体旅店”出现。

(二)主题带有不明确性

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这篇小说的主题争议也颇多。有研究者这样解读: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陌生、荒诞、无法理解和把握,从而流露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更流行的观点是: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这主要是抓住“十八岁”这个特殊的年龄分界线来解读小说的。
难以捉摸的情境和主题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阅读理解的困难。该怎么切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呢?设想了几种方案,都觉得不可行,最后决定采用问题切入法,层层剥笋,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下面就当时的教学过程简述一下。

二、教学过程简述

在导入后,简单介绍了余华的相关情况。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分别是“走进十八岁的旅程”和“感悟十八岁的旅程”。前一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凸显文本难点,加以研读;后一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体悟在经历这次“旅程”之后“我”的成长和蜕变,探究主旨。
两个教学环节的展开主要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切入。

(一)“走进十八岁的旅程”

这个环节包含三个步骤:

一、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切入,剥去不合理的情节,试图理出来龙去脉。

问题

1.“我”为什么要出门远行?

问题

2.“我”要去哪里?

问题

3. 刚出门时“我”的心情和感受怎样?

问题

4. 出门远行后,“我”经历了哪些事情?(请概括)

二、讨论不合理情节的作用。

1.“我”经历的事情中哪些是不合情理的?

2.讨论: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在学生交流后概括为以下两点:
1.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 不知目的地的旅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为下文的情节的突变作了铺垫。
2.不合情理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种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现实世界图景”,从而揭示主题。

三、因势利导,简介“先锋小说”。

在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时,笔者有意没有提到“先锋小说”的知识内容。
在前面两个步骤的基础上再来引出“先锋小说”的概念和相关情况是比较自然的。如果在“了解作者”的环节就抛出这个概念则是突兀的,因为很少有学生接触过此类作品。
“先锋小说”是反叛“现实主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实主义文学在形式上追求一种“似真性” 效果,犹如绘画中的素描,他要求和日常生活经验相一致的阅读效果。而“先锋小说”却恰恰是使阅读效果和日常经验相脱离。在故事的结构上要打破正常的逻辑关系,在语言上则利用更多的文学修辞增强隐喻功能。
此处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意在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做铺垫,让他们在阅读“先锋小说”时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准备。

(二)感悟“十八岁的旅程”

这个环节包含四个步骤: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感悟在经历这次“旅程”之后“我”的成长和蜕变。

1.提出问题:

和刚出门时的“我”比较,此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我”?

2.学生交流、总结:

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的我;
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我;
能够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的我;
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的我。

二、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形容这种变化并体会这种变化的意义。

学生的回答大部分能归结到“成长”这个概念上来。

三、用问题激发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小说中的“我”,被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冲击得遍体鳞伤,你会怎样做?
总结学生的想法如下:
第一条出路:放弃远行回家;
第二条出路:从此改变对现实的态度;
第三条出路: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

四、教师寄语

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十八岁是青春的象征,像刚出水的芙蓉,在阳光的沐浴下,闪烁着迷人的色彩。十八岁是成熟的标志,犹如一艘白色的帆船已经起锚,乘风破浪前行。十八岁,如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人生的履历将翻开新的一页,跨过这道门槛,将肩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三、课堂实践后的启示

通过这次课堂实践,笔者有如下深切感悟:

一、兴趣先行,动力十足。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就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因而在课堂上他们是积极主动地在寻求疑问的落实,而不是应付老师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是强大的。

二、解读文本时,化繁为简,抓主要问题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符合情理。
对于难的文本,教师要在读透读深的基础上力求化繁为简,从最简的问题入手,从设计的两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出门远行?”和“我要去哪里?”来看,难度不大;然而,这么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就是无法从文本中找到明确的解答。这个时候,文本的难点就暴露出来了。
通过简单的问题,剥开、暴露难点;难点凸显后,学生的心理期待很强烈,那么,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会很顺利。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旅店”的象征意义也被提了出来。在这篇小说中,“旅店”这个词使用了十多次。但笔者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故意绕开了它,并非是逃避难点,而是想把这个难点隐藏在其他容易入手的问题中(如“我要去哪里”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自己发现并提出来探究。事实证明,这个设计是成功的。反之,如果刚开始就围绕文本难点设计难的问题比如说“旅店的象征意义”之类问题,那学生会觉得一下子无从入手,那么教学过程的展开也许会艰涩很多。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给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暗示答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时间,不要担心学生的理解会五花八门。这些不一样的声音是学生最真实的阅读体验,是需要教师珍视和保护的。而且,学生在交流、争辩中,暴露矛盾,筛选信息、总结归纳,这样比硬生生地强加一种解读要好。

三、功夫在课内,收获在课外。

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各抒己见,然而更大的惊喜还在课外。因为这堂课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余华作品的兴趣和热情,还使笔者体悟到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当时在临下课前,教师顺便问了一句:“当你十八岁出门远行时,你想去哪儿?要做好哪些准备?”没想到,当周的周记大部分学生就这个话题谈得很多,而且能从“人生之旅”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另外,因为在介绍余华时,提到了余华的作品《活着》和《许三观记》及其影响,所以有学生在周末放检测时特意去书店写了这两本书。在接下来的“我喜欢的作品推荐”活动中,有学生专门交流了读后的感受。在学生阅读热情的影响下,笔者也重读了《活着》和《许三观记》,也许这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吧。
参考文献: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译.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顾建英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151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