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试述当前家庭教育误区查抄袭率理工

试述当前家庭教育误区查抄袭率理工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5958 浏览:195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幼教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含义认识不够明确从而出现了误区。

一、过度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指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多家长采取的早期教育方式并不科学,盲目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无异于拔苗助长,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孩子一方面在强压下接受过量的教育,另一方面又缺乏家长的关心,可能会发展成自闭症、多动症或者抑郁症。此外,很多家长选择的教育内容也比较片面,大多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孩子被灌输了大量难以消化的知识,这也是一个误区,单调的内容往往引起孩子的厌倦。有的孩子很小就熟练地背诵四书五经,可是却推迟了练习走路的时间。虽然不同的孩子会有其各自的特点,然而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还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我们应该推动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会生活交往等五个领域能力的同步发展。

1.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家长过高期望。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条件好的幼儿园,能够进入重点小学、中学直至考入重点名牌大学,将来有好的前途。
许多家长省吃俭用、不惜花费大量的钱物为幼儿进行“教育投资”,除购写大量的图书玩具外,还为幼儿选择报名钢琴、绘画、舞蹈、英语等兴趣班,不顾幼儿的兴趣和自身情况,这样盲目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并不尽人意。实际上,在这些过高期望的背后隐含的是父母“从众”“攀比”的心理,过高的期望容易扭曲孩子的个性,甚至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是迫于家长的要求,而不是自身的兴趣,是被动的学习,这样往往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小学化趋势严重

国外一项显示:过早接受知识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通常表现出色,升入高年级后,优势就会逐渐消失,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学习障碍。成年以后,他们通常比较平庸,而且幸福感低于其他人群。
举一个例子:贝贝这两天说什么也不肯去上学。9月份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贝贝正在学拼音,她发现班里很多同学已经在幼儿园里学过了,老师教的速度特别快。“每天学6个字母”,贝贝记不住,老师和同学都笑她笨。
现在很多一年级老师也觉得上课是一件难事儿,因为学生之间差距太大,有的孩子已经能认几千个字,有的孩子却几乎不认字,“很难组织教学,讲快了怕没学过的孩子跟不上,讲慢了又怕已经学过的孩子厌烦”,某地区一位小学老师说。
如今,学业竞争的战场已经从中学扩展到小学,又从小学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扩展到了幼儿园。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考上重点小学,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阶段就让他们学习小学的知识,而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就根据“市场需求”开出了相应的课程:算术、拼音、英语……四五岁的孩子每天都要按照课程表上课,还要定期考试。这种现象在一些大中城市相当普遍,一些幼教专家忧心忡忡地指出,目前的幼儿教育已经出现了小学化、应试化的趋势。
笔者曾参观过上海的几大幼儿园,给人的感觉就是幼儿教育质量比国内其他地区要先进许多,孩子普遍都很聪明、很会玩,知识丰富,细看他们的教材也没有多深、多全面,而是孩子在玩中学习,教师将知识点渗透在其中,幼儿在玩中没有压力、很快乐。探其根源,还是教育理念的差距。

二、教育理念的错误

1.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看重人的知识学历,更看重人的品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即越来越重视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由于对学习、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责任感,拥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以及良好的品行等优秀的非智力因素,就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2.重知识方面的学习轻生活能力的培养

有的家长误认为成功的教育是抓好孩子的学习,而对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屑一顾,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该会就会了。事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使孩子真的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孩子,孩子离开家、离开父母什么也做不成。据报道有些高校年年都有因无法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无法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而退学或休学的大学生。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大班有的幼儿不会用筷子、不会自己剥鸡蛋还有的不会自己穿衣服,他们总是希望得到教师或家长的帮助,这对幼儿的发展极为不利。

3.重特色轻全面发展

当今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特色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报名参加了舞蹈、绘画、某种乐器、英语等特长班的学习。大家知道,任何一门特长的发展,必须以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作基础,盲目的学习而不是量体裁衣、不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相反一味地苦苦相逼非但不能让幼儿成为什么家,还有可能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抓特色发展,而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做法是缺乏远见的,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教育方式的失误

1.生活上过度关心。父母对孩子生活上有求必应,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怕磕怕碰,导致孩子完全被包办。失去日常锻炼的机会,会使孩子缺乏主见、自立性差、胆小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
2.盲目的溺爱。“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的事情。”现实中许多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爱,已经陷入了爱的误区。殊不知,对孩子的娇宠、百依百顺,要月亮不敢给星星,只会使孩子形成处处依赖大人、自私、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
也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实行另一种极端教育方式,家长说一就是一,不与孩子沟通商量讲道理,用体罚来教育,这种充满暴力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生活在恐惧中,缺少爱的温暖,极易使孩子形成冷漠、心灵扭曲,甚至充满暴力的性格。

四、作为家长应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1.加大宣传正确的家教知识,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家长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学习丰富的教子知识。家长要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相关知识,按照孩子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
2.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建立平等竞争意识。现在大部分家庭生活比较优越,使一些孩子只能听好话,只能表扬,不能批评,经不起一点挫折。公平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它反映出一个人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意志。父母和教师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平等竞争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要有意识地去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忍耐、坚强、团结、合作。使他们从小树立拼搏意识,勇敢坚强,勇于担当责任和风险。
3.赏识教育。教育专家周弘把“赏识教育”解释为“赏识——成功教育”。他说“‘赏识——成功教育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的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语迟’,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的本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
笔者认为“赏识教育”不只对那些淘气、顽皮的孩子适用,它应该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一定能够成功地站立起来。”
4.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健康发展。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孩子感到亲切温暖、安全舒适和幸福快乐。父母要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共同进餐、外出游玩、多和他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询问在幼儿园、在学校的一些趣事,让他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关心。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社会的财富,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